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青 蔣 偉
三聯(lián)法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療效觀察
聶 青 蔣 偉
目的 探討觀察三聯(lián)法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療效。方法 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本院收治的98例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分為三聯(lián)法治療組(觀察組)和常規(guī)宮腔填紗法治療組(對照組), 每組49例,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平均出血量及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平均出血量為(109.6±43.6)ml, 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的(269.3±57.8)ml,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7.8%)顯著高于對照組(71.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三聯(lián)法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療效好, 臨床應用價值高, 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三聯(lián)法;臨床療效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并發(fā)癥, 是指胎兒娩出后24 h內出血量超過500 ml, 產后出血嚴重威脅到了母嬰安全。宮縮乏力是產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1], 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的病情重, 風險高, 產婦的死亡率也較高, 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療對于降低死亡率、保證母嬰安全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單一藥物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效果不佳, 本科使用三聯(lián)法治療該病且取得了一定成績,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間收治的98例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 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9例, 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22~37歲, 平均年齡(28.5±1.6)歲, 陰道分娩21例, 剖宮產28例, 初產婦40例, 經(jīng)產婦9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28.9±1.6)歲, 陰道分娩18例, 剖宮產31例, 初產婦43例, 經(jīng)產婦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宮腔填紗法治療, 將消毒紗條浸泡于0.2%甲硝唑溶液內, 用前取出并擰干, 并自上而下填入子宮腔內, 1 d后取出。觀察組患者給予三聯(lián)法治療:①用冰水袋冷敷子宮, 2~3 min/次;②行子宮動脈結扎術,向一側牽引子宮, 在距子宮側緣下2~3 cm處用吸收線縫合子宮肌層全層, 并從血管側的闊韌帶無血管區(qū)向前穿過, 結扎子宮動靜脈;③行子宮背帶縫合, 在首次的縫合線下0.5~1.0 cm處雙重縫合子宮, 一側宮角部出血者, 可在出血側雙重縫合。治療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 詳細記錄治療后的出血量。
1.3 療效評價標準[2]顯效:治療15 min內子宮收縮恢復,無出血癥狀, 產婦生命體征平穩(wěn);有效:治療后出血量有所減少, 30 min內子宮收縮好, 產婦生命體征平穩(wěn);有效:治療后出血量未減少, 子宮收縮不理想, 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 產婦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均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
2.2 術中出血量及并發(fā)癥比較 對照組術后有子宮壞死、腸梗阻等并發(fā)癥共5例, 平均出血量為(269.3±57.8)ml;觀察組術后無并發(fā)癥, 平均出血量為(109.6±43.6)ml。兩組患者并發(fā)癥及出血量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產后出血居孕產婦死亡原因的首位, 宮縮乏力是導致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因此積極的糾正宮縮乏力是控制出血、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關鍵。臨床經(jīng)驗任務常規(guī)給藥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效果欠佳[3], 三聯(lián)法目前在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研究結果表明, 三聯(lián)法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療效較好, 能夠有效控制出血癥狀, 促進子宮收縮, 治療總有效率為87.8%, 高于李紅艷[4]的研究結果(85.71%)。冰水袋冷敷刺激能冷卻并收縮血管, 減緩血流, 同時刺激平滑肌, 導致其自律性收縮, 引發(fā)凝血反應而止血[5]。子宮動脈結扎可減緩血流, 降低子宮肌層血供, 是子宮收縮壓迫血竇止血[6]。而改良子宮背帶縫合術和子宮動脈結扎結合, 給子宮血供提供持續(xù)的垂直壓力, 降低子宮肌層血供, 恢復子宮收縮能力, 壓迫血竇, 并導致局部血栓形成, 從而達到止血目的。
綜上所述, 三聯(lián)法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療效好, 臨床應用價值高, 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1] 郭慧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治療與分析.中國農村衛(wèi)生, 2013(02):46-48.
[2] 段濤.產后出血的預防與處理指南.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 2007, 16(3):175.
[3] 江玉華.欣母沛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現(xiàn)代醫(yī)院, 2009, 9(4):62-63.
[4] 李紅艷.三聯(lián)療法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28例療效分析.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3, 8(11):61-62.
[5] 郭江波, 崔銀潔, 劉英光, 等.三聯(lián)法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 出血療效觀察.山東醫(yī)藥, 2010, 50(19):86-87.
[6] 宋秀珍.三聯(lián)法治療難治性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療效觀察.吉林醫(yī)學, 2013, 34(1):116-117.
2014-03-26]
409000 重慶黔江中心醫(yī)院產科(聶青);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一院產科(蔣偉)
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