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凌君
九年制義務教育大綱規(guī)定:要求學生掌握基本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的作品。同時指出,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包括課外的閱讀活動、寫作活動、說話活動、寫字活動和參觀訪問活動。隨著改革力度的加大,中、高考多用課外材料考查學生閱讀能力。課外閱讀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要重視課外閱讀教學。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搞好課外閱讀呢?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性
現在雖然倡導減負,但作業(yè)負擔未見減輕。還有許多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內容不感興趣,心理負擔重,覺得乏味,教師上課大有“對牛彈琴”之感。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除了注意改革教學方法外,還要還學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千方百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心理角度來說是“投其所好”,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籍,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在自己選擇的課外閱讀中,讓學生逐漸得到文學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和對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
二、選擇閱讀內容的引導
現代社會,信息良莠不齊,報刊雜志五花八門。老師要做好護航,幫助學生內容選擇的定位:課外閱讀的內容一定要健康,知識點是課內閱讀的延伸與遷移,能夠起到彌補課堂閱讀教學不足的作用。選擇的內容可分為以下三類:1.側重于與課文相關的文學作品或相類似的課外優(yōu)秀作品、名著。這類文章,可以讓學生的視線從作品中的選段延伸到整部作品,使學生對該作品有較為全面的感知。在這三年的初中教學中,我有計劃地要求學生閱讀,從學過的課文延伸到作家作品。例如,從《在烈日和暴雨下》延伸到《駱駝祥子》……除了課文的外延,還要注意推薦一些適應學生看的外國名著。如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2.優(yōu)秀的報刊、雜志。如《語文報》《讀者》《青年文摘》《博覽》《隨筆》等。3.適應這個年齡段的作品,如《花季雨季》。4.選擇與課文相似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我們通過多方面推薦健康的課外閱讀物,不僅可以在思想上起到導航作用,而且,就大語文的觀點來看,對培養(yǎng)語文興趣起到促進作用,輔助課堂的閱讀教學。
三、閱讀方法的指導
許多中學生看課外書,喜歡追求情節(jié),結果是書讀了不少,但腦海中沒有印象。因此,我們要重視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環(huán)節(jié),結合課本中介紹的知識短文,進行循序漸進式的指導。大體上可以分為幾種方法:精讀、略讀,朗讀、默讀等。詩歌可以用朗讀,體會其節(jié)奏美;散文或名著片段可以用精讀,體會語言精確美及作者的感情;至于報紙,可以用瀏覽方法……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要提出切合實際的不同要求,不能操之過急。在方法指導基礎上,要搞好課外閱讀時間的安排。顧名思義,課外閱讀一般安排在課外,如果低年級有充裕的時間,亦可一周安排一節(jié)進行集體課外閱讀。
四、確立閱讀目標的引導
學生閱讀往往是憑興趣,讀起來較隨意,目的性不強。針對此現象;語文教師要幫助學生確定閱讀目標。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目標:1.從名著中吸取營養(yǎng),積累寫作素材。要求學生從內容到形式、語言、藝術手法方面去學習,做好讀書筆記,精彩之處不妨摘抄,作文時可以學習、參考。2.精讀典范文章??梢允钦n內、課外文章,甚至是作文范文,然后要求學生對照自己心中喜歡的文章進行反復研究仿寫、對照修改。3.清楚文章作者的構思、意圖、表現手法,探究選詞造句方面如何恰到好處,以便提高自己的寫作技巧。4.每讀一篇文章要不僅知道作者寫些什么,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好在哪里。5.熟讀警句妙語,并做到活學活用,運用到寫作中去。如果學生閱讀經常做到有的放矢,那么長期有效的大量閱讀,不僅可以吸收大量知識,開闊視野,而且得到文學上的熏陶與啟迪。在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同時,為寫作積累大量素材。
五、課外閱讀要注意反饋
由于課外閱讀一般是安排在課外進行,學生讀得怎樣,教師必須通過課堂反饋才能清楚。課外閱讀反饋有別于課內。學生讀書一般不能面面俱到,只要側重于一個方面即可,讀有一得。反饋的內容有兩類:1.讀的方面反饋。形式有:復述、新書介紹、讀書卡交流、故事會、讀書會等語文活動,不拘一格。在活動中,主要檢查學生是否有按要求做,可讓學生事前準備好自己的摘抄本,或寫好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氣氛下相互交流,以此培養(yǎng)興趣營造氣氛,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2.寫作方面的反饋。以讀促寫是最終的目的,因此每布置一篇課外閱讀文章,都要學生寫感想或讀書筆記來鑒賞作品,做到有據可依,亦可布置一些展開豐富聯想的作業(yè)。如:學完了戲劇《白毛女》,要求學生找有關錄像或畫冊看,體會其表現手法及特點,鼓勵同學們嘗試寫劇本,把他們的佳作精選出來,奇文共賞。學生的習作雖有些粗糙,但這是創(chuàng)作的萌芽。學生通過閱讀——吸收——模仿——脫胎——創(chuàng)作,逐步升華,促進了寫作。
課外閱讀教學的嘗試,使我深感“導”與“反饋”的重要性。課外閱讀表面看似是浪費時間,但實際上是課內閱讀教學的外延與深化,是知識的遷移,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開展課外閱讀,可以收到以讀促讀,以讀促寫之效果,如果教師在課外閱讀方面多下功夫,重視了“導”,何愁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