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紅
摘 要: 作者通過自編調查問卷對某醫(yī)學專科院校561名學生進行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狀況方面的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醫(yī)學??粕鷮ψ约旱膶I(yè)現(xiàn)狀及未來前景的看法普遍消極,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但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良;多數(shù)學生能夠理性消費,但對休閑活動不滿意,約10%—20%的學生存在人際關系問題;93.2%的學生曾感覺缺乏自信心,71.8%的學生曾失眠,23.7%的學生曾想過或做過自殺或自殘的事情。
關鍵詞: 醫(yī)學生 學習 生活 心理健康
面對當前日益加劇的學習、就業(yè)等壓力,大學生已然成了心理健康的弱勢群體,心理障礙成了大學生休學、退學、死亡的主要原因,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與一般院校相比,醫(yī)學院校的課程多、考試多,醫(yī)學??粕?年內完成本科4年所學的理論課程,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巨大的就業(yè)壓力,更容易引發(fā)他們的各種心理情緒障礙。了解醫(yī)學專科生在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方面的總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學生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其適應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某醫(yī)學專科院校學生,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共561份,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61人,平均年齡為(20.26±1.27)歲。
(二)方法
自制問卷,調查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學習(如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生活(如消費情況、人際關系、休閑娛樂等)和心理健康狀況(如滿意度、神經癥傾向等)。所有數(shù)據采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包(SPSS14.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二、調查結果
(一)學習方面
從整體來看,醫(yī)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還是比較端正的,基本都能主動上晚自習,一次都不去晚自習的只占0.4%,晚自習時間也是1-3小時居多,能夠主動學習的學生比率有89.5%,有21%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不努力。
然而,大約有10%—20%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存在不足,9.8%的學生從不制訂學習計劃,9.8%的學生從不去圖書館查閱資料,18.6%的學生從不借助網絡查閱資料,24.1%的學生從不向老師提問問題,8.2%的學生從不跟同學交流學習心得經驗,10.5%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主動性不高,21%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不夠努力。這些數(shù)據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其學習效果不好,26.2%的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很大,35.5%的學生對學習結果持不滿意的態(tài)度。醫(yī)學??粕鷮ψ约旱膶I(yè)現(xiàn)狀及未來前景的看法普遍比較消極,一半以上的學生并不認為醫(yī)學專業(yè)是自己的理想,40%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就業(yè)前景完全沒有信心。
(二)生活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醫(yī)學專科生能夠有計劃地使用生活費,比率達到74.3%;72.5%的學生主要用于日常開銷還是用于伙食消費;在娛樂方面的花費,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限制在百元以內,比率達到76.7%。這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對生活費的使用還是較理性的,沒有多少學生過度追求物質生活享受。
大約10%—20%的學生存在人際關系問題,18.4%的學生認為大學人際關系比中學時期的人際關系更差;10.3%的學生在大學里沒有知心朋友;7.3%的學生認為自己人緣不好;19.6%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感到緊張;25%的學生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在意別人看法的學生比率僅為3.7%;46.7%的學生曾跟其他人發(fā)生過沖突經歷(爭吵或打架)。
在休閑活動方面,認為大學生活與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的達到91.4%,對現(xiàn)在生活是否滿意的選擇中,選擇滿意的只有22.5%,不滿意的學生達到了59.2%;經常進行校外活動的有24.4%,偶爾活動的有66%,從不活動的有9.6%;假期中最想做的事依次為社會實踐(42.1%)、打工(29.6%)、旅游(20%)。從這些調查結果來看,多數(shù)學生對日常的休閑活動還是存在不滿意的情緒,對現(xiàn)在的生活狀況持消極態(tài)度。
(三)心理健康方面
因為有大量的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總結,本次調查只是簡單地從滿意度和神經癥傾向兩個方面進行調查。在滿意度方面,不滿意自己童年生活的有9.3%;經常覺得自己的過去和家庭不幸的有4.6%;有時覺得自己的過去和家庭不幸的有21.9%;不滿意自己身高情況的有34.2%;不滿意自己胖瘦情況的有26.6%;不滿意自己相貌美丑的有13.2%;感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的有3.4%;感覺自己情緒健康狀況不好的有3.6%。
