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長華
摘要:“課課練”對學生體質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為了提高“課課練”質量,結合教學內容和器材,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創(chuàng)編游戲教學,進行組合練習,體現(xiàn)自主、探究、合作練習,創(chuàng)新器材教學等有效措施。
關鍵詞:“課課練”質量;有效措施;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4-0070-02
一、結合教學內容和器材,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
在排球教學的“課課練”中,如何利用排球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素質?
如“穿越封鎖線”的情境創(chuàng)設,以半個籃球場的長為寬,籃球場的寬為長,作為封鎖線。一組學生每人手中拿一個排球站在籃球場的端線和中線外,另一組學生從籃球場一邊沖進封鎖線,拿排球的學生就可以用排球砸向穿越封鎖線的學生,被砸中的學生離開封鎖線(即犧牲),看哪組學生沖過封鎖線的人多為勝。此游戲的角色輪流交換,每組學生合作進行封鎖或沖過封鎖線。通過創(chuàng)設此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發(fā)展學生力量、速度、靈敏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綜合身體素質。
二、結合教學內容和器材,創(chuàng)編游戲教學
在武術的棍術教學中,利用武術棍創(chuàng)編“制作簡易擔架——抬擔架迎面接力跑游戲”。一是制作簡易擔架。器材:學生穿的運動服上衣和兩根武術棍。方法:兩位學生一組,一學生伸直雙臂,向前屈體90°,雙手分別抓住武術棍的一端,上衣拉鏈拉到胸部;另一學生雙手抓住同伴腰部衣服,順著武術棍的方向拉上衣,把上衣反拉到武術棍中間位置,就形成簡易擔架。二是游戲組織方法。在相距30m左右的場地,每組12名學生,每邊各6名學生,兩人合作制作擔架和抬擔架;當聽到游戲開始信號,兩位學生在原地快速制作簡易擔架,制作好擔架,抬擔架跑到對面同伴處,迅速拆開擔架,把武術棍交給下兩位學生,讓他們繼續(xù)完成制作簡易擔架——抬擔架迎面接力跑;所用時間少的組為勝。
三、結合教學內容和器材,進行組合練習
在籃球教學的“課課練”中,設計如下一組身體素質游戲:在籃球場一端線做左臂繞過右臂,用左手捏住鼻孔,右臂伸直,軀體前曲,原地逆時針方向轉10圈→運球至籃球場中線,并把球放在地上→做俯臥撐6個(男生)或仰臥起坐8個(女生)→再做拿球蛙跳至籃球場另一端線,把球放在地上,讓另一位學生繼續(xù)練習。本游戲采用接力比賽的形式,學生練習熱情極高,也進行身體各方面的鍛煉,體現(xiàn)身體素質組合練習的創(chuàng)新。
四、結合教學內容和器材,體現(xiàn)自主、探究、合作練習
1.自主練習
如在下肢力量的“課課練”中,先讓學生講述:哪些身體素質練習可發(fā)展下肢力量,教師展示給大家看,評價誰的練習效果好。學生們紛紛說,“立定跳遠、蛙跳、兔跳、收腹跳、壓杠鈴、負重跑……”且邊說邊做;同時,教師提示學生,你們做最拿手的練習,給大家看一看,誰做得多?跳得遠?跑得快?學生們主動練習,相互競爭。在這樣的“課課練”中,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們結合教學內容和器材,開動腦筋,采用多樣練習形式,體現(xiàn)了“課課練”中的自主練習。
2.探究中體驗練習
在上述力量素質的練習中,有學生說“我們練習下肢力量時,能否腳與地面不接觸呢!”一個學生聽了,干脆躺在人工草地上,雙腿在嘗試做雙腿屈伸。學生快速做了幾個,感覺很累。又有學生做向上雙腿曲舉動作,還有學生做快速屈伸用腳蹬球,看誰的球滾得遠;屈膝上舉的學生卻把一個球放在雙腳底,做屈膝上舉,在這過程中,球不能掉下。更有學生雙手按在腿部力量大的學生朝上的雙腳上,讓其做屈膝舉腿動作。這一過程中,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探究,邊探究邊嘗試,在體驗中創(chuàng)新了身體素質練習,促進了身體素質的提高。
3.合作練習
連續(xù)跳躍是項枯燥的個人練習,兩人艤手相互抱肩單腳連續(xù)跳,既要跳得遠,又要動作協(xié)調一致,需要合作,由于合作使單腳跳變得有趣,學生在嘻嘻哈哈中,練得汗流浹背。多人的單腳、雙腳連續(xù)跳比賽,練習過程中問題百出:如隊伍散開、摔倒、動作不一致等,可學生練習的熱情高漲。再如,在抱球仰臥起坐一傳、接球比賽中,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盡力合作,都想為本組多傳球、傳好球。這些練習都需要學生們的合作,合作產生了練習的趣味性,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提高了學生的體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