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
低年級是小學生寫作的起步階段,也是兒童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抓好作文起步教學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忽視一二年級的寫作訓練,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到三年級突然要求學生習作,就成了空中樓閣,學生很可能無從下筆,形成怕寫作文的心理。怎樣讓孩子贏在寫作的起跑線上呢?
一、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寫話興趣
1.抓住機會,激發(fā)寫話興趣。
我們班的孩子愛畫畫,記得一年級時,孩子們經常把他們畫的畫送給我,學生送的畫多了,我不由心動:何不讓他們把想說的話寫在畫上?于是,我班的語文作業(yè)就經常變成了畫畫,但是必須在畫上寫一兩句話,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可以問老師、家長,也可以查字典。孩子們非常喜歡這樣的作業(yè),畫中的“話”越來越豐富,如“今天的太陽真好”、“老師給我貼了一顆小星星”、“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到公園玩”等。我慶幸自己能抓住契機,將學生引入寫話的大門。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寫話興趣。
我利用課本插圖、簡筆畫、講故事、表演等,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在輕松的氣氛中看、說、議、寫,激發(fā)學生感受美、品味美、再現美的欲望,變“怕寫”為“樂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我在墻報中開設了“我是小作家”專欄,孩子們的“大作”可以在班內朗讀,還會榮登小作家欄,極大地激發(fā)他們的寫話熱情。課后,他們圍在專欄前欣賞、交流,享受寫話帶來的樂趣,寫話的氛圍越來越濃。
3.創(chuàng)新形式,激發(fā)寫話興趣。
寫話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看圖寫話,可以是畫文結合,可以是先表演后寫話,也可以是動手后寫話。我把孩子們領到室外,帶著他們到大自然中觀察感受,比如帶學生跳繩踢毽、做樹葉貼畫、做游戲等,學生在玩中得到樂趣,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愿意把自己的體驗寫出來,所寫的東西妙趣橫生,童真童趣躍于紙上。
二、注重課內外結合,打好寫話基礎
1.引導說話,打好寫話基礎。
說是寫的基礎,口里說不出,筆下就寫不出。寫話教學是在說話教學基礎上進行的,教師要調動學生說的積極性,放手讓學生說,說自己想說的話,即使三言兩語也好。還要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層次性,讓學生弄明白一句完整的句子應包括哪幾部分內容。說一段話還要注意順序,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對于學生的發(fā)言,要給予一定的引導,使他們說得更清晰,更有條理。
2.積累素材,打好寫話基礎。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低,詞語知識儲存量不大,僅靠學的幾十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及早開始課外閱讀,為提前寫話及作文創(chuàng)造十分有利的條件,其效果好比是借水澆花,繁花似錦。有積淀才有好作文,于是我在語文課前利用學校安排的經典誦讀時間讓學生誦讀古詩,讓學生上臺演講,內容不限,可以是編故事、朗誦詩歌、背格言警句等。由于堅持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很快。
3.重視體驗,打好寫話基礎。
葉圣陶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孩子們平時的各種活動,以及大自然的風風雨雨、四季更替、花鳥蟲魚都是他們寫話的“源泉”,只要巧妙運用,就能創(chuàng)造出令人贊嘆的“言語作品”。教師應有意識地提醒學生觀察表達,要求學生做生活的主人,用心靈實踐、體會、感受,從而獲得豐富多彩的寫話素材。
三、采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寫話能力
1.課文導引,模仿性地寫話。
在學生學習寫話的初始階段可進行“機械模仿”和“半機械模仿”,如教完《鄉(xiāng)下孩子》一課后,孩子們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其一: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百靈,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蒲公英。
捉一只蜻蜓,能編織美麗的童話。銜一支竹笛,能吹出動聽的山歌。
挖一籃青草,撐圓了羊兒的肚皮。逮一些小蟲,樂壞了饞嘴的小雞。
哦,鄉(xiāng)下孩子!生在陽光下,長在原野里。
其二:我是媽媽心里的一顆明星,我是爸爸栽下的一棵樹苗。
摘下一顆星星,能照亮黑色的夜空,閃閃的星星串成美麗的星簾;
栽下一片樹苗,長大變成茂密的樹林,讓大家能呼吸新鮮的空氣。
哦,城里孩子,生在陽光下,長在繁華中。
多么詩意的想象,多么純真的童心,原來鄉(xiāng)下和城里的生活都能如此美好。
隨著寫話水平的提高,可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模仿”,可以是對原文進行擴寫、改寫和續(xù)寫等。教學《狐貍和烏鴉》時,我引導學生想象:肉被騙走以后,烏鴉會怎么樣?以后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在自由交流之后,學生寫下各具特色的續(xù)寫故事《肉被騙走以后》。
2.圖文結合,趣味性地寫話。
如教單元練習中口語交際《我認識的標志》一題時,我出示色彩鮮艷、生動直觀的插圖,要求學生逐一細致地觀察,大體了解并說出每種標志的意思,并要求學生課后和家長一起搜集并了解身邊常見的標志,寫周記時可以先畫出標志再作介紹。又如寫景類的寫話像《秋天》等,可以讓學生寫好后自己配上漂亮的秋之圖。這樣的寫話包含了繪畫和社會調查的成分,富有靈活性和趣味性,學生樂于參與。
3.命題激情,創(chuàng)造性地寫話。
夏丏尊先生把作文命題看做是給爆竹安上引線一般。教師命題時要考慮學生是否儲備足夠的火藥,研究學生心中的“郁積”有沒有達到“一爆為快”的地步,因此對學生命題要創(chuàng)造“為情而作”的條件,把握兒童思想的脈搏,貼近兒童的情感體驗。例如《我》、《我的老師》、《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等題目都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能激活學生的記憶,觸發(fā)學生的寫話欲望,促使學生傾吐內心的感受。
低年級孩子愛寫、愛畫、愛表現、愛模仿,創(chuàng)作只有在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中才能正常發(fā)揮。所以低年級語文老師應把寫話當做學生展示生命色彩的心靈家園,讓學生無牽無掛、發(fā)自內心地將自己的思想火花、情感波瀾、個性色彩都用單純質樸的個性化的言表達出來,讓孩子們真正從心里愛上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