在神經癥傾向方面的選擇比率
在神經癥傾向方面,93.2%的學生都有過缺乏自信心的感覺,經常感到缺乏自信心的比率達到16.4%;經常感到害怕焦慮的比率為15%。在強迫傾向方面(對是否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經常會反復確認的有23.7%;有失眠體驗的比率達到71.8%,經常失眠的有8.9%;經常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的有18.2%;經常感覺缺乏熱情的有15.2%;曾經想過或做過自殺或自殘事情的學生比率達到23.7%,經常會想到的有2.9%。具體數(shù)據見上表。
在男女性別比較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自卑、焦慮、失眠、記憶力下降,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想到或做到自殺或自殘的事情。
三、討論
醫(yī)學??粕蝗胄<撮_始擔憂自己將來的就業(yè)情況,對??茖W歷沒有信心,擔心無法找到工作,對自己的專業(yè)課程缺乏興趣,許多學生的焦慮、抑郁情緒均由此引發(fā)。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要求較高,希望能夠達到高中時期的學習效果,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完全掌握所學知識,就會感覺到焦慮、抑郁,缺乏自信心。
很多學生尚未從高中時的學習方法中解放出來,部分學生仍舊使用高中時期的學習方法,滿足于老師的課堂講授,不會主動學習,對大學課程多、課時少、知識點復雜等特點未能完全適應,導致雖然學習還算努力,但學習效果不夠好。
女生一般較內向,愛思慮,感情敏感細膩,處事交往中過于關注細節(jié),缺乏安全感,戒備心理和自我保護心理比較強,這就使女生的人際交往更容易出現(xiàn)問題。另外,沉重的學業(yè)負擔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使女生的壓力明顯大于男生,這也可能是導致女生情緒問題的重要外在原因,使女生的焦慮、抑郁心理更突出。
醫(yī)學??粕兄煌谄渌麑W生專業(yè)學生的特殊心理行為特點,對于他們的教育輔導,應該有針對性和特殊性。學校可以開展諸如班會討論、講座論壇、體育比賽、班級聯(lián)誼、團體咨詢等方式,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需求,介紹宣傳各種操作性強的方法和技能,改善學校的活動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交往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黃中巖.醫(yī)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實用全科醫(yī)學,2006.2.
[2]焦玲艷,張華偉,陳景武.醫(yī)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個性特征分析,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3.
[3]孟昭瑛.醫(yī)學??圃盒E髮W生心理狀況調查及分析,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4).endprint
摘 要: 作者通過自編調查問卷對某醫(yī)學??圃盒?61名學生進行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狀況方面的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醫(yī)學??粕鷮ψ约旱膶I(yè)現(xiàn)狀及未來前景的看法普遍消極,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但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良;多數(shù)學生能夠理性消費,但對休閑活動不滿意,約10%—20%的學生存在人際關系問題;93.2%的學生曾感覺缺乏自信心,71.8%的學生曾失眠,23.7%的學生曾想過或做過自殺或自殘的事情。
關鍵詞: 醫(yī)學生 學習 生活 心理健康
面對當前日益加劇的學習、就業(yè)等壓力,大學生已然成了心理健康的弱勢群體,心理障礙成了大學生休學、退學、死亡的主要原因,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與一般院校相比,醫(yī)學院校的課程多、考試多,醫(yī)學??粕?年內完成本科4年所學的理論課程,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巨大的就業(yè)壓力,更容易引發(fā)他們的各種心理情緒障礙。了解醫(yī)學專科生在學習、生活、心理健康方面的總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學生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其適應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某醫(yī)學??圃盒W生,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共561份,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61人,平均年齡為(20.26±1.27)歲。
(二)方法
自制問卷,調查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學習(如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生活(如消費情況、人際關系、休閑娛樂等)和心理健康狀況(如滿意度、神經癥傾向等)。所有數(shù)據采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包(SPSS14.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二、調查結果
(一)學習方面
從整體來看,醫(yī)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還是比較端正的,基本都能主動上晚自習,一次都不去晚自習的只占0.4%,晚自習時間也是1-3小時居多,能夠主動學習的學生比率有89.5%,有21%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不努力。
