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勇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乳腺癌根治術是常見的治療方法,醫(yī)療技術不斷進步,人們在乳腺癌的生物學特征上的理解也逐漸深入,患者在生活的質量要求以及自我保乳意識上不斷提高,保乳手術得到推廣[1]。運用新輔助化療可以使臨床分期降低,將瘤體縮小,有效進行Ⅱ、Ⅲ期乳腺癌保乳治療。本文主要研究了我院從2008年的8月份—2012年的10月份收治的56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運用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保乳術的方法治療,報道如下。
對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有30例III期患者,26例II期患者?;颊叩哪挲g在30~72歲之間,平均的年齡為(43±2)歲,病程的范圍在10d~5個月之間,平均的病程為(40±3)d。腫瘤的直徑在2~5cm之間,乳頭和腫瘤的邊緣的距離為2cm以上,在同側的腋窩沒有淋巴結腫大的現(xiàn)象,或者淋巴結腫大,但是孤立的,可以推動。經過臨床的常規(guī)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遠處的轉移灶,重要的臟器受損不嚴重,但是不能進行手術,通過國際上制定的抗癌協(xié)會分期,有30例III期患者,26例II期患者。對所有的患者都用空芯針進行穿刺,從而得到免疫組化和病理結果[2]。
在手術之前按照TAC方案進行新輔助化療,第一天靜脈滴注75mg/m2的多西他賽、40mg/m2的吡柔比星、500mg/m2的環(huán)磷酰胺,每3周重復一次,所有的患者全部接受4~6個周期的化療。療效的評判標準按照UICC的實體瘤的客觀評定標準:CR(完全緩解):原發(fā)的腫瘤不再觸及;PR(部分緩解):腫瘤兩徑的乘積減少了50%以上;SD(穩(wěn)定):腫瘤兩徑的乘積增大和減小的范圍都在25%之內,沒有出現(xiàn)新的病灶;PD(進展):腫瘤的兩徑乘積增大和減小的幅度都在25%以上,沒有出現(xiàn)新的病灶[3]。有40例患者,在化療結束之后,通過影像學進行檢查,腫瘤的最大直徑在3 cm以內,應該進行保乳手術治療。在其中有22例患者的腫瘤的最大直徑是2 cm,有2例患者放棄運用保乳手術治療,運用改良根治手術。一共是36名患者進行了保乳手術治療。
將患者全身麻醉進行局部腫瘤切除,對于內外、上下的基底進行標記,進行快速冰凍切片的檢查,切緣呈陰性之后,對腋下II級水平的淋巴結進行清掃。有3例患者的切緣呈陽性,再進行補切,補切之后有2例患者還是陽性,再采用改良根治術進行治療[4]。有5例患者的淋巴結出現(xiàn)轉移。
先用原來的方案進行2~4個周期的化療,然后進行全乳的三維適形放療。通過激素受體PR和ER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是不是要進行輔助的內分泌治療,還要通過患者的身體綜合因素、是否絕經、年齡對進行內分泌治療的藥物進行合適選擇。
通過門診的隨訪觀察,觀察的重點是新輔助化療的療效、手術后乳房的美容效果、有沒有出先局部復發(fā)或者遠處轉移、有沒有進展生存期。
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后的2年之內,每3個月就應該進行一次隨訪,2年之后,6個月進行一次隨訪,每年都要進行胸部CT、肝臟B超檢查,乳腺的X線、雙側乳腺B超或者MRI檢查。對于進行綜合治療一年以上的患者對其乳房外形進行評價[5],評價的標準為:優(yōu):雙乳對稱,兩側的乳頭在水平高度上的差別在2 cm以下,進行手術的一側在外形上與另一側沒有明顯差異,表面正常,沒有由于瘢痕所導致的乳房變形或者上提,在手感和皮膚上都正常,沒有明顯差別;良:雙乳對稱,兩側的乳頭在水平高度上的差別在3m以下,外形上基本正?;虮葘刃?,手感較差,存在皮膚色素沉著的現(xiàn)象;差:雙乳不對稱,兩側的乳頭在水平高度上的差別在3 cm以上,在外形上也有明顯差異,手感比較差,皮膚粗糙、變厚[6]。
新輔助化療的總體有效率是71.4%,成功保乳率為64.3%。在對保乳綜合治療的患者進行42~96個月的隨訪后,對保乳術后的美容效果的評價率優(yōu)秀和良好相加為63.9%,有4例患者出現(xiàn)遠處轉移,4例患者局部復發(fā),中位無進展的生存期是64.3個月。對36例進行保乳綜合治療的患者在外形上的評估,13例較差,15例良,8例優(yōu)。具體見表1。
表1 術后隨訪的治療效果統(tǒng)計(%)
通過研究顯示運用新輔助化療之后,使進展期的乳腺癌的保乳手術比例有了明顯提高,造成局部復發(fā)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切緣是否安全,二是化療后的殘余腫瘤大小。進行保乳手術的總體原則就是將腫瘤充分切除,并且還要達到一定的美容效果,進行新輔助化療之后再施行保乳手術,既保證了療效,還減少了重復切除以及手術盲目性,獲得較好的美容效果[7]。
通過上文所述,對于局部進展期的乳腺癌來說,在進行新輔助化療之后再進行保乳治療是非??尚械?,在手術之前設定有效的治療方案、準確性較高的影像學資料,在殘余腫瘤大小和切除范圍選擇上的確定是非常重要的依據(jù)。
}
[1]章榮貴.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保乳術治療早期乳腺癌19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8):33-34.
[2]陳基善.早期乳腺癌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保乳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0):30-31.
[3]李戎.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保乳術治療乳腺癌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3,19(6):22-23.
[4]徐強音,陳翔,陳燕玉,等.新輔助化療聯(lián)合保乳術治療Ⅱ、Ⅲ期乳腺癌的療效[J].廣東醫(yī)學,2013,34(4):611-613.
[5]代瑩,傅靜,魏兵,等.經他莫昔芬治療的乳腺癌ER、PR陽性率和染色強度與預后的關系[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3,29(4):419-423.
[6]許燕艷,翟鳳鈺,王亞帝,等.塞來昔布聯(lián)合多西他賽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細胞增殖和誘導凋亡的作用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9):1004-1007,1011.
[7]邢雷,黃劍波,孔令泉,等.妊娠乳腺癌患者2例終止妊娠前或后行首療程化療的療效分析并文獻復習[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8(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