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占忠
摘要:音樂教育促進心性與情感和諧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藝術欣賞、審美情操,是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的催化劑,也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紐帶與橋梁。在就業(yè)、生活壓力日益增加的今天,音樂教育有助于緩解學生壓力,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通過分析構建和諧、健康校園背景下,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進而探究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的價值,最后提出了加強音樂教育對促進和諧、健康校園構建的策略。
關鍵詞:音樂教育 和諧校園 價值 校園文化
構建和諧、健康校園是貫徹十七大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學校、學生以及社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音樂教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和諧、健康校園中起到了培養(yǎng)大學生藝術欣賞、審美,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橋梁與紐帶以及緩解大學生壓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養(yǎng)成的作用,因此提高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的作用非常有必要。下面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的價值及提高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的作用策略進行探討。
一、構建和諧、健康校園背景下,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
(一)對音樂教育的價值認識程度不足
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將音樂教育簡單理解為唱歌、文藝節(jié)目,對音樂的本質缺少了解,進而對其價值認識程度不足。在如今的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重理輕文、將音樂作為生活的點綴此類現(xiàn)象層出不窮,忽略了對藝術審美的培養(yǎng)、對藝術本身的欣賞,從而導致高校的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時,找不到正確的方法進行排解,同時“音樂是看見外面世界的窗口,有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因此,缺少音樂教育的校園,將影響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從而影響和諧、健康校園的構建。
(二)高校課程設置內容不科學,教學模式單一
對我國四百多所高校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高校音樂課程有80%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進行,5.6%以專業(yè)課的形式進行,14.4%的高校沒有開設音樂課程[2]。很多高校為了就業(yè)率、升學率,片面的追求眼前的利益,將藝術修養(yǎng)、藝術內涵的培養(yǎng)置之不理,在課程設置內容方面,把大多數(shù)主流的時間安排給專業(yè)課。高校的教學模式目前較為單一,缺少藝術教育的培養(yǎng),同時在音樂教育方面只注意到簡單的音樂介紹,并沒有對音樂本質進行挖掘。
(三)缺少高素質的音樂教師團隊
目前我國高校中的高素質音樂教師存在嚴重的不足,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有很多老的教師固守以前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導致學生在音樂教育方面無法進行創(chuàng)新。音樂無國界,因此吸收國外音樂教育的經驗將對我國音樂教育帶來深遠的影響,然而目前我國進行國外學習的音樂老師少之又少,很少有學校聘請國外的音樂大師為學生進行講座,這些都阻礙了學生音樂才華的培養(yǎng)及藝術修養(yǎng)的養(yǎng)成,也影響了和諧、健康校園的形成。
二、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的價值
(一)音樂教育是培養(yǎng)大學生藝術欣賞、審美的重要途徑
音樂是一門世界性的藝術,同時也是藝術中的精華。如今素質教育成為了各所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在素質教育養(yǎng)成中,藝術審美、欣賞占據(jù)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動人的音符、美妙的聲音及音樂中所表達的情感等都給人一種心靈的啟迪與情感的陶冶。例如在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渾厚、鏗鏘的音樂,讓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藝術家的鏗鏘有力的音樂,更體會到的是對命運的抗衡、對厄運的不服輸?shù)臍飧拧?/p>
(二)音樂教育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橋梁與紐帶
梁啟超在他的飲冰室文集中寫到“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藝術”,因為藝術可以將看不見的人類情感轉化成作家的精神藝術作品,人們通過欣賞這類作品產生共鳴,讓欣賞這類作品的人們也能得到情感的溝通,從而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與交流。因此,對于音樂的學習,將使愛好、欣賞某類風格作品的學生成為精神上的伙伴,增加同學間的感情,進而增加了學校的凝聚力,從而建設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
(三)音樂教育緩解大學生壓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養(yǎng)成
在這個面對學業(yè)、就業(yè)以及生活壓力均非常大的社會,音樂可以使學生放松心態(tài),陶冶情操,音樂中積極的因素會激勵學生不斷奮斗、戰(zhàn)勝困難。音樂教育具有舒心、頤神之作用,在校園的文化中加入音樂藝術,會使整個校園充滿活力,同時音樂會讓嘈雜的心靈得到放松,有助于學生高尚情操的養(yǎng)成,因此對構建和諧、健康起源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同時也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養(yǎng)成。
三、提高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的作用策略
首先,要改革課程設置內容,增加音樂教育課程。因為課程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媒介,把音樂課程安排進入學生日常的學習中,可以增加教師、學生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度,還可以實現(xiàn)音樂教育的價值。其次,樹立新的校園教育、文化理念,提高對音樂教育價值的認識。理念指導著人們的行動,樹立素質教育文化理念,增加對音樂價值的認識,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最后,開展一系列音樂教育活動,培養(yǎng)音樂校園和諧、健康環(huán)境。例如可以在藝術節(jié)播放大型的經典作品,如莫扎特的歌劇,柴科夫斯基《睡美人》、《胡桃夾子》、《天鵝湖》等,通過對這些音樂大家生平背景的介紹,開拓學生的視野,激勵學生學習的決心。
四、結語
構建和諧、健康校園是實現(xiàn)我國建設“和諧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健康校園具有重要的價值。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與藝術審美,有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同時也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了關鍵作用。和諧、健康校園是人與人的和諧,音樂教育搭起了人與人溝通的橋梁。因此,通過改革課程設置內容、增加音樂教育課程,樹立新的校園文化理念以及開展一系列音樂教育活動等,提高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健康校園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玉蘭.音樂教育的功能與價值對構建和諧校園的意義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2).
[2]張欣.探求民族音樂教育對構建和諧校園的作用與意義[J].北方音樂,2011,(05).
[3]歐陽紹清.論音樂教育的功能與價值對構建和諧校園的意義[J].藝術科技,2013,(04).
[4]武霄.音樂教育在構建和諧大學校園中的作用[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