然而,大約有10%—20%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存在不足,9.8%的學生從不制訂學習計劃,9.8%的學生從不去圖書館查閱資料,18.6%的學生從不借助網絡查閱資料,24.1%的學生從不向老師提問問題,8.2%的學生從不跟同學交流學習心得經驗,10.5%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主動性不高,21%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不夠努力。這些數(shù)據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其學習效果不好,26.2%的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很大,35.5%的學生對學習結果持不滿意的態(tài)度。醫(yī)學??粕鷮ψ约旱膶I(yè)現(xiàn)狀及未來前景的看法普遍比較消極,一半以上的學生并不認為醫(yī)學專業(yè)是自己的理想,40%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就業(yè)前景完全沒有信心。
(二)生活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醫(yī)學專科生能夠有計劃地使用生活費,比率達到74.3%;72.5%的學生主要用于日常開銷還是用于伙食消費;在娛樂方面的花費,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限制在百元以內,比率達到76.7%。這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對生活費的使用還是較理性的,沒有多少學生過度追求物質生活享受。
大約10%—20%的學生存在人際關系問題,18.4%的學生認為大學人際關系比中學時期的人際關系更差;10.3%的學生在大學里沒有知心朋友;7.3%的學生認為自己人緣不好;19.6%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感到緊張;25%的學生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在意別人看法的學生比率僅為3.7%;46.7%的學生曾跟其他人發(fā)生過沖突經歷(爭吵或打架)。
在休閑活動方面,認為大學生活與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的達到91.4%,對現(xiàn)在生活是否滿意的選擇中,選擇滿意的只有22.5%,不滿意的學生達到了59.2%;經常進行校外活動的有24.4%,偶爾活動的有66%,從不活動的有9.6%;假期中最想做的事依次為社會實踐(42.1%)、打工(29.6%)、旅游(20%)。從這些調查結果來看,多數(shù)學生對日常的休閑活動還是存在不滿意的情緒,對現(xiàn)在的生活狀況持消極態(tài)度。
(三)心理健康方面
因為有大量的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總結,本次調查只是簡單地從滿意度和神經癥傾向兩個方面進行調查。在滿意度方面,不滿意自己童年生活的有9.3%;經常覺得自己的過去和家庭不幸的有4.6%;有時覺得自己的過去和家庭不幸的有21.9%;不滿意自己身高情況的有34.2%;不滿意自己胖瘦情況的有26.6%;不滿意自己相貌美丑的有13.2%;感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的有3.4%;感覺自己情緒健康狀況不好的有3.6%。
在神經癥傾向方面的選擇比率
在神經癥傾向方面,93.2%的學生都有過缺乏自信心的感覺,經常感到缺乏自信心的比率達到16.4%;經常感到害怕焦慮的比率為15%。在強迫傾向方面(對是否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經常會反復確認的有23.7%;有失眠體驗的比率達到71.8%,經常失眠的有8.9%;經常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的有18.2%;經常感覺缺乏熱情的有15.2%;曾經想過或做過自殺或自殘事情的學生比率達到23.7%,經常會想到的有2.9%。具體數(shù)據見上表。
在男女性別比較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自卑、焦慮、失眠、記憶力下降,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想到或做到自殺或自殘的事情。
三、討論
醫(yī)學??粕蝗胄<撮_始擔憂自己將來的就業(yè)情況,對??茖W歷沒有信心,擔心無法找到工作,對自己的專業(yè)課程缺乏興趣,許多學生的焦慮、抑郁情緒均由此引發(fā)。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要求較高,希望能夠達到高中時期的學習效果,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完全掌握所學知識,就會感覺到焦慮、抑郁,缺乏自信心。
很多學生尚未從高中時的學習方法中解放出來,部分學生仍舊使用高中時期的學習方法,滿足于老師的課堂講授,不會主動學習,對大學課程多、課時少、知識點復雜等特點未能完全適應,導致雖然學習還算努力,但學習效果不夠好。
女生一般較內向,愛思慮,感情敏感細膩,處事交往中過于關注細節(jié),缺乏安全感,戒備心理和自我保護心理比較強,這就使女生的人際交往更容易出現(xiàn)問題。另外,沉重的學業(yè)負擔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使女生的壓力明顯大于男生,這也可能是導致女生情緒問題的重要外在原因,使女生的焦慮、抑郁心理更突出。
醫(yī)學??粕兄煌谄渌麑W生專業(yè)學生的特殊心理行為特點,對于他們的教育輔導,應該有針對性和特殊性。學??梢蚤_展諸如班會討論、講座論壇、體育比賽、班級聯(lián)誼、團體咨詢等方式,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需求,介紹宣傳各種操作性強的方法和技能,改善學校的活動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交往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黃中巖.醫(yī)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實用全科醫(yī)學,2006.2.
