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莉
今天我給孩子們開展了一節(jié)禮貌做客的實踐活動,逼真的道具讓孩子們倍感歡喜,都爭先恐后地表演。剛開始我請的小朋友都是平時社會行為規(guī)范較好的孩子,最后我特地讓兩個較調(diào)皮的孩子上來表演。宸宸是小客人,庚庚是小主人。結(jié)果打電話時,宸宸來了一句:“你找我有什么事嗎?”惹得孩子們哈哈大笑。當宸宸敲門進來的時候,庚庚問誰啊?宸宸又來了一句:“我是孫子?!焙⒆觽冇执笮ζ饋?。我知道都是宸宸故意說的,但第二個笑話中對“孫子”的運用不知他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們表演結(jié)束后,我和孩子們討論了他們表演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但我并沒有就“孫子”的話題和孩子們進行討論。我怕對這個詞的過度關(guān)注造成負面影響,引起孩子們更多的使用?;顒咏Y(jié)束后,我問宸宸:“你知道‘孫子是什么意思嗎?”宸宸笑嘻嘻地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我問道:“你知道孫子是罵人的話嗎?”這時他的思維與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了:“不是啊,我奶奶就是喊我孫子?。 甭犃诉@句話我突然明白,原來他把與奶奶在日常情景的對話用到了我們的表演中,每次他回家時,奶奶總是說:“孫子回來啦!”而他又姓孫,無形中給了他這樣一個信息,即他也叫孫子。怪不得“六一”排練他上場時,他就會說:“孫子上場了?!碑敃r我把他給批了一頓,他也只顧呵呵傻樂,對我的批評也是毫不在意,我也沒有再深入思考?,F(xiàn)在想想是我把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他的身上,是我把孩子想得復(fù)雜了。
知道了事情的原因,我對他說:“現(xiàn)在王老師跟你說的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請你認真聽,不許嘿嘿傻笑?!彼犃艘沧兊谜J真起來。我說:“‘孫子是有兩層含義,一是奶奶喊你孫子,這是輩分的一個稱呼,因為你是奶奶和爺爺?shù)膶O子,就像兒子這個稱呼,你是爸爸媽媽的兒子,他們可以喊你。但是小朋友之間就不能用這個稱呼,像孫子,你奶奶喊你是正確的,可是你說你自己是孫子,或是小朋友說你是孫子,那就是自我貶低和罵人的話了,這是孫子的第二層含義。所以,以后你不能總說自己是孫子,那就是你自己罵自己,你也不能說別人是孫子,同時也不能讓別人說你是孫子,因為這都是不禮貌的話?!彪m然我說的很多,但宸宸聽的很明白,點頭說:“哦?!比缓笥纸又f一句:“那我爸爸都不能喊我孫子?”“對!”然后結(jié)束了我們的談話。
自我?guī)О嗥?,我一直想走入孩子的?nèi)心世界,我也一直努力這樣做,但通過今天的事情,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離孩子的世界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遇到孩子的一些問題時,我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只是片面地根據(jù)自己的猜測來決定孩子們的想法如何,并依據(jù)這個猜測來教育孩子。殊不知,我沒有對癥下藥,所以孩子的“病情”總是沒有見好,原來是我沒有找到根本的原因。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我改變了另外一個觀點,那就是我學(xué)的那么多年的理論知識并不是像原來認為的毫無用處,我們的一線實踐工作是和理論密不可分,理論總是在指導(dǎo)著我們的實踐。
以這個事件為例,為什么宸宸會片面地理解“孫子”的含義,這就可以從《學(xué)前心理學(xué)》所講述的幼兒理解名詞詞義的發(fā)展水平來找到根源,比如大班幼兒不能確切地理解詞義,是與詞的概括性的增加有關(guān)。大班幼兒的抽象思維只是處于萌芽階段,而具體形象思維所派生的特點之一是經(jīng)驗性特點,他理解的事物多數(shù)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所得來的,像宸宸所理解的“孫子”的含義也是通過他與奶奶的對話得來,他沒有概括出這個詞的確切含義。而隨著年齡的增加,隨著對詞義理解得確切和加深,幼兒不僅能掌握詞的表面意義,而且能掌握詞的轉(zhuǎn)義。像今天宸宸明白了“孫子”有時候是一種稱呼,有時候則是貶低人的意思,當然這還需要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地增加經(jīng)驗去深層次地體驗這兩者的區(qū)別。
這些理論是我在解決完孩子的問題后才翻書找到的,找到以后眼前一亮,心里也更有譜了。原來我教育孩子走了那么多的彎路,歸根結(jié)底還是我忽略了對理論的透徹理解。我想以后我能取長補短,打好自己的理論基石,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更快地實現(xiàn)自己的專業(y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