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標 黃翠
幼師生是指就讀于普通中等師范學校(或高等師范學院)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因要承受來自生活、學習和社會等方面的壓力,幼師生存在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問題,這些心理困惑如能得到及時疏導,則有助于幼師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相反,則容易導致幼師生產生一系列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她們會感到焦慮、抑郁和恐懼,感到孤獨無助。
一、幼師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幼師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自信心不足,情緒不穩(wěn)定,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筆者將其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關于學習的問題
剛剛進入中職校園的幼師生,暫時擺脫了中學、小學時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擺脫了早讀課的死記硬背,晚自習的題海戰(zhàn)術。在學習上可能稍有一些輕松之感,感覺幼師的生活很愜意??墒呛镁安婚L,接踵而至的專業(yè)技能課,比如視唱課、鋼琴課、手工課、舞蹈課,等等,剛開始時,幼師生還覺得新鮮,感興趣,慢慢地積累下來,老師每節(jié)課又要求回課,幼師生開始有了壓力,這種壓力由于沒有得到及時地釋放,長時間下來就形成了情緒不穩(wěn)定、喜怒無常、自信心不足等心理問題。
厭學問題是目前幼師生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愿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也出現(xiàn)厭學情緒。原因之一是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不濃。比如:一個標準班級50人,90%的同學(45人)不學習,上課看小說,照鏡子,修眉毛,玩手機,做手工,等等,而班級剩余的10%的同學即使想學習,由于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最終也變得不喜歡學習了。原因之二是部分幼師生根本就沒有從事幼兒教育的意向,她們只不過是父母意愿的履行者。筆者對剛剛進入學校的幼師生進行了一個隨機調查,發(fā)現(xiàn)在整個幼師生群體中,有76.8%的同學不知道幼師是什么職業(yè),將來做什么。她們之所以來幼師上學,是因為中考沒有考好,不能被理想的高中錄取,否則也不會選擇上幼師。由于不是幼師生自己的意愿,造成她們入學后動力不足,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厭學。
(二)人際關系問題
人際關系是幼師生各種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是最繁瑣、最復雜的一部分。大部分幼師生根據(jù)自己的情緒體驗認識和評價他人,所以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把握這一特點,因材施教。幼師生的人際關系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幼師生與教師的關系。
主要問題是教師對幼師生的不公正、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幼師生產生的厭煩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幼師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攻擊行為、情緒異常等問題。幼師生學習期間,教師仍然是幼師生心中的權威,所崇拜的對象,她們仍然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愛護。
2.幼師生之間的關系。
幼師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自己的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于同學關系不融洽,甚至關系緊張,有些同學流露出孤獨感,她們想與同學搞好關系,但又不知該怎樣去做。
3.異性交往。
幼師生的異性交往面對兩個現(xiàn)實矛盾:一是原來男女共校,且比例相差不大,而現(xiàn)在女性占絕大多數(shù),男性少得可憐;二是長時間生活在單一的女性群體中,而社會是兩性共處的。于是幼師生懷戀過去的異性朋友,尤其是在單一女性群體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可克服的弱點暴露出來的時候,隨著自身性心理進一步成熟,更加渴望異性交往,但受到現(xiàn)有生活環(huán)境的限制,她們缺少與異性交往的機會,性心理得不到滿足。
二、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的相應對策
學校要分析導致幼師生產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對其存在的心理困惑,進行有針對性地疏導??梢酝ㄟ^集體教育和個別輔導的途徑,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幼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與輔導,為幼師生提供更多的疏導機會,使其心理困惑得到及時疏導,確保其身心健康成長。
(一)對幼師生進行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幼兒師范學校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幼師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jié)技術。心理健康課程可分為兩部分:心理健康理論課和心理健康實踐課。前一部分為幼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后一部分是在幼師生中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幫助幼師生有效處理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
(二)設立心理健康熱線
事實證明,心理健康熱線十分有利于教師與幼師生進行交談,這種方式對一些尚不善于進行面對面談話的幼師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話又是礙于顏面的,所以心理健康熱線可省去幼師生害羞的憂慮,這樣可以使教師一對一的解決幼師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三)設立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咨詢與輔導
由于幼師生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詢室的建立也就勢在必行。無論初中高中,城市鄉(xiāng)村,幼師生們已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到落落大方自然地進行心理咨詢;從以試探性的心情談話到充分傾吐心中之煩悶。時代的發(fā)展顯示出,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服務已不僅僅是個別幼師生的要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趨勢了。
(四)通過各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兒師范學校的許多課程都包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教師應積極深入地挖掘,對幼師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之目的。比如,歷史課中英雄人物的堅強意志和英雄事跡,閱寫課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寫等都會對幼師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
(五)利用幼兒師范學校的各種活動促進幼師生的心理健康
實驗表明,經常參加各種活動的幼師生在身體、情緒、人際關系、意志力等方面的健康水平顯著高于常人。各種活動改善了幼師生的心理健康環(huán)境,增進幼師生的心理健康,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幼兒師范學校應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促進幼師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