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虹
APECII評分系統(tǒng)自從1981年提出以來, 已在國內(nèi)外廣泛應用。許多研究均顯示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可有效通過APECII評分系統(tǒng)得到體現(xiàn), 同時血乳酸清除率作為一個應用較廣泛的檢測指標, 與APECII共同評價重癥患者, 可能有著更高的精準率[1]。為此本文收集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昆明市中醫(yī)院進行住院治療的重癥患者共104例, 現(xiàn)計算他們24 h動脈血乳酸清除率以及APECII評分, 探討其在重癥疾病患者中的死亡組和存活組的比較。
1.1 一般資料 本次共收集在本院行入院治療的重癥患者共104例, 其中男69例, 女35例;患者年齡分布為27~84歲,平均年齡為(62.7±10.5)歲。104例患者中存活68例, 死亡36例。
1.2 患者病癥 104例患者中有52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22例患有急性腦血管病, 10例患者患有重癥胰腺炎, 9例患有腸道腫瘤, 另有7例患者患有冠心病, 4例患者為毒菌中毒。
對患者患有肝硬化或者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且應用過二甲雙胍治療的患者均不納入此次統(tǒng)計。
1.3 計量方法 所有患者人院時及入院24 h后抽取動脈血,測定乳酸值, 并計算乳酸清除率;同時對患者行APECII評分,觀察結(jié)局指標為死亡。
死亡組乳酸清除率明顯低于生存組, 經(jīng)χ2檢驗,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APECII評分高于存活組, 經(jīng)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APACHE II評分與血乳酸清除率比較
乳酸是體內(nèi)葡萄糖經(jīng)無氧氧化產(chǎn)生的一種代謝物。一般而言, 血乳酸水平的升高可能和體內(nèi)缺氧有關[2], 同時有學者認為應把乳酸代謝紊亂作為評價重癥疾病嚴重程度的一個指標, 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 血乳酸水平評價重癥疾病受到了一定的挑戰(zhàn), 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患者肝和腎代謝能力不同, 因此患者受到的應激強度也不同[3]。
血乳酸水平評價水平的不足, 促進了APEC評分標準的誕生[4]。本次研究作者采用APECII評分和血乳酸水平結(jié)合評價重癥患者死亡組和存活組的比較。乳酸清除率比較死亡組患者APECII評分明顯高于存活組, 而乳酸清除率明顯低于生存組, 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 本文研究結(jié)果提示:乳酸清除率與病死率呈負相關, APECII評分與病死率呈正相關。乳酸清除率與APECII評分可能對重癥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甚至患者存活還是死亡有著重要的評估意義。
[1]石波,朱慶雄,崔惠芬,等.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及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Ⅱ評分對急性肺損傷預后的評估意義.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12,35(35):52-53.
[2]Jones AE, Shapiro NI, Trzeciak S, et al.Lactate clearance vs 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as goals of early sepsis therap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AMA, 2010, 303(8): 739-746.
[3]長遠, 秦儉.乳酸和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對老年膿毒癥患者預后的評估.中國醫(yī)藥, 2011, 06(3): 276-277.
[4]王亞東, 黃曉英, 韓旭東.血乳酸清除率與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評分對重癥患者預后評估的比較.交通醫(yī)學, 2011,25(2):179-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