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洪艷
一捧土,一棵菜,一卷紙,隨手拈來,皆可入畫,沒有創(chuàng)新,就不可能有豐富多彩的畫卷。美術更多的是一種個體情感的表達,它要表達的是一種情緒,展示的是一種探究欲望,教學是認知活動,更是情意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美術、愛生活的情感,舉足輕重。
一、解放學生的雙眼,讓學生看物塑形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行,讓學生動起來,在運動中,更能發(fā)展學生的才能。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美術創(chuàng)作當中,讓他們探索新知,追求新能,在成功中求得快樂,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他們的能力才能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情感才能得以充分體現(xiàn)。
中學美術教學是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才能的最好陣地,一個教師自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這種創(chuàng)新意識的基礎不僅包括本學科的知識,對其他學科也要有所涉獵,這樣才能融會貫通,才有創(chuàng)新的基礎。教師更要有創(chuàng)新理念,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不要把學生圈在一個模式里,教師可以看不懂學生的創(chuàng)意,但要了解學生的構想。學生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要訓練學生看外形,更要看出物體的特征和美感,這種眼力訓練要教師經(jīng)常性地訓練。可以從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中找出共性,從作品的比例、質感、體積、結構、色彩等多個維度感受美的表達,理解作品表達的精神意味。這種引導,不是教師的直接解讀,而是讓學生自己先說出他們的觀感,教師可以給方向,不可以先定調子下結論,這樣做學生容易接受,也容易有激情,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才更易培養(yǎng)??醋髌肥瞧渲幸粋€方法,我們更要帶學生到自然中,以自然為師,讓學生面對自然大師寫生、創(chuàng)作,讓學生用不同表達方法表達出他們眼中看到的世界,可以用繪畫形式,可以用手工形式,可以用泥塑,可以用相機,可以坐地畫沙,也可以灰上作畫、地上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的收集,可以掃描,可以攝影,隨心所欲,千姿百態(tài),放開學生的雙手,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之力。
如《最親近的家具》教學片斷:1.多媒體出示各種座椅,先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體悟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給人一些共同感受:如好看、舒服、經(jīng)濟等。2.根據(jù)你所愛的環(huán)境設計一個不同的座椅。3.可以根據(jù)圖示,用你喜歡的方式把你看到的座椅設計出來。4.展示介紹自己的設計,說說為什么這樣設計,可結合“人體工程學”。
在這個片斷中,通過讓學生看、比而后知其愛,接著讓學生畫也行、做也行,哪怕用泥捏也行,只要能把物體的本質特點表達出來就行。個性化的美術教學要達到的就是這個效果。
二、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從賞到創(chuàng)
在一定范圍內(nèi),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越易激發(fā)其潛能,解放學生的思想,要讓學生向高目標看齊,要讓美術學習走向多元化,變“教好教材”為“用活教材”。要讓學生明白,如今的美術教育不僅是繪畫技能和技巧,更多的是創(chuàng)意,借助美術教學開發(fā)想象力、訓練創(chuàng)造力。好的學生不但畫得好,而且想得好,文化成績很好,更重要的是各種綜合素質很強。有這樣的思想追求,學生更易激發(fā)其能量。
如《在繪畫中永生》教學片斷:1.我們在旅游途中,在多省市博物館,我們??吹嚼L畫、瓷器、玉器、雕塑,看過金銀做件。在西方,收藏的更多的是名畫,請看西方名畫。(多媒體出示:部分肖像畫)2.出示:凡·高的《自畫像》、畢加索的《朵拉·瑪爾的肖像》、莫迪里阿尼的《戴帽的芙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等作品,讓學生說出觀感。3.教師選擇其中部分作品進行背景說明,激發(fā)學生對作品的認可及其對作者的敬佩。4.歸納:什么是肖像畫?可以從技法、人物氣質、內(nèi)涵、精神世界和藝術家的思想等方面作分析。5.對出示的部分作品進行欣賞。6.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進行嘗試性賞析。7.教師作點評和補充。8.讓學生選出喜歡的作品查找資料,寫賞析體會。9.出示部分中國畫,比較中西方的不同。10.選擇自己熟悉的人物進行繪畫練習,比較與名作的不同之處。11.說說自己在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表達。
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習,主動參與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從賞到創(chuàng),對于一些確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建議他們選取生活中有美好回憶的照片進行加工創(chuàng)作。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畫藝和畫風的引導。引導學生經(jīng)歷從賞到創(chuàng)的過程,不可定調太高,因為定調太高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全力模仿,可能會導致學生信心喪失,在創(chuàng)的過程中,主評閃光點,其他可以一帶而過,主要是讓學生領略過程的風景,未必要盡善盡美。如果能激起學生探究過程的意識、激情并付諸行動,便是教學的成功。
三、解放學生的情感,在調整中修正
美術教育是一種重情的教育,人性的弱點更多的是越缺什么越炫什么,要掌握學生的特點。根據(jù)教育心理學要求,扶正學生的美術學習情結,改變不良行為,有的學生不愛美術,可以多做思想工作,讓其當美術課代表,利用其對美術的不協(xié)調認知,糾正其不良觀念。學生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老師要經(jīng)常性地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要巧設認知失調興趣點,讓學生帶著興趣學習。帶著自信學,帶著疑問學,在調整中完善自己。
如《讓畫動起來》教學片斷:1.你知道哪些動畫片?2.欣賞幾幅動畫圖片,討論:你知道動畫是怎么動起來的?3.做一個小實驗,讓幾幅定格的動畫圖片,通過快速按鍵的方式,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動畫感覺。,4.讓學生試做幾個連續(xù)的圖片,然后到臺前表演看能否產(chǎn)生動畫效果。5.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動畫?(預設:剪紙動畫、電腦動畫、木偶動畫、手繪動畫)6.欣賞平面的《小布吉》和三維的《阿凡達》動畫片斷,討論:三維動畫是如何制作出來的?7.以《我的成長》為題自選材料,做一組動畫,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用線條,可以用鉛筆淡彩,可以用攝影,選你喜歡的情節(jié)和圖片表達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
讓學生都能帶著一份激情,在不斷產(chǎn)生的疑問中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在教之前,先讓學生通過情境設想,然后全身心驗證自己的猜想,整個過程讓學生強烈地感覺到了猜想的結果與后來借助計算器算出的結果的差異,從而加深對新知的印象。
總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要帶著一份愛心愛學生,讓學生愛著美術,在創(chuàng)新中激發(fā)學生靈感,這樣美術教學才能大踏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