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真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劉海粟小學,江蘇 常州 213161)
“授之以魚,也要授之以漁?!庇行У臅ń虒W不僅能讓學生把字寫好,還要知道怎樣寫好,為什么這樣寫就叫好,那樣寫就不叫好。這就意味著教師要及時總結提升書寫的規(guī)律,讓學生感到寫好字不是什么神秘和大不了的事情,只要科學合理練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一定能人人得到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評價語言尤為重要。請看下面這個片段: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寫好“林”要注意什么。學生甲:左邊的“木”寫得小一點。師:很好,還有嗎?學生乙:右邊的“木”寫得大一點。師:不錯,還有嗎?學生丙:“林”要寫在格子正中間。師:真不錯,還有嗎?學生?。河疫叀澳尽钡臋M要斜一點。學生戊:左邊的“木”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上……足足七八分鐘過去了,在教師缺乏引領和有效針對的評價語言之下,學生漫無邊際地東抓一點西抓一點,不僅實際應用的書寫能力沒得到提高,也擠占了課堂上寶貴的學生練習時間。以上的片段中,如果教師能明晰評價語言是引領學生提高書寫能力(此處主要體現為精到的觀察能力)的重要途徑,課堂將呈現另外一番景象。學生甲:左邊的“木”寫得小一點。師:你注意了這個字的關鍵筆畫,真善于觀察。(木字的捺變點是它看起來比右邊小的原因),如果能注意這個字整體的結構特點,你的字一定會寫得更好。你覺得寫這個字左右要寫得怎么樣?(引導學生掌握左窄右寬這一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規(guī)律)學生乙:左窄右寬。師:你能從整體入手觀察字形特點,真不錯。如果你能注意找出這個字的關鍵筆畫,你的字一定會越寫越好。(引導學生形成“整體結構加關鍵筆畫”,從整體到部分,或從部分到整體的觀察習慣)在教師出示“木”與“林”比較之后,學生發(fā)現“木在左邊,長捺變點”,師及時點撥:把位置讓出來給哪位即將來拜訪的好朋友呢?學生發(fā)現右邊“木”的長撇要一直寫到“點”的下方。
至此,學生通過老師不斷點撥、引領,找出了“林”字的字形特點與關鍵筆畫,并且將會在書寫實踐中進一步領會到:關鍵筆畫恰是形成字形結構特點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這樣的字形特點是和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交往特點一致的,就是謙讓的人朋友才會多交往。由是,不但能把字寫好,而且明白了怎么樣才能寫好。為遷移內化形成書寫能力,包括整體觀察與部分觀察結合的能力、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綜合與比較能力、判斷與分析能力、注意力與記憶力等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后,教師出示總結的書寫規(guī)律兒歌:“木字做偏旁,長捺變點藏,朋友來拜訪,相處講謙讓?!睂W生稍作吟誦后,師示范書寫,邊書寫邊引導學生觀察教師如何書寫關鍵筆畫和結構特點。
在學生作品完成后的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評價語言仍然應該體現出指導性和針對性。體現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掌握左右結構字的避讓和穿插。
片段二:師:你覺得這個“林”字哪里寫得好?生甲:“捺”寫得好,像個角。師:嗯,不錯,還有呢?生乙:“撇”寫得好,像把刀。師:嗯,撇如刀,捺如角,還有嗎?一陣沉默之后,又有學生站起來發(fā)言,帶有較多隨意性。評析:這樣的點評同樣違背了培養(yǎng)學生書寫和審美能力的目標,因為學會鑒賞、比較也應是書寫和審美能力題中應有之義。本著以培養(yǎng)學生比較、鑒賞能力出發(fā),以上片段可改為:師:你覺得這個“林”字哪里寫得好?(評價以鼓勵為主的導向是正確的)注意了關鍵筆畫的書寫特點了嗎?注意了整體結構特點了嗎?(評價也要有重點,使寫前的觀察揣摩、寫時的臨摹仿影與寫后的評價反思目標一致,內容連貫。讓學生在系統(tǒng)化的實踐練習中習慣得到培養(yǎng)、能力得到提升)
片段一中的教師忽視了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停留在觀察的淺表階段,缺乏對中年段學生書寫能力的考量與把握。一、二年級觀察停留在局部,不能從整體上把握一個字的整體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尊重學生身心特點的前提下,著意引導、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良好觀察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到了中年級,學生掌握了一定基本筆畫和字形結構,教師就要持之以恒地培養(yǎng)學生抓“整體結構加關鍵筆畫”的能力,使學生明白筆畫、結構相互依存的因果關系,明白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整體的藝術。”
綱要指出,書法教學以識字寫字教學為基本內容,適度融入書法審美與書法文化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如何才能在識字、寫字的同時進行文化的熏陶和審美的培養(yǎng)呢?我們認為,從字源文化入手不失為一種上策。如片段一中,三年級《神奇的木》的教學,可以板畫“木”的甲骨文、小篆入手,讓學生猜“畫”。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無形中也滲透了文化教育。接下來以同樣方式板畫“森”的甲骨文、小篆,引入“森”字的教學。找出“森”與“林”書寫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后,完成“初步掌握不同位置的木的書寫特點”這一教學目標。但是字源文化學告訴我們,“木”是一個強大的構字部件,學會了書寫不同位置的“木”,這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綜上所述,在書法課的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年段目標特點,精講精練,注重方法的遷移內化,注重文化與審美的熏陶,就能逐步達成提高學生書寫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