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興
摘要:形體教學雖然以形體訓練為主,但合適的音樂卻能對其發(fā)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形體教學的靈魂。音樂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美好,使其學習興趣與情感得到激發(fā)。在形體教學過程中,正確的音樂可以使學生的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習效率得到提高。音樂的巧妙運用可以使課堂與學生都充滿活力,有助于展開各類形體教學,因此文章介紹了音樂對于形體教學的意義,以及如何選擇正確的音樂等。
關鍵詞:音樂 形體教學 運用價值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很多學生選擇了形體類專業(yè),包括現(xiàn)代舞、民間舞、古典舞以及芭蕾舞等多種分類。在以往的教學中,通常以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為主,包括站姿,如何伸展手臂等,但是很多學生可能沒有足夠耐心,覺得太過枯燥。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合適、優(yōu)美的音樂用作伴奏,使其樂感提高,在音樂的熏陶中將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伸展,鍛煉柔韌性,學生在美的體驗中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一、音樂在形體教學中的意義
美妙的音樂對形體教學的進行是必不可少的。音樂可以使學生對練習的動作展開思考,盡情想象,產(chǎn)生共鳴之后學生的情感體驗也會更加豐富。音樂雖無形卻有聲,可以將有運動性特征的事物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學生的感情也能通過音樂來體現(xiàn)。但形體的特征是無聲卻有形,可以將思想感情與運動特征用身體動作來體現(xiàn),唯有有機結合動作的“形”與音樂的“聲”,才可以將美好的藝術表現(xiàn)的更加完整,這也是形體教學的意義所在。將形體動作在音樂伴奏下進行練習,這是形體教學的特點之一,在音樂的調(diào)動下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功能才能服務于形體教學。音樂使教師在編排形體動作的目的更加明確,將不同動作的風格與性質(zhì)表現(xiàn)的十分鮮明,缺乏音樂的形體教學是不會有足夠的魅力與光彩的。
二、不同教學階段音樂的選擇及意義
(一)基本形體教學中音樂的意義及選擇
形體訓練教學的第一步就是基本形體訓練,所謂的基本形體訓練是為了使學生掌握動作中需要的開度、力度以及柔度,這就要求從整體上來訓練學生身體的協(xié)調(diào)程度、靈活性、以及節(jié)奏感。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在基本訓練中得以提高,對基本的技巧、基礎動作以及正確的形態(tài)等有基本的掌握?;居柧氹A段中大多數(shù)課程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因此教師應積極選取適合的音樂,使學生對訓練表現(xiàn)出興趣。形體訓練過程中學生的勁力、氣息與心態(tài)都會受到音樂的影響,訓練的內(nèi)容與風格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受其影響。合適的音樂能使學生有足夠的熱情與欲望來學習動作,讓他們的情感在肢體動作中盡情的展現(xiàn)。學生的形體動作力度會隨著強烈的音樂節(jié)奏而變大,又會隨著柔和流暢的音樂節(jié)奏而變得松弛、緩慢與柔和。
在基本的形體訓練中,因選的選擇要以訓練內(nèi)容為依據(jù),這樣學生展現(xiàn)的形體動作會更加準確,訓練目的也得以實現(xiàn)。例如,腿部動作訓練與加強延伸可由基礎的芭蕾形體訓練中“擦地”動作來完成,完整性是動作節(jié)奏的特征,若選擇的伴奏樂曲有典雅的旋律,那么動作的嚴謹、舒展、高貴與優(yōu)雅等特征就能被節(jié)奏烘托出來。而有力度且抒情優(yōu)美的音樂可用在控制動作的練習中,將動作的柔美表現(xiàn)出來,例如《即興幻向曲》(肖邦)。而節(jié)奏清脆、風格明快的音樂可用于訓練小彈腿動作,在音樂節(jié)奏中融入形體動作,如《四小天鵝舞曲》(柴可夫斯基)。在選擇用于訓練基礎形體動作的音樂時還可以先選擇音樂類型,再進行動作編排,如學生在腿部肌肉伸展度、開度、柔韌度的訓練中可將音樂類型選擇為舒緩平靜,學生則練習展開翅膀飛翔的動作,結合音樂的同時也完成了訓練。
(二)中級形體教學中音樂的意義及選擇
力量性與柔韌性訓練是中級形體訓練的主要內(nèi)容,而該階段的音樂伴奏應以流暢舒緩型為主,但音樂節(jié)奏也要隨動作的速度而變化。力量性訓練對于訓練形體是十分重要的,可提高與改善身體重心部分的功能,以及肌肉力量、耐力,并對柔韌性訓練有輔助作用。該訓練速度較慢,動作簡單,因此清晰明快或舒緩輕柔的音樂節(jié)奏都能在動作訓練中起到促進作用。柔韌性訓練的動作通常舒展緩慢,所以可以協(xié)奏曲做伴奏,舒展流暢、節(jié)奏緩慢,能表達真實感情或展現(xiàn)美好風景,比如我國的《梁祝》(小提琴協(xié)奏)、《古琴曲》,以及鋼琴曲《星空》(克萊德曼)等,這些作品或展現(xiàn)遼遠的星空,或表達動人的愛情,或描述清澈的泉水,在舒緩的節(jié)奏中有唯美的意境,學生可以將訓練動作準確完成。
(三)民族舞教學中音樂的意義及選擇
作為形體教學的一門重要課程,民族舞教學可以讓學生對不同民族舞蹈的韻律與風格有所了解,豐富自己,使自身的表演能力、舞蹈素質(zhì)與藝術鑒賞能力都得到提高,氣質(zhì)更加高雅。在民族舞教學中音樂的十分重要的,可以將各民族的特征與風格進行準確的展現(xiàn),而學生學習時也會更加容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可用馬頭琴曲《草原小姐妹》來訓練蒙古舞蹈,其展現(xiàn)的蒙古風情十分明顯。悠揚的節(jié)奏將學生瞬間帶入草原中,在遼闊的景象中感受藍天白云與草地,學生可以體會到蒙古舞蹈的動作特征與風格是典雅、端莊、質(zhì)樸、彪悍而粗獷的,將蒙古人的灑脫、豪邁與熱情展現(xiàn)得十分生動。在傣族舞的教學中,由于其具有樸實和含蓄的特點,因此可以在訓練中應用葫蘆絲音樂《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或《月光下的鳳尾竹》,這些音樂優(yōu)美動聽,傣族風味十分濃郁,能夠充分表現(xiàn)和烘托出傣族舞蹈優(yōu)美而靈活的動作特征,以及樸實而含蓄的風格。不需要教師的過多語言指引,學生就可以領悟到傣族舞所蘊含的獨特味道,對其動作特點加以掌握。
三、結語
總而言之,各種形體知識的講解、技能的訓練雖然十分重要,但還應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更具有熱情,足夠的自信心與學習動力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在形體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與學生交流,并加入適當?shù)囊魳罚箤W生在音樂中釋放自己、提升自己。教師應對訓練動作和音樂速度、節(jié)奏等的配合進行綜合考慮,協(xié)調(diào)動作風格和音樂風格。選擇合適的音樂才能使形體教學具有靈魂,賦予課堂活力,教學效果也會更加理想。
參考文獻:
[1]黃力艷.健美操教學中音樂的選擇與應用[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7).
[2]張殳,李軍.形體課教學如何有效地使用音樂[J].山東體育科技,2002,(02).
[3]趙智娟.淺談音樂對學生舞蹈形體訓練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