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杰
隨著當前西藏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中來。在當前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擺在很多歷史老師面前的一大突出問題,就是學生學習歷史的態(tài)度,在很多學校,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不夠明確,歷史學習缺乏主動性。在歷史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師要將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所謂的情景式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有目的地創(chuàng)設一些形象生動的場景,引起學生的想象,產(chǎn)生相關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的教學方法。情景式教學,在高中無論是歷史,教學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中,都是很常見的教學方法之一。它對于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
一、情景式教學對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作用
高中學生大多承受著巨大的高考壓力,因此老師在平時教學工作中,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考試。情景式教學法,在當代高中教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在歷史教學中更是如此。將情景式教學法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有利于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改變傳統(tǒng)模式的老師“一言堂”的局面,有利于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原來死氣沉沉的氛圍一掃而空,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從而有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情景教學法應用于高中歷史教學的措施
情景教學法對于高中歷史教學的作用如此重要,如何高效利用情景教學法來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成為當今社會各界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將對其應用的具體措施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促進教育的發(fā)展。
1.創(chuàng)設討論的情景教學,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僅僅為了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而教學,應該注重學生歷史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開放式的或者有爭議的話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教材的作用,巧設情境,讓學生打開思想的大門,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對該問題的見解和觀點。這樣,不僅讓學生對歷史中相關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且也有利于學生表達能力及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比如,老師在到“鴉片戰(zhàn)爭”時,可以提“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一局面的產(chǎn)生?如果沒有鴉片戰(zhàn)爭,中國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局面?”等問題來讓學生討論,然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達到教學效果,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此外,老師也可以利用一些有爭議的歷史話題,開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辯證的思維能力。
2.利用歷史和文學的關系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和文學是分不開的,很多的歷史人物也是著名的文學家,或者很多的文學作品中包含的典故就是真實的歷史故事。老師應該充分利用歷史和文學的這層關系,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對歷史知識有更好的認識和掌握。在講到一些歷史人物,如范仲淹、岳飛、文天祥等人的相關歷史事跡時,可以結合他們的文學作品進行介紹。老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閱讀他們的文學作品,然后講解創(chuàng)作背景,讓學生在相應的歷史背景下對作品進行解讀,從而體會作者內心深沉的情感,體會到歷史的美感,對歷史知識有更好的認識和解讀。
3.補充史料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學生的歷史感悟力
教材中的知識總是有限的。老師可以在教學需要的基礎上,對教材中的歷史材料進行補充,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系統(tǒng)更全面的認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歷史感悟力。比如,在講到“四大發(fā)明”這一知識點時,老師可以補充四大發(fā)明傳到歐洲之后對歐洲科技產(chǎn)生影響的相關史料,使學生通過中西對比,對于“落后就要挨打”有更深刻的歷史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感悟能力。
三、結語
歷史的內容紛繁復雜,除了教育部印發(fā)的教材之外,還有很多的歷史文物,影片資料等。老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設置相關的情景,切實提高高中歷史的教學水平,促進教育的更好更快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譚維平. 淺談高中歷史情景教學[J]. 新課程,2012(1):125.
[2] 胡德鈞. 淺談高中歷史情景教學[J]. 新課程學習,2011(4):34.
(作者單位:西藏拉薩市北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