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利娜
摘 要:本文根據(jù)中職類學校學生的特點,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fā),對“問題學生”的管理提出了幾點看法,以促進班主任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更好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 “問題學生” 管理
中職類學校的學生相對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講,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學習能力和興趣較高中生有一段距離,在遵守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品德方面也落后于高中生。從筆者這幾年所帶的中職生生源情況來看,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一年較一年差,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是越來越“新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沒有學生做不到,只有老師想不到。所以,教師處理“問題學生”時,要與學生同步,與“問題”同步,更要與家長同步。
一、愛是教育的良藥,處理學生問題處處彰顯愛的力量
筆者注意到,在班級里學習和行為方面有“問題”的學生,家庭情況一般都或多或少有點特殊,比如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爺孫兩代生活的家庭、非親生父母的家庭等。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對這類學生灌輸愛的教育,用愛感化他們,用愛改變他們,讓他們在被愛中學會愛、懂得愛、理解愛。
二、傾聽和理解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
老師常常被學生氣得大為惱火,氣得手足無措,甚至會說:“這學生我不管了,愛咋辦就咋辦!”其實,生氣是沒有用的,發(fā)火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待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是當事人,老師首先要傾聽當事學生雙方的陳述,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傾聽雙方的辯解,而不要僅僅依靠老師的邏輯推斷和經(jīng)驗妄加判斷。
三、機會教育給學生敲響警鐘
經(jīng)常會聽到學生犯了錯誤之后向老師求饒:“老師,再給我一次機會吧,我保證不會再有下一次了?!弊x中職的學生一般都是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就是學生犯錯和老師糾錯的循環(huán)往復的教育,學生在錯誤中逐漸成長和懂事。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紀律處分,就是學校不斷地給學生知錯能改的機會,學生應在處分跟蹤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地自我反省、自我教育,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外在的行為引導和思想疏導,使學生在內(nèi)外力量的雙重作用下,真正做到端正行為舉止,學會做人做事。
四、家長的積極配合是對學校教育的有力促進
這里講的配合,不是求助,學生對老師的反感大多來自于犯了錯誤之后老師的告狀,然后是告狀后家長的“教訓”,很多學生描述家長會開完之后的晚上為“暴風雨來臨之夜”,從而可以看出學生的習慣性思維和對待老師行為的普遍看法。學校對學生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從筆者幾年職教的經(jīng)驗來看,一般在學期開學,學生都有點不適應,在學期結束,學生基本上能夠遵章守紀,但是在長假過后,學生好像又變了一個人,渾身都是“刺”,又得重新回到學校的大熔爐中進行錘煉。同時,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老師和家長應保持密切聯(lián)系,定期將學生在校的學習和行為表現(xiàn)與家長進行溝通,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只有老師“剃頭挑子一頭熱”教育學生的做法,不利于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和學生打成一片,不要讓學生怕老師
有的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遵章守紀,但是一旦進入頂崗實習階段,各種問題就不斷地暴露出來,出現(xiàn)實習宿舍衛(wèi)生臟亂差、抽煙喝酒賭博、夜不歸宿、在實習單位打架鬧事等現(xiàn)象。筆者也曾靜下心來認真思考:這些在學??此乒郧傻暮⒆樱瑸槭裁吹搅松鐣贤蝗蛔兊媒乖瓴话??其中一個原因是學校和班級嚴格的管理制度以及班主任經(jīng)常對他們的各種“威脅”和“恐嚇”,使得他們不敢犯錯誤,然而在實習期間,沒有人時時刻刻“管”他們,“盯”他們,他們就像掙脫韁繩的野馬和逃出籠子的小鳥一樣,一下子太過于“自由”了。因此,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和學生打成一片,拆掉師生之間的那堵墻,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了解學生更多的需要和要求,讓學生更多地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在自愿、自覺和心甘情愿的“被教育”中自由地學習和生活,培養(yǎng)學生形成終身受益的良好行為習慣。
六、在學習成績合格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核心能力
中職類學校的學生大多不愛學習,所以很多老師,特別是新教師,往往想不通學生“為什么不愿學習”,思考學生“不學習以后怎么辦”,他們越是壓學生學習,學生越是逆反,結果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筆者建議,不要在學習方面給中職學校學生過多的壓力,教師應另辟蹊徑,學習成績“60分萬歲”。在此基礎上,可以開發(fā)學生的其他潛能,如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文明禮儀、團隊合作意識、人際交往和職業(yè)道德等方面的職業(yè)核心能力。
(作者單位: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