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風(江蘇省淮安市淮陰醫(yī)院超聲科,江蘇 淮安 223300)
足背動脈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臨床并發(fā)癥之一,對于糖尿病足背動脈病變如果不能及時的給予準確的臨床診斷和積極治療,嚴重時會導致患者肢端壞疽而截肢。臨床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足背動脈病變發(fā)展為肢端壞疽的比例高達2.8%~14.5%。因此,臨床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足背動脈病變的準確診斷十分重要[1]。對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足背動脈病變的診斷價值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來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觀察組90例患者,男59例,女31例,年齡60~82歲,平均67歲,病程0.5~18年。另選擇同期非糖尿病患者6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60~83歲,平均68歲。60例患者的基礎疾病為:26例高血壓,18例冠心病,11例下肢靜脈曲張,5例下肢深靜脈血栓。
1.2 臨床方法:采取探頭頻率為7.5~12 MHz的ALT 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兩組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1.3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7.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足背動脈的超聲表現:觀察組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動脈超聲表現為:足背動脈血管壁出現增厚,有點狀的不均勻強回聲或粗細不勻,彈性降低,血管腔變窄;足部動脈的血流頻譜呈現出雙相波,少數為三相波;彩色血流成像收縮期的彩色血流出現完全或部分充填管腔,且動脈內的彩色亮度低于非糖尿病患者。對照組非糖尿病患者的足背動脈超聲表現為:足背動脈管壁為平行的細線狀加強回聲;足部動脈的血流頻譜為層流,呈現三相波或兩相波;彩色血流成像收縮期的彩色血流完全填充管腔。糖尿病患者足背動脈內徑顯著窄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糖尿病患者血流量低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糖尿病患者血流速度大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的血流頻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寬(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對比()
表1 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對比()
?
2.2 足背動脈粥樣硬化超聲分型:根據王培穎的標準對患者的足背動脈粥樣硬化進行分類[2],觀察組76例Ⅰ型,68例Ⅱ型,47例Ⅲ型,15例Ⅳ型,11例Ⅴ型;對照組10例Ⅰ型,6例Ⅱ型,4例Ⅲ型,1例Ⅳ型。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糖尿病病程與足背動脈病變的關系:觀察組患者糖尿病病程在4年以內發(fā)生足背動脈病變的患者18例,發(fā)生率為50%;糖尿病病程超過4年以上發(fā)生足背動脈病變的患者46例,發(fā)生率為85%。這一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超過4年,患者的足背動脈病變的發(fā)生率顯著增多(P<0.01)。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足背動脈病變的臨床診斷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有利于及時的對足背動脈病變進行準確的診斷,從而采取積極地治療措施,極大的降低患者肢端壞疽的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診斷中進行推廣應用[3]。
[1] 郭瑜林,褚繼志,鄒旭彤,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彩超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2,18(7):692.
[2] 王素梅,陸 紅,蘇雁欣,等.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9,20(4):649.
[3] 高 偉,邢曉燕,王大平,等.山東煙臺、青島、東營地區(qū)2型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患病率調查及風險因素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0,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