[2]焦玲艷,張華偉,陳景武.醫(yī)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個性特征分析,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3.
[3]孟昭瑛.醫(yī)學??圃盒E髮W生心理狀況調查及分析,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4).endprint
摘 要: 作者通過自編調查問卷對某醫(yī)學??圃盒?61名學生進行學習、生活、心理健康狀況方面的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多數(shù)醫(yī)學專科生對自己的專業(yè)現(xiàn)狀及未來前景的看法普遍消極,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但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良;多數(shù)學生能夠理性消費,但對休閑活動不滿意,約10%—20%的學生存在人際關系問題;93.2%的學生曾感覺缺乏自信心,71.8%的學生曾失眠,23.7%的學生曾想過或做過自殺或自殘的事情。
關鍵詞: 醫(yī)學生 學習 生活 心理健康
面對當前日益加劇的學習、就業(yè)等壓力,大學生已然成了心理健康的弱勢群體,心理障礙成了大學生休學、退學、死亡的主要原因,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與一般院校相比,醫(yī)學院校的課程多、考試多,醫(yī)學??粕?年內完成本科4年所學的理論課程,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巨大的就業(yè)壓力,更容易引發(fā)他們的各種心理情緒障礙。了解醫(yī)學??粕趯W習、生活、心理健康方面的總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學生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對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其適應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某醫(yī)學??圃盒W生,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共561份,其中男生200人,女生361人,平均年齡為(20.26±1.27)歲。
(二)方法
自制問卷,調查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學習(如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生活(如消費情況、人際關系、休閑娛樂等)和心理健康狀況(如滿意度、神經癥傾向等)。所有數(shù)據采用社會科學統(tǒng)計軟件包(SPSS14.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二、調查結果
(一)學習方面
從整體來看,醫(yī)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還是比較端正的,基本都能主動上晚自習,一次都不去晚自習的只占0.4%,晚自習時間也是1-3小時居多,能夠主動學習的學生比率有89.5%,有21%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不努力。
然而,大約有10%—20%的學生在學習方法上存在不足,9.8%的學生從不制訂學習計劃,9.8%的學生從不去圖書館查閱資料,18.6%的學生從不借助網絡查閱資料,24.1%的學生從不向老師提問問題,8.2%的學生從不跟同學交流學習心得經驗,10.5%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主動性不高,21%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不夠努力。這些數(shù)據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其學習效果不好,26.2%的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很大,35.5%的學生對學習結果持不滿意的態(tài)度。醫(yī)學專科生對自己的專業(yè)現(xiàn)狀及未來前景的看法普遍比較消極,一半以上的學生并不認為醫(yī)學專業(yè)是自己的理想,40%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就業(yè)前景完全沒有信心。
(二)生活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醫(yī)學??粕軌蛴杏媱澋厥褂蒙钯M,比率達到74.3%;72.5%的學生主要用于日常開銷還是用于伙食消費;在娛樂方面的花費,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限制在百元以內,比率達到76.7%。這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對生活費的使用還是較理性的,沒有多少學生過度追求物質生活享受。
