岳曉蘭
〔關鍵詞〕 初中英語;新課導入;多
媒體課件;課堂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8—0060—01
一、 重視新課的導入
在課堂教學中,自然、新穎、富有趣味的導入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活思維,提高積極參與語言交流的熱情,實現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優(yōu)化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歌曲、設疑激趣、游戲方式進行課堂導入。
在教學中要避免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過于程式化,無法實現復習檢查與話題引入的有機融合。如果刻意設計一個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但缺乏自然性和新穎性;如果設計的內容與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不相關,便失去了水到渠成的流暢和溫故知新的實效;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干脆沒有話題導入的環(huán)節(jié),直接開始新課,則使課堂教學顯得蒼白無力,毫無生機。
二、多媒體課件的合理利用
1.多媒體運用的環(huán)節(jié)和選用的軟件要適時適量。在教學中,要避免把英語課變成多媒體課件展示課。如多媒體課件運用不當,從表面上看學生的興趣很濃,事實上,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無法注意過多,教學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受到的干擾過大,學生對語言素材的獲取量相當有限,導致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缺少語言訓練的時機。所以,在引入或呈現多媒體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多用多媒體,在其他環(huán)節(jié)則少用。但是不論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使用多媒體,教師都應抱定一個目標,即,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語言點;為了“活化教材”,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使學生會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
2.從學生角度考慮,合理選用課件。多媒體只是把文中的情境和有聲語言展現給學生,但它無法取代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用英語進行的句型操練、交際對話,更無法取代學生的思維訓練。因此,教師在制作和使用課件時,應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內容實際,恰當地選用教學形式,設置的情境應當以促進學生口、手、腦并用,積極參與教學為著眼點,切不可為了追求一點現代化教學手段,而不加選擇地使用多媒體課件。
三、課堂活動的巧妙設計與有效互動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成為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當前在英語教學中,常見課堂上設計的活動大多是口頭練習,如聽錄音、朗讀課文、回答教師提問、復述課文、小組討論和表演等。顯然這些活動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書面練習偏少,如聽寫、填空、完成句子、翻譯句子,看圖說話或者寫完整一段話等;二是口頭練習的方式以機械性為主,意義性和活用性偏少;三是課堂練習常常依賴一些外在刺激,如獎品、名次、掌聲和加分等,缺少激發(fā)學生認真思考和喚起學生內在需求的練習活動。例如,較少結合初中生感興趣的話題(課外體育活動、日常娛樂生活、時事新聞等)來給他們提供機會表達看法。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情感因素會受到負面影響,值得引起我們注意。
英語課堂活動應是互動的,應發(fā)揮學生和教師的雙重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計形式多樣的、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有效的互動是情感的交流、思維的碰撞和智慧的啟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最高境界。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有效互動,很大部分取決于教師對活動的巧妙設計,如生活化的活動、情景化的活動、趣味化的活動、合作型的活動、益智型的活動等。課堂活動的巧妙設計與有效互動體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這種有效的互動式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及動手能力,教會了學生怎樣獲取知識并運用知識,實現了教學效益的最優(yōu)化。
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只要實現引人入勝的導入,課堂活動的巧妙設計,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多媒體的合理運用,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學好英語,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真正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