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紅麗
摘 要: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提高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最有效且比較難的手段方法。由于寫作是一種精神創(chuàng)作活動,是人們有意識的使用語言和文字來表詞達意的過程,從表面上看,寫作不像認字、造句那樣有規(guī)律可循,需要學生根據(jù)自己已經學習知識,不斷地加工制作。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往往“談文色變”,沒有興趣,也就談不上熱愛寫作了。本文將著重探討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興趣;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385-01
寫作能力是對所積累的知識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基本方向:“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币虼耍W階段的寫作目標是能通順的使用文字來表述自己的觀點、看法。但是,由于小學生的閱讀量小,生活閱歷少,因此,不能夠為寫作提供充足的素材,造成無話可說或言之無物。如果教師不采取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就會很容易使學生產生“作文難于上青天”的想法,從而害怕作文,討厭作文。自然也就談不上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了。
孔子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語文考試會有作文題目,學生對作文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此時學生的對作文的態(tài)度直接關系到以后對作文的看法。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這一年級的教師更要重視寫作,幫助學生提高寫作的興趣,熱愛寫作。小學寫作教學時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在制定語文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有針對性的進行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探究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及寫作能力。
一、根據(jù)學生實際進行寫作訓練
教師要認真研究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寫作能力的總要求,即“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以及“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根據(jù)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從《課程標準》我們可以看出,小學生的寫作主要是寫實寫作和抽象寫作,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記錄自己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或寫心中的觀點、看法,如學校中的與同學、老師的交流,以及身邊的人與事,或自己的想法觀點等,這些材料來源于生活,為寫作提供素材??梢哉f,我們的周圍到處是寫作素材,但是往往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所以教師就要教會學生去發(fā)現(xiàn)素材,尋找素材。另外,由于小學生年齡跨度大,所以教師要了解每個年級段的具體要求,按照每個年級段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合理進行寫作鍛煉。
二、注重材料的積累
積累是寫作的基礎,知識、素材、語言等的積累越厚實,寫作就越有材料來寫,越能做到言之有物。首先,注重寫作材料的積累。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生活閱歷少,很多經驗、知識需要從書本上獲取,因此,從書籍中獲取寫作材料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最重要的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書籍報刊等,學會在閱讀中獲取寫作材料。這樣閱讀量多了,知識也就豐富了,學生也能夠做到言之有物,保證文章的內容充實,思想豐富。其次,注重寫作語言的積累。寫作和說話不一樣,主要是書面語言,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需要進行語言的再加工,如果學生不能用語言來恰當?shù)乇磉_自己觀點的時候,便會產生畏難心理。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記錄那些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成語、名言警句以及一些優(yōu)美的句子。這樣,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三、培養(yǎng)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獲得知識,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首先,教師要激勵學生寫作興趣。如經常和學生交流寫作遇到的問題,通過交流學生從中享受到寫作的快樂,使學生“樂于寫作”。其次,教師要多給與學生肯定和表揚。小學階段學生主要是進行形象思維,而寫作是抽象思維的過程,難免會發(fā)生學生不會寫作或寫的不好的情況。因此,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都要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對于不足之處,教師要積極和學生溝通,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一方面學生受到肯定,提高的寫作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知道怎么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這樣,學生有了寫作的興趣,就會更加努力的練習寫作,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胸有成竹,得心應手”,等等,這些名言警句都告訴我們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書所積累的材料,就不會進行文章的創(chuàng)造。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寫,積累素材,已能夠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這樣也就能做到“下筆如有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