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忠+韓曉紅+趙冬
【摘要】目的探討肌紅蛋白(Mb)與肌鈣蛋白(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疑似AMI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AMI患者56例作為AMI組,26例非AMI患者作為非AMI組,分別檢測兩組的Mb與TnI。結果Mb的特異性為57.7%,敏感性為100.0%,準確性為86.6%,TnI特異性為88.5%,敏感性為96.4%,準確性為93.9%,TnI的特異性顯著高于Mb(P<0.05);Mb與TnI聯合檢測顯示特異性為100.0%,敏感性為91.1%,準確性為93.9%。結論檢測Mb與TnI對于早期診斷AMI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肌鈣蛋白;肌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 R542.2+2【文獻標識碼】B
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起病急驟、病情兇險的特點,其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早期準確診斷與治療對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對于疑似AMI應用床旁快速檢測肌紅蛋白(Mb)與肌鈣蛋白(TnI),旨在探討Mb與TnI對于AMI的早期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疑似AMI患者82例,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3-6h。最終確診為AMI患者56例作為AMI組,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齡40-82歲,平均為(59.1±2.5)歲。26例非AMI患者作為非AMI組,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齡38-82歲,平均為(60.3±3.2)歲?;颊呔鶡o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異常,均無心血管病史。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同時采集靜脈血測定Mb與TnI。檢測采用美國PiVIB公司生產的金標法綜合診斷試劑盒,取全血樣200ml充分覆蓋于試劑盒標本池底部,常規(guī)靜置15min以后,觀察測定結果。以刀豆蛋白(Con)、TnI及Mb標記處顯示紫色表示為陽性,如僅Con處顯示為紫色則表示陰性,如無紫色判定為無效。Mb與TnI均呈陰性則排除AMI,如其中一項指標為陽性則診斷為AMI。計算Mb、TnI的診斷準確性、敏感性以及特異性。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以率(%)表示計數資料,并經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Mb與TnI檢測結果比較
在最終確定為非AMI的26例患者,無Mb與TnI均為陽性者,最終確診為AMI的56例患者中,51例Mb與TnI同為陽性,詳見表1。
2.2Mb與TnI對AMI的診斷價值
心電圖是臨床診斷AMI的重要手段,具有無創(chuàng)、快速、直觀等優(yōu)點,但其靈敏度僅為50%左右,而約有1/3的患者缺乏典型心電圖波形,延誤搶救時機。血清酶學檢測耗時較長,且特異性較差,對于AMI的早期診斷不適用[2]。尋找一種更為快速、準確的檢測方法對于早期明確診斷AMI非常必要。
Mb廣泛存在于骨骼肌與心肌中,當心肌受損時,大量Mb溢出,在發(fā)病早期2-3h內即可表現為Mb急劇上升,因此,Mb可作為臨床診斷AMI的一項敏感指標。在排除骨骼肌損傷等因素所致Mb升高后,結合臨床表現與Mb陽性,能夠初步作出診斷。TnI是一種特殊心劑成分,其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含量極低,多無法檢出,當發(fā)生心肌損傷時,TnI將被釋放并進入血液內[3]。在發(fā)病3-5h內即可在血液中檢出TnI,且可維持5-8d左右。故TnI已成為臨床評價是否存在心肌損傷的特異性指標[4]。本研究中,Mb對于AMI的敏感性達100.0%,高于TnI,但Mb的特異性僅為57.7%,低于TnI的88.5%??赡苁怯捎诠趋兰≈幸卜植加蠱b或者非連續(xù)動態(tài)監(jiān)測產生偏差所致。將Mb與TnI聯合檢測顯示,在特異性較單項指標檢查顯著提高,敏感性及準確性均在91.1%以上,表明將這兩種指標聯合檢測能夠提高診斷特異度,從而提高診斷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檢測Mb與TnI有利于早期準確診斷AMI,將兩項指標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準確性與可靠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宏久,姚翠微,陶靜莉,等.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清肌紅蛋白、肌鈣蛋白I校正公式的建立[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3):515-518.
[2] 李愛鳳,李衛(wèi)紅,劉海寧,等.心肌肌鈣蛋白Ⅰ、肌紅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檢測及意義[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1,34(24):7-9.
[3] 黃旭映,李艷萍,張寶生,等.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鈣蛋白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聯合檢測及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10):821-822.
[4] 李勇.血清肌鈣蛋白Ⅰ和肌紅蛋白檢測在臨床上診斷心肌梗死的意義[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2):153-154.
