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蘭 趙笑梅 常興遠
SysmexUF-1000尿液流式分析與干化學分析的方法學相關性解析
李桂蘭 趙笑梅 常興遠
尿液干化學分析;UF-1000;假陽性;假陰性;靈敏度;符合率
通過兩種試驗方法對尿液中管型、類酵母、白細胞、上皮細胞、紅細胞的檢測進行綜合評價, 通過標準化離心鏡檢去偽存真對檢驗報告進行修正, 為臨床醫(yī)生及患者提供更精準的試驗數(shù)據(jù), 更好的服務于臨床。
1.1 材料 日本Sysmex產(chǎn)品, 簡稱UF-1000, 與原廠配套試劑、尿迪瑞干化學檢測儀H-800、顯微鏡(OLYMPUS)、長春迪瑞公司配套12項試紙條等。
1.2 標本來源 2013年7~11月來本院就診的門診及住院6114例標本中篩出577例UF-1000測定白細胞計數(shù)為陽性(>30個/μl), 而尿干化學檢測為陰性新鮮尿液標本。另外2365例尿液流式分析中病理管型陽性(>0.5)經(jīng)過按標準離心顯微鏡檢查56.2%判斷為假陽性。217例尿液流式分析中類酵母陽性, 離心顯微鏡檢查163例為真陽性, 占75.1%。
1.3 方法 搜集的標本為UF-1000白細胞計數(shù)或尿干化學試驗為陽性的標本;流式分析中病理管型陽性(>0.5);類酵母陽性。每份標本取10 ml先進行干化學測定, 再上機做尿液的全項流式分析, 采用水平式離心機, 有效半徑15 cm, 1500 r/min離心5 min, 棄上清液, 留0.2 ml, 混勻后取沉淀物20 μl滴于載玻片上, 用蓋玻片蓋上分別用低倍鏡査看全片,再用高倍鏡仔細辨認鏡檢。整個過程在2 h內(nèi)完成[1]。
2.1 6114例樣本白細胞計數(shù)與干化學方法比較, 見表1。
2.2 2365例流式分析中病理管型陽性(>0.5)、鏡檢與尿蛋白測定(+-~+++)比較, 見表2。
表1 6114例樣本白細胞計數(shù)與干化學方法比較
表2 2365例流式分析中病理管型陽性(>0.5)、鏡檢與尿蛋白測定(+-~+++)比較
3.1 白細胞計數(shù)與干化學方法比較分析
3.1.1 由表1可以看出尿流式分析儀白細胞計數(shù)陽性(>30個/μl)的577例標本中, 經(jīng)鏡下確認有白細胞而干化學檢測為陰性占9.4%。迪瑞H-800隨機專用尿液分析試紙條的靈敏度為>5~15個/μl, 這其中有9.4%假陰性。作者通過對尿液干化學白細胞的檢測原理可知, 該項試紙只與中性粒細胞中酯酶發(fā)生反應, 如果尿中存在的細胞為淋巴或單核細胞則該項干化學試驗反應會出現(xiàn)假陰性。
3.1.2 另外造成白細胞干化學假陰性的因素還有是尿中的高葡萄糖, 577例樣本中有41例高葡萄糖尿(+2↑), 占7.1%;高蛋白尿有126例(1+↑), 占21.8%;另外影響尿白細胞干化學檢測的因素還有高比重尿;臨床應用了慶大、頭孢類的抗生素都可造成尿白細胞干化學假陰性。
3.1.3 表1中白細胞干化學陽性的206例標本中白細胞計數(shù)量很低, 由于完整的白細胞被破壞掉, 中性粒細胞中酯酶還存在。由于兩種方法的相互補充為臨床提供了更可靠的診斷依據(jù), 避免漏診。
3.1.4 白細胞計數(shù)中小的圓形上皮, 破碎的上皮細胞對白細胞也有一定的影響[2]。經(jīng)過以上的分析程序, 要對兩項試驗結果做綜合評價。體現(xiàn)了UF-1000型尿沉渣全自動分析儀優(yōu)越性。兩種試驗方法相互補充相互印證, 為臨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 更好地服務患者。
3.2 病理管型與尿蛋白測定相關性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UF-1000流式分析中病理管型陽性(>0.5), 此項指標可信度為43.3%。通過按標準離心顯微鏡檢查(從事尿沉渣鏡檢工作4年以上有經(jīng)驗的技師)發(fā)現(xiàn)引起假陽性的因素有以下幾點。尿液成分中有大量的上皮細胞、粘液絲、膿尿、細菌、精蟲、濃縮尿等。從此儀器的計數(shù)原理可知當尿液流經(jīng)檢測室時濃度過高的有形成分同時經(jīng)過時會被認為是同一管型中的物質(zhì)。上皮細胞、粘液絲、精蟲的體積較大的成分更易誤認為管型。由此可見是否成分中含有管型除參看尿液干化學分析中的尿蛋白及微白蛋白, 顯微鏡檢查是必不可少的金標準[3]。
3.3 新鮮尿標本尿液流式分析提示類酵母存在有近25%的假陽性, 要按標準離心顯微鏡檢查, 為臨床正確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3.4 尿液流式分析中S1散點圖中紅細胞的SFC的均值<1.5, 在散點圖S2中偏離Y軸的經(jīng)顯微鏡檢查確定有一半以上為細胞碎片和雜菌。還有近一半為結晶干擾紅細胞的測定。
總之, 先進設備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減輕了勞動力。但要認知它的局限性, 提高業(yè)務水準, 更好地服務臨床。
[1] 熊立凡, 李樹仁, 丁磊, 等.臨床檢驗基礎.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5:186-188.
[2] 李雅娣, 邱方成.UF-1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臨床應用及影響因素分析.微循環(huán)雜志, 2005, 15(4):145-146.
[3] 顧可梁.尿有形成分分析幾個問題.臨床檢驗雜志, 2006, 24 (1):74.
2014-07-01]
132011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檢驗中心
常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