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美
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備受關注的“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內容被取消。首條改為“愛祖國。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此前教育部表示將調整內容,以便學生理解掌握。(8月1日《人民網》)
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公民行為進行規(guī)范要求的《中小學生守則》,雖然看起來每一條內容政治上很正確,道德上很高尚。但是,一方面,《中小學生守則》在內容上過于標語化、口號化、空洞化,語言上太過生硬,失去了可操作性。比如《中小學生守則》第一條的“愛黨愛國愛人民”的“三愛”內容,明顯欠缺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中小學生守則》過度側重教育功能,忽視了對學生合法權益和生命健康安全的保護。所以,一直以來飽受社會詬病,讓很多人覺得沒有實際意義。
教育部在新制定的《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中刪除“愛黨愛人民”等生硬、空洞內容,將作為公民教育的“愛國”內容修改為“愛祖國。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以及其他條款更加細化。這種一刪一改的變化,其實是結合了中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廣大中小學生更加容易記住、理解,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