【摘要】目的探討肌紅蛋白(Mb)與肌鈣蛋白(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疑似AMI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AMI患者56例作為AMI組,26例非AMI患者作為非AMI組,分別檢測兩組的Mb與TnI。結果Mb的特異性為57.7%,敏感性為100.0%,準確性為86.6%,TnI特異性為88.5%,敏感性為96.4%,準確性為93.9%,TnI的特異性顯著高于Mb(P<0.05);Mb與TnI聯合檢測顯示特異性為100.0%,敏感性為91.1%,準確性為93.9%。結論檢測Mb與TnI對于早期診斷AMI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肌鈣蛋白;肌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 R542.2+2【文獻標識碼】B
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起病急驟、病情兇險的特點,其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早期準確診斷與治療對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對于疑似AMI應用床旁快速檢測肌紅蛋白(Mb)與肌鈣蛋白(TnI),旨在探討Mb與TnI對于AMI的早期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疑似AMI患者82例,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3-6h。最終確診為AMI患者56例作為AMI組,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齡40-82歲,平均為(59.1±2.5)歲。26例非AMI患者作為非AMI組,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齡38-82歲,平均為(60.3±3.2)歲?;颊呔鶡o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異常,均無心血管病史。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同時采集靜脈血測定Mb與TnI。檢測采用美國PiVIB公司生產的金標法綜合診斷試劑盒,取全血樣200ml充分覆蓋于試劑盒標本池底部,常規(guī)靜置15min以后,觀察測定結果。以刀豆蛋白(Con)、TnI及Mb標記處顯示紫色表示為陽性,如僅Con處顯示為紫色則表示陰性,如無紫色判定為無效。Mb與TnI均呈陰性則排除AMI,如其中一項指標為陽性則診斷為AMI。計算Mb、TnI的診斷準確性、敏感性以及特異性。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以率(%)表示計數資料,并經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Mb與TnI檢測結果比較
在最終確定為非AMI的26例患者,無Mb與TnI均為陽性者,最終確診為AMI的56例患者中,51例Mb與TnI同為陽性,詳見表1。
2.2Mb與TnI對AMI的診斷價值
心電圖是臨床診斷AMI的重要手段,具有無創(chuàng)、快速、直觀等優(yōu)點,但其靈敏度僅為50%左右,而約有1/3的患者缺乏典型心電圖波形,延誤搶救時機。血清酶學檢測耗時較長,且特異性較差,對于AMI的早期診斷不適用[2]。尋找一種更為快速、準確的檢測方法對于早期明確診斷AMI非常必要。
Mb廣泛存在于骨骼肌與心肌中,當心肌受損時,大量Mb溢出,在發(fā)病早期2-3h內即可表現為Mb急劇上升,因此,Mb可作為臨床診斷AMI的一項敏感指標。在排除骨骼肌損傷等因素所致Mb升高后,結合臨床表現與Mb陽性,能夠初步作出診斷。TnI是一種特殊心劑成分,其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含量極低,多無法檢出,當發(fā)生心肌損傷時,TnI將被釋放并進入血液內[3]。在發(fā)病3-5h內即可在血液中檢出TnI,且可維持5-8d左右。故TnI已成為臨床評價是否存在心肌損傷的特異性指標[4]。本研究中,Mb對于AMI的敏感性達100.0%,高于TnI,但Mb的特異性僅為57.7%,低于TnI的88.5%??赡苁怯捎诠趋兰≈幸卜植加蠱b或者非連續(xù)動態(tài)監(jiān)測產生偏差所致。將Mb與TnI聯合檢測顯示,在特異性較單項指標檢查顯著提高,敏感性及準確性均在91.1%以上,表明將這兩種指標聯合檢測能夠提高診斷特異度,從而提高診斷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檢測Mb與TnI有利于早期準確診斷AMI,將兩項指標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準確性與可靠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宏久,姚翠微,陶靜莉,等.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清肌紅蛋白、肌鈣蛋白I校正公式的建立[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3):515-518.
[2] 李愛鳳,李衛(wèi)紅,劉海寧,等.心肌肌鈣蛋白Ⅰ、肌紅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檢測及意義[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1,34(24):7-9.
[3] 黃旭映,李艷萍,張寶生,等.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鈣蛋白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聯合檢測及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10):821-822.
[4] 李勇.血清肌鈣蛋白Ⅰ和肌紅蛋白檢測在臨床上診斷心肌梗死的意義[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2):153-154.
