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璐艷
追問藝術是一門教學藝術,將其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大幅度提升課堂效率。這里的追問指的就是學生在回答了數學問題的表層意思之后,數學教師為使學生對這些問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而采取的再度提問,目的在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與學習能力。
一、跟進追問,實現水到渠成
在對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問題進行教學時,數學教師應打消學生心中望而卻步想法,可以把問題細分為一組呈梯度式的小問題,采取逐步引領、漸進提問的方法進行教學。其中注意在對問題進行設置過程中應該兼顧到各個層次水平學生的需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所有的學生均具有思考機會,切實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比如:在傳授“百分數的意義”這個教學知識點時,任課教師則可事先在課堂上向同學們拋出這樣的話題:“各位同學,百分數應用在生活中方不方便呢?”班上學生則異口同聲地說道:“當然方便。”那么在這里,教師就可以跟進追問:“既然方便,那么哪位同學知道其方便之處在哪里呢?”此時有位學生則說道:“通過百分數可以比較方便地比較啊?!贝藭r,教師可以繼續(xù)地追問到:“可以用來比較什么東西呢?”有的學生則回答說:“方便我們進行數與數之間的比較,比如相同的分母之家的數的比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借助不斷的追問讓學生的思維不斷的深入化,使學生們對百分數的理解變得愈來愈清晰,直至掌握了百分數的內涵。教師的追問,使學生的思維逐步深入化,并非是直接拋給學生一個高不可攀的問題,打消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是借助點滴地滲透進行層次性的追問,進而讓知識的獲取變得水到渠成。
二、因果追問,實現深刻見底
在數學課上,讓學生探索概念與原理的時候,借助一組針對性強的例子,歸納方法,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當中,數學教師通常都是借助對原因的不斷追問,通過追問的過程來使學生探索概念、掌握規(guī)律。此種追問形式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是最為常見的,其的優(yōu)勢就在于她能夠很好的對學生的思維過程與方法進行展示,毫無保留的呈現在大家面前。比如,在對“加法結合律”這一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筆者就設置了運用加法結合律進行填空的習題:(1)132+53+247=132+(53+247);(2)339+282+118=339+(282+118);(3)312+(288+73)=(312+288)+72。待學生填空完之后,小學數學任課教師則可以向同學們追問到:“同學們再仔細地觀察一下括號中的幾個數,在他們之間可以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呢?”話音剛落,有的學生便較快地發(fā)現了規(guī)律:“括號中的2個數如果相加起來,則所得到的數均是整百數,這樣讓數值計算變得更加簡單?!币龑W生發(fā)現這一規(guī)律,使學生切身體會到使用加法結合律的方法進行計算將簡便得多,進而為今后學習更深層次的簡便計算做好鋪墊。此外,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觀察、深入思考的良好習慣,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三、逆向追問,澄清認識
所謂的逆向追問指的就是借助提問讓學生就某一具體的問題實施多角度與多方面地分析、探析和研究,發(fā)展小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許多教師在向同學進行發(fā)問的時候,喜歡說“還有嗎?”實際上,“還有嗎?”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發(fā)問,其能夠引領學生對問題進行求異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比如在對那些一題多解、算法多樣以及學生舉例等的問題便可以結合實際需要適當地運用“還有嗎?”進行發(fā)問,或者是用“更便捷的方法在哪里?”等進行問題的追問,刺激學生的思維。
比如,再以“百分數的意義”這一課的教學作為例子,在這趟課中有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所收集的百分數,同時嘗試著講一講這一百分數所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例題:姚明2007年投球的命中率為50.7%。任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提問到:“50.7%的含義是什么???”而學生則如此回答:“姚明在投藍球的時候,投了100個大概有51個球可以投中?!贝藭r,任課教師可以進行追問到:“是否姚明僅僅投出了100個藍球呢?”這時有的學生則回答說:“不能那樣說,如果他投了1000個籃球,則可以投進507個籃球?!痹谶@里,任課教師可以抓住學生說的”如果“一詞進行追問:“這位同學說的‘如果一詞運用的很好,那么,姚明是否僅僅投了100個或者1000個籃球呢?”同學們思維開闊起來了:“當然不是!”經過一定時間的思考之后,學生豁然開朗,紛紛舉起了手。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數學教師巧妙地演繹了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追問之藝術。小學生所收集到的有關百分數的數據是極為珍貴的教學資源。教師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察覺到學生對于百分數定義的理解還很模糊,便不斷地從反面來切入問題,逐漸澄清了學生對百分數定義的理解。
綜上所述,追問是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的方法,并且是一種精妙的課堂藝術形式,其能開發(fā)學生思維的廣闊度,對于發(fā)展學生思維具有深刻性與敏捷性功能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在課堂上,數學教師應靈活地使用追問的藝術手法,促使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索,還能有效達到教學目標,讓課堂教學節(jié)奏緊湊,優(yōu)化課堂效果,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劉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