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1996年春節(jié)后的一天早上,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新前街一家工廠門口,多了個賣蔥油餅的攤位,攤主是位中年婦女。8點過后,客人漸漸少了,中年婦女趁空兒掏出一本《靜靜的頓河》看了起來。賣蔥油餅的大嫂竟然看名著,馬上引來路人驚奇的目光……
賣蔥油餅的中年婦女名叫趙林,老家在安徽,兩年前嫁到了臺州市黃巖區(qū)新前街道石搗臼村。身為農(nóng)婦,趙林卻喜歡看書,因為這些讓她著迷的作品里寄托著她曾經(jīng)的文學夢。
趙林1966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縣椿樹鎮(zhèn)一個普通農(nóng)家,家中姊妹5人,她排行老四。15歲那年,她得了過敏性紫癜,便輟了學。家里沒錢給她治病,她只好在家吃藥,只有癥狀很厲害的時候才到醫(yī)院治療。吃了幾年的藥,她變得身材臃腫,自己都不敢照鏡子。沒想到,19歲那年,她的身材慢慢恢復(fù),病也神奇般地好了。
痊愈后,趙林很想再回學校讀書,可父母覺得她看病花了不少錢,年齡也大了,建議她還是在家里幫忙干農(nóng)活。趙林也覺得治病花了家里不少錢,對不起父母,就打消了再上學的念頭。
趙林喜歡看文學方面的書,夢想著將來能成為一名作家。種田的日子枯燥而又艱辛,她就用看書、寫東西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農(nóng)村姑娘結(jié)婚早。22歲那年,趙林和鄰村一個男青年結(jié)了婚。勤快能吃苦的她并沒贏來婆家的尊重,丈夫整天打罵她,公婆因為她生了個女孩,天天拿冷臉對她?;橐龅牟恍?、單調(diào)的生活,對趙林來說是一種折磨,她做夢都想走出那個讓她感到窒息的村莊。
20世紀90年代初,神州大地涌起打工潮,村里的青年男女開始外出淘金。趙林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打算。1991年元宵節(jié)過后,趙林向家人提出外出打工的想法,馬上遭到了丈夫和公婆的反對。無奈,趙林只好悄悄把女兒送到父母家寄養(yǎng),然后揣著一兜干糧踏上了去上海的汽車。
到上海后,趙林放下行李便開始找工作。沒有文憑、一無所長的她,想找工作談何容易!很快,她的干糧吃完了,身上的錢也花光了,工作的事仍沒有著落。接下來的日子,她只能露宿街頭,撿別人丟棄的東西吃,每天她還要走幾十公里路去找工作。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趙林并沒有退縮。最終,她在上海郊區(qū)一個農(nóng)場找了份做飯的活兒,這才安頓下來。
接下來的一年里,趙林嘗夠了生活的艱辛,也見識了外面的精彩,她的心再也無法回到那個寂靜得讓人發(fā)狂的村莊。1992年春節(jié),趙林回到家鄉(xiāng),堅決和丈夫離了婚,然后帶著女兒來到浙江闖蕩。
隨后的兩年里,為了和女兒生存下來,趙林掃過馬路、扛過大包、賣過老鼠藥、看過廁所、當過月嫂。為了多掙100元錢,她還穿著男人的衣服幫人抬過棺材。
1994年,趙林來到浙江黃巖石搗臼村打工。為了有個遮擋風雨的家,她與當?shù)匾粋€叫周梅興的男人結(jié)了婚。周梅興愛喝酒,喝醉了就耍酒瘋,趙林沒少受他的氣。第二年,趙林生了兒子后,就開始在街頭賣起了蔥油餅。每天天不亮,她就蹬著三輪車拉著面盆上街支攤。在她的精心操持下,家里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
空閑的時候,趙林還捎帶著收破爛。有一次,她收了一大堆報紙,紙堆里夾雜著一些名著,她小心地把書擦干凈,收藏起來。晚上,忙完一天的活,她就躺在床上看這些文學書籍。從那時起,她把看書當成了緩解疲勞的最好方式。即便是賣蔥油餅的間隙,她也不忘看上幾頁。
因為愛看書,趙林沒少受人奚落,丈夫偶爾也說她幾句。2011年,周梅興因酗酒過度住了院。一邊要照顧丈夫,一邊還要做生意,趙林急火攻心,大病了一場。
病愈后,趙林對日子突然看開了:她認為人生苦短,不能一味地節(jié)儉。為了實現(xiàn)夢想,物質(zhì)上該付出的不能吝嗇。聽兒子說網(wǎng)上也能看書、寫文章,她就拿出不多的積蓄買了一臺電腦,并裝了寬帶。
從此,趙林在網(wǎng)上看小說、了解天下事,還學會了打字,一下子覺得眼界開闊了許多??吹饺藗兞晳T用QQ聯(lián)系,她讓兒子給她申請了一個QQ號。兒子問她起個啥網(wǎng)名,她脫口而出:“就叫‘悠悠歲月’吧!”