【摘要】目的探討肌紅蛋白(Mb)與肌鈣蛋白(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疑似AMI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AMI患者56例作為AMI組,26例非AMI患者作為非AMI組,分別檢測兩組的Mb與TnI。結果Mb的特異性為57.7%,敏感性為100.0%,準確性為86.6%,TnI特異性為88.5%,敏感性為96.4%,準確性為93.9%,TnI的特異性顯著高于Mb(P<0.05);Mb與TnI聯合檢測顯示特異性為100.0%,敏感性為91.1%,準確性為93.9%。結論檢測Mb與TnI對于早期診斷AMI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肌鈣蛋白;肌紅蛋白
【中圖分類號】 R542.2+2【文獻標識碼】B
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起病急驟、病情兇險的特點,其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早期準確診斷與治療對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具有重要意義[1]。本研究對于疑似AMI應用床旁快速檢測肌紅蛋白(Mb)與肌鈣蛋白(TnI),旨在探討Mb與TnI對于AMI的早期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疑似AMI患者82例,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3-6h。最終確診為AMI患者56例作為AMI組,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齡40-82歲,平均為(59.1±2.5)歲。26例非AMI患者作為非AMI組,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齡38-82歲,平均為(60.3±3.2)歲?;颊呔鶡o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異常,均無心血管病史。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同時采集靜脈血測定Mb與TnI。檢測采用美國PiVIB公司生產的金標法綜合診斷試劑盒,取全血樣200ml充分覆蓋于試劑盒標本池底部,常規(guī)靜置15min以后,觀察測定結果。以刀豆蛋白(Con)、TnI及Mb標記處顯示紫色表示為陽性,如僅Con處顯示為紫色則表示陰性,如無紫色判定為無效。Mb與TnI均呈陰性則排除AMI,如其中一項指標為陽性則診斷為AMI。計算Mb、TnI的診斷準確性、敏感性以及特異性。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分析,以率(%)表示計數資料,并經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Mb與TnI檢測結果比較
在最終確定為非AMI的26例患者,無Mb與TnI均為陽性者,最終確診為AMI的56例患者中,51例Mb與TnI同為陽性,詳見表1。
2.2Mb與TnI對AMI的診斷價值
心電圖是臨床診斷AMI的重要手段,具有無創(chuàng)、快速、直觀等優(yōu)點,但其靈敏度僅為50%左右,而約有1/3的患者缺乏典型心電圖波形,延誤搶救時機。血清酶學檢測耗時較長,且特異性較差,對于AMI的早期診斷不適用[2]。尋找一種更為快速、準確的檢測方法對于早期明確診斷AMI非常必要。
Mb廣泛存在于骨骼肌與心肌中,當心肌受損時,大量Mb溢出,在發(fā)病早期2-3h內即可表現為Mb急劇上升,因此,Mb可作為臨床診斷AMI的一項敏感指標。在排除骨骼肌損傷等因素所致Mb升高后,結合臨床表現與Mb陽性,能夠初步作出診斷。TnI是一種特殊心劑成分,其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含量極低,多無法檢出,當發(fā)生心肌損傷時,TnI將被釋放并進入血液內[3]。在發(fā)病3-5h內即可在血液中檢出TnI,且可維持5-8d左右。故TnI已成為臨床評價是否存在心肌損傷的特異性指標[4]。本研究中,Mb對于AMI的敏感性達100.0%,高于TnI,但Mb的特異性僅為57.7%,低于TnI的88.5%。可能是由于骨骼肌中也分布有Mb或者非連續(xù)動態(tài)監(jiān)測產生偏差所致。將Mb與TnI聯合檢測顯示,在特異性較單項指標檢查顯著提高,敏感性及準確性均在91.1%以上,表明將這兩種指標聯合檢測能夠提高診斷特異度,從而提高診斷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檢測Mb與TnI有利于早期準確診斷AMI,將兩項指標聯合檢測可提高診斷準確性與可靠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宏久,姚翠微,陶靜莉,等.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清肌紅蛋白、肌鈣蛋白I校正公式的建立[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3):515-518.
[2] 李愛鳳,李衛(wèi)紅,劉海寧,等.心肌肌鈣蛋白Ⅰ、肌紅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檢測及意義[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1,34(24):7-9.
[3] 黃旭映,李艷萍,張寶生,等.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鈣蛋白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聯合檢測及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10):821-822.
[4] 李勇.血清肌鈣蛋白Ⅰ和肌紅蛋白檢測在臨床上診斷心肌梗死的意義[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