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小學音樂自主互助學習是學生主體精神在藝術領域彰顯的體現(xiàn),是學生展示自身音樂才智,發(fā)揮自身獨特個性的精彩舞臺。教師在這里不僅要幫助學生提供科學有效又富含層次性的音樂導學案,還要因人而異地施以指導和評價。所以,教師的這種指導性評價還應當要以這種過程為陣地,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核心。
一、滲透賞識激勵,給予學生無限甜蜜
心理學研究表明,激勵是最有效的評價方式,也是煥發(fā)學生無限激情和動力最顯著的措施。而對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進行研究后能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智商差異并不會存在太大的差異,其實,個性差異才是個體間相互區(qū)別最為核心的要素。它們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力量和閃光點,只是這些潛在能量的開發(fā)需要一個“伯樂”進行必要的引導和鼓舞罷了,因此,賞識和激勵在學生個體的自主互助探索和學習中的運用便是水到渠成之事。故小學音樂教學要堅定不移地守護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學習和互助探索,更要將賞識和激勵作為學生學習音樂、鑒賞音樂、演唱音樂、彈奏樂器等活動不竭的精神動能。例如在教學《我愛我的家鄉(xiāng)》這一課時,教師為學生設置了前置性任務,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了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如“你能通過學習,準確地說出‘休止符的含義嗎?”“自學完這首歌曲,你認為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能通過自學了解并初步學會重奏的演奏形式嗎?”……而這些都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因此,教師應當時刻鼓起學生“足夠的力量”。如給予一定的獎勵措施,給小學生帶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又如當學生的表現(xiàn)情況不佳時,出現(xiàn)自學錯誤或合作不善時,教師應當循循善誘,幫助學生將失敗的原因歸結(jié)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等。
二、聚焦過程表現(xiàn),捕捉高效評價信息
自主學習和互助學習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方式,所注重的是學生在這個過程的表現(xiàn),對于學生所出現(xiàn)的哪怕是微小的進步和創(chuàng)造,教師都應當及時給予肯定,并加以引導和幫助,而非如傳統(tǒng)教學評價般將評價的目光死死盯在學生的考試成績和量化測評上。而且,小學音樂只是學生接受藝術教育的開端,教學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獨特的審美品格,掌握初步的聽覺藝術,并學會認識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彈奏一些簡單的曲目,而不是時時以藝術家或音樂家的眼光來審視小學生。因此,小學音樂的自主互助學習評價應更多地放在學生的過程表現(xiàn)上,而不是執(zhí)著于學生到底取得了怎樣的成就。例如教學《雪橇》時,教師首先讓學生自學了這首歌曲,并重點了解了這首歌曲的時代背景。對于這個自主學習過程,教師的評價并非僅僅看誰了解得最多、了解得更透徹,其實,學生的自主態(tài)度以及所調(diào)查的資料與音樂的相關度才是評價最為重要的地方,畢竟,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并不是“歷史問題”,教師所設置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并不是單純?yōu)榱丝疾閷W生的材料收集能力。而當學生學會演唱這首歌曲后,教師便提示學生邊唱邊領略歌曲的深厚感情,并能用語言或圖畫將自己的情感或體會表現(xiàn)出來,而對于這個自主體驗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評價而不是注重學生說的語言或畫的圖畫,而是要在認真傾聽中看學生是否真正地領會了歌曲的感情基調(diào)。
三、妙用批判藝術,驅(qū)動學生進取動機
教育和教學是育人的工程,是一種藝術性的傳承活動,不僅要求教師要具備教育理想和教育良知,更要求教師應當具備良好的教育智慧和教育信仰。而評價作為教學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是與個體的人格、動機相互關聯(lián)的,更加需要藝術性的元素。小學音樂自主互助學習評價應當恪守賞識激勵的發(fā)展之道,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絲毫的批評和懲戒,事實上,藝術性的懲戒和批判也是激勵評價的一種,即通過強化學生表現(xiàn)的另一面,來驅(qū)動他們改正原有的行為,以獲得集體融入的心理滿足。例如,教學貝多芬的《土撥鼠》這一課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完八分之六拍拍子的含義,并學習“強弱規(guī)律”的唱法后,教師讓學生分組合作學唱歌譜,看哪一個小組表現(xiàn)得最為出色,并提醒學生要注意用“急吸緩呼”的技巧來唱,急吸又如嚇一跳,但不能聳肩挺胸。但是,在真正的小組合唱中,有些調(diào)皮的孩子故意跟老師的要求反著干,唱的時候動作極大,惹來課堂一陣陣哄笑聲,擾亂了課堂教學的秩序。但教師并沒有發(fā)怒,先是以表揚的方式用話語表揚了表現(xiàn)好的學生,隨后還承諾要獎賞表現(xiàn)好的小組和個人,以此來強化這些孩子的反面行為,使他們在陷入獨立后回到正軌。
歸根結(jié)底,評價的終極關懷應當在于“發(fā)展”這兩個字上,一切評價方式和手段,任何評價內(nèi)容和指標都必須圍繞學生主體的學習發(fā)展而選擇和設計。而音樂本來就是天地間最為美好的精神滋養(yǎng),如果能夠讓學生在音樂天地中自由翱翔、相互學習,并在無聲之中獲得點播和評價,必能豁然開朗,在音樂領域中盡顯自身獨特的個性和才華。
(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