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教和學的本質,又介紹了線上和線下教育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在線教育的發(fā)展應該注意的問題,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在線教育這一概念。
【關鍵詞】在線教育;教育;學習
在信息化爆發(fā)式發(fā)展的趨勢下,在線教育越來越來越凸顯出優(yōu)勢: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升了學習效率;跨越因地域等方面造成的教育資源不均等,使教育資源共享化,降低了學習的門檻?;谶@樣的優(yōu)勢,各大中小學校紛紛建立公共網(wǎng)上學?;蚬步虒W資源庫,建設精品課程,且在線教育用戶呈規(guī)模性增長。
一、教(育)和學(習)的本質
Education(教育)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說讓學生擁有一些最基本的謀生技能;另外一方面就是教授沒有用的東西,就是學完的時候并不一定有用。在中世紀,很多教育家對教育的定義就是,“教育最大的用處就是無用”。
教育這一概念相對的是學習這一概念。學習也分為兩類,即積極學習和被動學習。積極學習,以學習者為主,讓學習者自己發(fā)現(xiàn)要學習的目標,當然需要教師指導,要不然會效率地下。被動學習,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的角色是聽和記憶。我們在設計在線課程時,如果想要提高用戶的關注度,就要做更多的積極學習活動的設計,而不是被動學習活動的設計。
不管是哪種形式,首先要考慮的都是學生的動機。如果沒有動機,學習就無法開始。其次,在網(wǎng)絡課程的設置上一定要懂得,我們要設計的是一個學習的process而不是一個死的學習的產(chǎn)品。做在線教育,一定要符合目標受眾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特點,這樣的課程才能經(jīng)得起考驗。比如:作為少兒的在線課程設計者,恐怕你必須得懂得少兒心理學,孩子們的認知特點,否則設計出來的產(chǎn)品肯定不行。
從哲學上講,這個是建構主義的,要以學生為中心。如果我們將在線教育僅僅做成是傳授知識,那我們在線教育的課程會有很大的問題。傳授知識當然是必須的,但以何種方式傳授要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對于提高網(wǎng)絡課程是大有幫助的,誰設計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社區(qū)互動性,誰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線上和線下教育的定義
在線教育是E-learning的一部分,是通過電子化的方式傳遞的一種教學方式。實際上,電視和計算機出現(xiàn)之后,就出現(xiàn)了所謂的線上教育。英國的開放式大學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用電視來遠程授課了。那么它們是否能顛覆傳統(tǒng)教育呢?這么多年的實證結論是顛覆不了。線下教育和在線教育是一個雙贏的關系,無論在線教育的技術多么進步,這個技術本身只能夠讓學習者的效率提高。
E-learning的形式很多,每一種形式最終是要歸結到用戶的認知特點上。意思是說,無論你是單向輸出的視頻形式(如:新東方koolearn),還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學習,亦或其他,取得成功的要件恐怕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技術背后的東西。那么這技術背后的東西是什么呢?
三、技術背后隱藏的“道”
在中國很多人都是覺得在線教育是一個技術,實際上這是最窄的理解。教學,從古至今,最基本的就是兩個核心:教什么和怎樣教的問題。技術是實現(xiàn)怎么教的手段,無論技術多么先進,一定要找到學習者的motivation,personalization,discipline等,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例如一些教育軟件,它吸引用戶的原因大概是從視覺,聽覺,觸覺各個層面使客戶享受其中。比如新東方koolearn根據(jù)老師們的授課視頻進行了某些符合教學和市場需要的編排和設計。
在線教育不僅僅是用技術呈現(xiàn)的問題,而是你呈現(xiàn)的邏輯是什么。好的在線教育應該是一個社交的互動,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成功的在線教育產(chǎn)品一定迎合人性的基本特點,你違反人性,那你一定失敗。所以第三層的理解是:在線教育就是Technology(技術) + Methodology(方法)+Social Contact(社交)。本質上講移動互聯(lián)的核心就是在解放人的社會性本質,因為符合人性,所以被廣泛應用。從新浪微博、微信,到國外的facebook、twitter無一不是從人性的根上去做產(chǎn)品的。
我們不能將國外的在線教育照搬到中國來。有些國外的在線教育產(chǎn)品很難完成,例如Coursera上的課程,完不成的原因首先是英文水平。其次,國外的在線教育需要提前做大量的閱讀,而且是英文資源,不是網(wǎng)上隨便看,而是地地道道的學術期刊和書的某些章節(jié);第三,在中國你找不到一些國外的學術資料。國外的教育生態(tài)和中國是大不同的。這種不同不是一日之功,因此改變任何一方一樣不可能是一日之功。比如:國內外論文系統(tǒng)嚴謹性要求就有巨大差別。Coursera在線教育課堂中國的學生能完成的不多,因為它要求作業(yè)的嚴謹性很高,必須按照他的要求完成。另外,中國在線教育的模式依然只是停留在“一頭熱”階段:單純地把線下教育模式下的課表、教材搬上互聯(lián)網(wǎng),對所有學習者進行毫無差異地單向填鴨式教學。
總而言之,在線教育不僅僅是提高技術層面的問題,更要體現(xiàn)雙向交互功能,并且能夠針對不同學生提出個性化學習建議,才能在學習模式上最直接體現(xiàn)主動學習的特點,充分滿足現(xiàn)代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在線教育百科.百度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