有了QQ,兒子教趙林加好友,她選中了一個叫“潤物無聲”的網(wǎng)友,并滿懷好奇地向?qū)Ψ酱蛘泻?。讓趙林沒想到的是,正是這個網(wǎng)友,引領(lǐng)她走進了文學的世界,她的人生從此改寫。
“潤物無聲”的本名叫蔡昌森,是臺州市黃巖區(qū)一名退休干部,也是一位有著悲憫情懷的作家。那天,他在網(wǎng)上和趙林聊了幾句。趙林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說自己的愛好是文學。蔡昌森也把自己的身份告訴了趙林。聽說“潤物無聲”是位作家,趙林喜出望外。自此,她經(jīng)常就寫作上的問題向?qū)Ψ秸埥?,兩人?lián)系頻繁,很快成了朋友。
在蔡昌森的鼓勵下,趙林拿起了筆,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寫成文章,發(fā)到了QQ空間里。看了趙林的文章,蔡昌森覺得雖然文字粗糙,但并未掩蓋趙林出色的敘述能力,而且能體現(xiàn)出她用詞的質(zhì)樸貼切。蔡昌森覺得,如果趙林能長期堅持下去,在寫作上會是可造之材。于是,蔡昌森鼓勵趙林多讀多寫,并給她推薦了一些經(jīng)典文學作品,還買了一些寫作指導(dǎo)類的書送給她。對于趙林寫的每一篇文章,蔡昌森都提出中肯的建議。在蔡昌森的引領(lǐng)下,趙林還結(jié)識了寓言作家邱來根等前輩。隨著文學圈子越來越大,趙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支點。
2012年,蔡昌森告訴趙林一則信息:《散文選刊》雜志正在舉辦全國散文征稿評獎活動。他希望趙林能寫篇文章參加。當時趙林正在照顧生病的丈夫,每天奔走在醫(yī)院和家之間,便以這段經(jīng)歷為主線,寫了一篇5000字的散文——《生死考驗》。文章寫好后,在蔡昌森的鼓勵下,趙林把文章投給了《散文選刊》雜志。沒想到,她的這篇文章竟獲得了2012年《散文選刊》全國散文精銳獎。消息傳來,趙林激動得哭了。
首次參賽便獲獎,讓趙林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信心大增。原本對趙林嘲諷加奚落的周梅興,對她也刮目相看。平時周梅興愛喝點酒耍點酒瘋,別的也沒啥不良嗜好。和趙林這個外來媳婦多年的共同生活經(jīng)歷,讓他很清楚妻子對家庭的重要性。10多年來,妻子除了能生孩子證明她是個女人外,其余時間比男人干得都多。家里的三層小樓就是妻子沒日沒夜拼命掙出來的。如果不是妻子,他們一家人還住在棚戶區(qū)呢!妻子喜歡寫作,自己應(yīng)該支持她。于是,周梅興開始幫著妻子料理家務(wù),田里的活兒也搶著干,為的就是讓趙林擠出更多的時間讀書、寫作。丈夫的轉(zhuǎn)變讓趙林很知足,這也是她再婚后最幸福的一段日子。
2013年春節(jié)后,趙林寫了篇文章請蔡昌森指正,蔡昌森感覺寫得很到位,就鼓勵她說:“你寫的是一篇短篇小說,凡是生活中存在而語言又能表達的,都可以用小說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文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你人生經(jīng)歷特別豐富,以后可以多嘗試寫些這樣的東西?!币荒昵?,趙林連小說、散文都分不清,如今自己不但散文獲了獎,還能寫出被作家認可的小說來,她寫作的信心更足了。
幾十年的坎坷經(jīng)歷以及身邊人的際遇,讓趙林覺得,自己和他們就如一只只螞蟻,沿著自以為鋪滿白糖的路小心翼翼地前行,盡管付出總大于收獲,但依然堅韌地生存在城市的夾縫中。一些或悲或苦的故事,在趙林心里沉淀著,并在歲月的流淌中逐漸發(fā)酵,迫使她有了一種想要講述的沖動。
2013年3月,趙林遏止不住創(chuàng)作的沖動,以自己的經(jīng)歷為藍本,開始創(chuàng)作被她命名為《蟻群》的小說。白天她賣蔥油餅,晚上在電腦上寫作。當趙林的創(chuàng)作漸入佳境的時候,一場猝不及防的災(zāi)難悄悄逼近她的家庭。
那段時間,周梅興咳嗽得厲害,時不時口吐鮮血。趙林趕緊陪他到醫(yī)院檢查,結(jié)果竟然是肺癌晚期。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讓趙林如五雷轟頂。
為了不把家庭拖入深淵,周梅興選擇了保守治療。每天賣完蔥油餅回來,趙林打開電視讓丈夫看節(jié)目,自己則在電腦上寫作。一日夫妻百日恩??吹秸煞?qū)λ欠N留戀的目光,趙林既心酸又感到絕望,真想痛哭一場,卻又不敢在即將高考的兒子面前表露出來。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讓她整夜無法安睡,于是她披衣下床,在創(chuàng)作中忘掉一切。
