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強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它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性”學習,是小組成員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動手動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明確分工的互助性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yōu)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小組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形成師生平等、協(xié)作、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是“演員”,教師如“導演”,課堂上學生有了自主合作的機會。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小組合作學習已被廣大教師應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
〓〓一、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1. 優(yōu)化組合,科學組建合作小組。
〓〓科學組建合作小組,是實現(xiàn)學生進行合作交流的基礎和前提。一個學習小組是一個班級的縮影。首先,我根據(jù)我班學生的實際,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個小組一般由6人組成,優(yōu)等生2名,中等生2名,學困生2名;各組間性別、學習成績力求搭配均衡。再由各小組成員選舉一名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各組內還要設不同的職務,如:記錄員、匯報員等。在學生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這樣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機會。
〓〓2. 明確任務,提高小組合作效率。
〓〓學習任務明確分工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有效方法。為了使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每個小組成員一定要有明確的任務分工。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這些任務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人人都有事可做,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在新授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2.1整式”時,小組長給小組成員分工如下:學困生完成“思考”中的四個填空題,比較簡單;優(yōu)等生總結單項式的定義、單項式系數(shù)及次數(shù)的定義,并要向小組成員作初步的講解;例題1由中等生完成,難度不大;我一般在組間巡視指導,最后由我作點評總結。
〓〓3. 把握時機,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濫用;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復雜的知識點則要求教師精講,合作內容需要教師慎重考慮,重點的問題應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在新授七年級上冊“3.4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時,“探究1”教師要先復習利潤率的有關公式加以提示后,再來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2、3難度大,不宜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需要老師啟發(fā)、精講;選定合作學習內容明確學習任務后,教師就應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學習成果。
〓〓4. 做好評價,評價激勵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原動力。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用:口頭表揚、全班鼓掌祝賀、小組加分、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評價方式;小組評價要有評價標準,保證公平性和持續(xù)性。沒有評價,學生就會對小組合作失去積極性。評價以分量化,我的評價標準是:(1)上課回答問題、板演每答對一題優(yōu)等生得1分,中等生得2分,學困生得3分;(2)比較簡單的問題如定義、定理、公式答對了不加分,答錯扣1分;(3)對于每一次測驗,每個同學都規(guī)定了一個目標分數(shù),進步大的學生小組加5-10分。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
〓〓1. 教師要發(fā)揮“導演”作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成功,取決于教師的指導。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不能"袖手旁觀",應當從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2. 要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老師代言人”作用。小組長不僅是小組的管理者,而且還充當小老師角色,小組長要布置好小組成員的任務、管好紀律、掌控好小組的合作;同時還要批改小組成員的課堂作業(yè),幫助老師輔導學困生,帶領小組成員共同進步。
〓〓3. 以小組集體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的依據(jù)。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關注學生個體的排名,這種評價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把小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依據(jù),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局面;這種評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實現(xiàn)教學評價的科學化。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