大約10%—20%的學生存在人際關系問題,18.4%的學生認為大學人際關系比中學時期的人際關系更差;10.3%的學生在大學里沒有知心朋友;7.3%的學生認為自己人緣不好;19.6%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感到緊張;25%的學生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在意別人看法的學生比率僅為3.7%;46.7%的學生曾跟其他人發(fā)生過沖突經歷(爭吵或打架)。
在休閑活動方面,認為大學生活與自己想象中不一樣的達到91.4%,對現(xiàn)在生活是否滿意的選擇中,選擇滿意的只有22.5%,不滿意的學生達到了59.2%;經常進行校外活動的有24.4%,偶爾活動的有66%,從不活動的有9.6%;假期中最想做的事依次為社會實踐(42.1%)、打工(29.6%)、旅游(20%)。從這些調查結果來看,多數(shù)學生對日常的休閑活動還是存在不滿意的情緒,對現(xiàn)在的生活狀況持消極態(tài)度。
(三)心理健康方面
因為有大量的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總結,本次調查只是簡單地從滿意度和神經癥傾向兩個方面進行調查。在滿意度方面,不滿意自己童年生活的有9.3%;經常覺得自己的過去和家庭不幸的有4.6%;有時覺得自己的過去和家庭不幸的有21.9%;不滿意自己身高情況的有34.2%;不滿意自己胖瘦情況的有26.6%;不滿意自己相貌美丑的有13.2%;感覺自己身體健康狀況不好的有3.4%;感覺自己情緒健康狀況不好的有3.6%。
在神經癥傾向方面的選擇比率
在神經癥傾向方面,93.2%的學生都有過缺乏自信心的感覺,經常感到缺乏自信心的比率達到16.4%;經常感到害怕焦慮的比率為15%。在強迫傾向方面(對是否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經常會反復確認的有23.7%;有失眠體驗的比率達到71.8%,經常失眠的有8.9%;經常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的有18.2%;經常感覺缺乏熱情的有15.2%;曾經想過或做過自殺或自殘事情的學生比率達到23.7%,經常會想到的有2.9%。具體數(shù)據見上表。
在男女性別比較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感到自卑、焦慮、失眠、記憶力下降,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想到或做到自殺或自殘的事情。
三、討論
醫(yī)學專科生一入校即開始擔憂自己將來的就業(yè)情況,對??茖W歷沒有信心,擔心無法找到工作,對自己的專業(yè)課程缺乏興趣,許多學生的焦慮、抑郁情緒均由此引發(fā)。很多學生對自己的要求較高,希望能夠達到高中時期的學習效果,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不能完全掌握所學知識,就會感覺到焦慮、抑郁,缺乏自信心。
很多學生尚未從高中時的學習方法中解放出來,部分學生仍舊使用高中時期的學習方法,滿足于老師的課堂講授,不會主動學習,對大學課程多、課時少、知識點復雜等特點未能完全適應,導致雖然學習還算努力,但學習效果不夠好。
女生一般較內向,愛思慮,感情敏感細膩,處事交往中過于關注細節(jié),缺乏安全感,戒備心理和自我保護心理比較強,這就使女生的人際交往更容易出現(xiàn)問題。另外,沉重的學業(yè)負擔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使女生的壓力明顯大于男生,這也可能是導致女生情緒問題的重要外在原因,使女生的焦慮、抑郁心理更突出。
醫(yī)學??粕兄煌谄渌麑W生專業(yè)學生的特殊心理行為特點,對于他們的教育輔導,應該有針對性和特殊性。學??梢蚤_展諸如班會討論、講座論壇、體育比賽、班級聯(lián)誼、團體咨詢等方式,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需求,介紹宣傳各種操作性強的方法和技能,改善學校的活動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交往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黃中巖.醫(yī)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實用全科醫(yī)學,2006.2.
[2]焦玲艷,張華偉,陳景武.醫(yī)科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個性特征分析,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3.
[3]孟昭瑛.醫(yī)學專科院校女大學生心理狀況調查及分析,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