趙林所寫的《蟻群》以主人公趙二的人生經(jīng)歷為主線,描寫了一個特殊社會群體的生存狀態(tài),他們都是社會最底層、為生計而奔波的打工族。小說里叫趙二的農(nóng)村女子,身上所折射的正是趙林的影子。趙二雖不像個女人的名字,但她是個女人;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趙林也是個女人,卻又像一個做苦力的男人。兩者似乎有著某種內(nèi)在的關(guān)聯(lián)。
趙林的創(chuàng)作過程極為艱辛,她既要養(yǎng)家,又要照顧老公以及即將高考的兒子。她只能從繁重的勞動中抽空寫作。寫作需要靈感,文思噴涌時,她一天能寫幾千字,文思枯竭時,她一個字都寫不出來。這個時候,她就去讀書,從書中獲得靈感,汲取養(yǎng)分。趙林最愛看莫言和陳忠實的小說,因為這些作品里充滿了鄉(xiāng)土氣息,讓她有一種親切感。閱讀和寫作讓趙林忘記了煩惱,因為太過專注,很多次炒菜鍋里飄來煳味兒,她才回過神來。
自知去日無多,周梅興時刻關(guān)注著妻子的創(chuàng)作,隔幾天就會問妻子:“寫到哪兒了?文章里有沒有寫我?”趙林如實回答:“寫了!”“寫我什么?寫我愛喝酒嗎?你要把我寫得壞壞的,給孩子們當一個反面教材,讓孩子們引以為戒?!蓖煞蛘J真的表情,趙林動情地說:“除了愛喝酒,你并不壞,嫁給你我不后悔!”說到這兒,她和丈夫都哭了。在小說里,趙林以輕松的筆調(diào)來描述自己遭受的苦難。她認為,苦難到了一定程度,反而應(yīng)該去正視它、欣賞它。
2013年10月,周梅興只能靠杜冷丁維持生命了,趙林想多陪陪他,他卻催趙林:“快去寫你的書,書寫好了我就可以安心走了!”于是,趙林就噙著淚坐到電腦前寫作。
11月的一天,18萬字的小說《蟻群》順利殺青,趙林告訴彌留之際的丈夫,書終于寫完了。丈夫吃力地抓住她的手說:“那我就放心了!”第二天,周梅興離開了人世……
《蟻群》寫完后,趙林將它傳給QQ寫作群里的文友們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好文章一傳十,十傳百,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的編輯看完趙林的《蟻群》后,主動提出要幫她出版,并將這部作品匯編在“長江文叢”中。
2014年3月24日,浙江黃巖購書中心為趙林舉行了《蟻群》一書的首發(fā)儀式,來自團結(jié)出版社和當?shù)卣⒆鲄f(xié)、婦聯(lián)、文聯(lián)的代表以及大學生近百人參加了新書發(fā)布會。
在《蟻群》首發(fā)式上,黃巖區(qū)副區(qū)長陳金華說:“趙林的作品植根農(nóng)村沃土,展現(xiàn)的也是當代農(nóng)民的思想感情,她自強不息的精神令人感動,對夢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令人震撼。我們的中國夢,正是由一個個微小的夢想組成的……”
輪到趙林講話時,她心里十分緊張。面對社會各界人士,她自我解嘲說:“我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陣勢,我的工友兄弟姐妹們,就如同螞蟻一樣,到處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而我就像書中的趙二,只是浩浩蕩蕩蟻群中的一個……”
“蔥油餅大媽”出書這條爆炸性新聞在網(wǎng)絡(luò)上傳得飛快,新書《蟻群》被打工族紛紛搶購,大家都把自己和書中的人物對號入座。之后,趙林的蔥油餅生意更好了,大家都慕名來買她的蔥油餅,有的人甚至喊她“趙二”。
《蟻群》出版后,趙林開始了另一部作品《莊稼人》的創(chuàng)作,依然寫她最熟悉的生活。她在序言里寫道:農(nóng)民對大糞的感情,相當于知識分子對筆桿子的感情,一個女性應(yīng)該去歌頌鮮花,然而對一個農(nóng)村女性來說,鮮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她挑著屎擔子,猶如挑著黃澄澄的麥子和金燦燦的谷子……
在兒子的幫助下,趙林學會了在網(wǎng)絡(luò)上發(fā)表小說,點擊量很快達到3萬人次。有網(wǎng)友看過她的作品后評價道:“文字太到位太過癮了!”目前,趙林15萬字的小說已經(jīng)完稿。而她第三部主題為“命運”的小說,很快也要投入創(chuàng)作。2014年6月初,香港一家影業(yè)公司找到趙林,要為她拍一部紀錄片,趙林爽快地答應(yīng)了。
一個身處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一個賣蔥油餅的大媽,能夠堅持夢想,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最后開出絢麗的花朵,還有什么比夢想照亮現(xiàn)實更讓人感動的呢!
〔編輯: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