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榮
18例角膜塑形鏡有效性及安全性臨床分析
李 榮
目的 分析角膜塑形鏡對于青少年近視矯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過18例36眼角膜塑形鏡佩戴者臨床觀察及分析, 評估戴鏡后裸眼視力、殘余屈光度、角膜及鏡片配適。結果 18例36眼有效率100%, 1例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細菌性角膜潰瘍, 局部藥物治療后痊愈。結論 合格的鏡片、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及嚴格的復診, 保證了角膜塑形鏡在青少年近視人群中應用安全有效。
角膜塑形鏡;青少年;近視
在青少年人群中, 屈光不正呈現(xiàn)高發(fā)狀態(tài), 近視、近視合并散光占首位。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對采用非手術方法矯正治療近視的意識正在不斷提高, 美國的一項調(diào)查曾指出, 人們對 LASIK 手術的興趣已從2002年的55.1%下降至2004年的 33.4%[1], 人們轉而尋求更為安全、簡便的高性能角膜接觸鏡的療法。如何在臨床安全、有效應用角膜塑形鏡。選取本院門診18例36眼角膜塑形鏡佩戴者臨床資料,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8例36眼角膜塑形鏡佩戴者, 男6例, 女12例。最小10歲, 最大31歲。, 等效球鏡度-1.50 D~6.50 D, 3例5眼等效球鏡度>-6.00 D;6例10眼近視散光-0.50~1.50 D, k值+43.00 D~+45.75 D。平均+44.25 D。
1.2 方法
1.2.1 配鏡前 ①一般檢查:遠近視力測定, 角膜曲率測量;眼底及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排除眼部眼部炎癥及其他角膜接觸鏡禁忌癥。②屈光檢查:<14歲復方托品酰胺眼水連點4次, 每次中間間隔5 min、20 min后驗光。復光后給予鏡方。15歲以上采用主覺驗光。③輔助檢查:角膜直徑;眼壓測量。制訂鏡片參數(shù)。
1.2.2 指導佩戴者進行規(guī)范的佩戴及保養(yǎng)操作 每夜戴鏡時間≥8 h。
1.2.3 復診 對佩戴者及家長強調(diào)復診重要性及必要性。時間:戴鏡后1 d、1周、2周、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如眼部有不適, 立即就診。項目:裸眼及矯正視力, 殘余屈光度數(shù);角膜染色檢查;鏡片配適狀態(tài)(理想的配適狀態(tài):中心定位良好, 活動度1~2 mm, 4個弧區(qū)圖像顯示明顯。),鏡片檢查(鏡片清潔度, 鏡片是否有變形、損壞等)。
2.1 戴鏡后裸眼視力 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2 殘余屈光度 隨戴鏡時間延長, 屈光度明顯降低, 具體見表2。
表1 戴鏡后裸眼視力(眼)
表2 殘余屈光度(眼)
2.3 角膜染色檢查 戴鏡第1天后角膜點狀著色 13例24眼只眼, 占 66.7%, 其中自述異物感8例16眼。在隨后復診中,表現(xiàn)為散在點狀著色, 佩戴者無不適癥狀。局部給予人工淚液點眼。1例1眼戴鏡半個月后并發(fā)角膜潰瘍(10歲女性佩戴者), 停戴角膜塑形鏡, 局部抗菌眼水點眼至痊愈。
2.4 鏡片配適狀態(tài) 2例3眼配戴鏡片過緊, 出現(xiàn)角膜壓痕。1例2眼配戴鏡片過松。調(diào)整鏡片處方, 更換鏡片后, 配戴良好。
2.5 鏡片檢查 6例12眼鏡片清潔不良, 男5例9眼, 女2例4眼。18例36眼均無鏡片丟失及鏡片劃痕。
角膜塑形鏡鏡矯正近視是一種非手術療法, 已廣泛應用于臨床。角膜塑形鏡的原理是利用角膜塑形鏡的基弧比角膜中央曲率平4.00~5.00 D的鏡片, 對角膜中央?yún)^(qū)域產(chǎn)生一定的壓力, 同時鏡片光學區(qū)以外的反轉弧的彎曲度在角膜之間形成一定的空間, 而產(chǎn)生了負壓拉力, 協(xié)同作用使角膜中央變得平坦而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2]。目前有多種理論來解釋角膜塑形鏡的作用機制:①由于機械壓迫的作用, 角膜曲率由陡到平。②角膜上皮的重新分配:角膜上皮細胞由中央向周邊推移。③上皮細胞的壓縮:角膜中央上皮變薄。④細胞壓縮伴隨細胞間液的轉移:由于壓力作用, 細胞間液由中央向周邊轉移。⑤細胞有絲分裂增加:導致周邊部位的細胞增生。⑥細胞滯留增加:整夜配戴接觸鏡可減緩或阻止上皮細胞的脫落。使得中周部上皮增厚。⑦基質的重塑:上皮細胞長期的代謝改變可能會改變基質的解剖和生理結構[3]。在本組資料中, 18例36眼有效率100%。在戴鏡2周裸眼視力、殘余屈光度均達到穩(wěn)定。1例1眼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角膜潰瘍,原因如下:①在正常情況下, 夜間由于瞼裂閉合, 角膜表面氧分壓下降, 角膜呈生理性水腫狀態(tài),角膜塑形鏡夜間配戴,加重了角膜的缺氧。缺氧時, 角膜上皮細胞的無氧代謝加強,乳酸生成增多并進入基質,使角膜組織的滲透壓升高,導致水分進入基質增多.引起角膜水腫,水腫的上皮細胞易于脫落。角膜塑形鏡以機械壓迫的方式使角膜中央曲率半徑變大,角膜處于受壓狀態(tài),加之缺氧,隨時可能出現(xiàn)角膜上皮損傷。而角膜上皮的損傷是角膜感染發(fā)生的病理基礎,為致病微生物的浸入創(chuàng)造了條件[4]。②隨著戴鏡時間延長, 佩戴者的操作趨簡單化、自我化, 不嚴格按照操作流程;③家長認為孩子已掌握了配戴, 放松監(jiān)督。本組資料中, 2例3眼配戴鏡片過緊, 矯正效果較好, 但由于鏡片淚液交換差, 易引起角膜上皮損傷及感染。1例2眼配戴鏡片過松, 中心定位不良,矯正效果差, 引起散光。男性佩戴者鏡片清潔不良5例9眼,占69.1%.在男性佩戴者, 應加強鏡片清洗的指導, 熟練操作清洗過程;強化佩戴者的安全戴鏡意識。保證角膜塑形鏡在青少年近視矯正的安全有效應做到:①選擇合格的鏡片。②規(guī)范的驗配。③規(guī)范的操作流程, 年幼佩戴者必須在家長監(jiān)督下完成操作。④嚴格及時的復診。
[1] Riley C, Chalmers R L.Survey of contact lens-wearing habits and attitudes toward methods of refractive correction: 2002 versus 2004.Optometry & Vision Science, 2005, 82(6): 555-561.
[2] 褚仁遠, 謝培英.現(xiàn)代角膜塑形學.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2006:138-164.
[3] SwarbrickHA.Orthokeratology(cornealrefractivetherapy):what is it and how does it work ? EyeContact Lens, 2004,30(4):181.
[4] 呂嵐,鄒流河,王榮光,等.角膜塑形術致感染性角膜潰瘍的臨床分析.中華眼科雜志, 2001(37):443-446.
2014-05-23]
450052 鄭州市一馬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鄭州市二七區(qū)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