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霞 王素珍 徐剛 彭淑紅 譚萍芬 王軍永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04;2. 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上海 200032)
教育質(zhì)量是高校的生命線。2003年教育部開始分步實施包含12項內(nèi)容的“高等學校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改革工程”,高校教學競賽可以說是教學質(zhì)量工程中的一個新嘗試[1]。自教育部啟動高校“質(zhì)量工程”以來,我校自2004年已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競賽活動,如兩年一度的“教學標兵”比賽,與“教學標兵”穿插進行的兩年一度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40歲以下教師參加),全校每年一次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賽,在教學系部范圍內(nèi)開展的雙語教學、實驗教學以及教案講稿評比等,本文以學校的各種教學競賽活動為對象,對我校教學競賽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探討。
1.1 對象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隨機抽取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在職教師100人,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92份,有效回收率為92%。其中男教師56人,占60.9%;女教師36人,占39.1%。
1.2 方法 自制《江西中醫(yī)藥大學教師教學競賽情況調(diào)查表》,以系部為單位統(tǒng)一發(fā)放問卷,并集中回收。內(nèi)容包括:(1)個人基本資料:年齡、性別、職稱、教齡、文化程度等。(2)參加教學競賽情況及獲獎情況:教學標兵比賽、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系部教學比賽、多媒體教學課件評比等各類比賽的參賽及獲獎情況。(3)教師對各類教學競賽的態(tài)度與建議。將資料整理后,錄入計算機,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基本情況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教學競賽基本情況,見表1、表2。
從表1、表2可以看出,我校從2004年開始開展教學競賽,從院部逐漸擴展到整個學校,并且形式多樣,說明學校對教學質(zhì)量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也是響應教育部實施的高?!百|(zhì)量工程”的結(jié)果。
2.2 我校教師參加“教學標兵”競賽情況 “教學標兵”競賽是我校自2007年開始開展的全校性教學競賽,比賽需經(jīng)層層篩選,最基本的資格是最近兩年最少有一次獲得“最佳教師”的稱號(“最佳教師”是指在一個學期某一個班級所有授課教師中由該班全體學生投票選舉出來的授課最好的教師。),然后這些教師需要向?qū)W校督導組提交一門課程的教案、講稿、課件和教學方案設計書,經(jīng)校內(nèi)外專家評選之后,中初級組有20位教師、高級組有12位教師入選“教學標兵”初賽名單,初賽在20位中初級組教師和12位高級組教師中分別展開,評委分別為10名校外專家,兩組分別淘汰一半選手,10名中初級組教師和6名高級組教師進入決賽,決賽兩組評委分別由本校各系部隨機抽取的50名教師和50名學生組成,最終中初級組比賽前5名教師與高級組比賽前3名教師獲得“教學標兵”稱號,進入決賽的其它8位教師獲得“優(yōu)秀教師”稱號。
表1 我?!敖虒W競賽”調(diào)查基本情況
表2 我校開展不同教學競賽的時間分布
在隨機抽取的92名教師中,榮獲“教學標兵”稱號的教師比例僅為9.8%。我校不同性別、年齡、職稱、學位、教齡與工作性質(zhì)的教師參加“教學標兵”比賽的情況,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我校男性教師和女性教師教學標兵參賽比例分別為23.2%和11.1%,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分別為14.3%和2.8%。參賽比例女性教師僅為男性教師的一半左右,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女性教師為男性教師的五分之一左右??赡芘c女性教師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有關,也可能與女性的抗壓能力和競爭意識沒有男性強有關。我校共舉辦4屆教學標兵比賽,獲得教學標兵稱號的教師總共有32人次,其中女性教師只有4人次。
表3 我校教師參與“教學標兵”競賽情況
我校不同職稱教師參加教學標兵比賽主要集中在講師和副教授兩個職稱段,抽取的樣本教師中助教和教授兩個職稱段教師的參賽率和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均為0。講師和副教授參賽率分別為19.1%和25.0%,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分別為8.8%和18.8%(調(diào)查時當年獲得教學標兵稱號的講師有多人晉升為副教授)。這與實際情況相符:助教在高校授課的時間一般在5年以下,無論對教材的掌握、對上課內(nèi)容的熟練程度還是授課技巧方面都處于劣勢,一般很難入選“最佳教師”,也就無法進入教學標兵的初賽。教授雖然入選“最佳教師”的比例高,但進入“教學標兵”初賽之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講稿、教案、教學方案設計書以及課件制作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教授一般承擔較重的科研任務,臨床專業(yè)的教授還有繁重的臨床診療工作,所以很多人會主動放棄。
學士及以下參加“教學標兵”競賽教師為0人,因為目前我校本科及以下教師的比例非常低,只有少數(shù)實驗或行政人員為本科學歷,教學科研一線的教師一般為碩士及以上。參加“教學標兵”比賽碩士(包括在讀碩士)教師的比例為18.6%,博士(包括在讀博士)教師的比例為20.0%。
高校教齡的長短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標兵競賽參賽率和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5年及以下教齡教師的參賽率為11.4%,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為0;6~10年教齡教師的參賽率與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分別為38.5%和33.3%,11~15年教齡教師參賽率與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均為15.4%,16年以上教齡教師參賽率與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均為0。
高校工作性質(zhì)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到參賽率。教學崗兼顧科研與教學科研并重崗教師參賽率和教學標兵獲得率較高,前者分別為24.6%與19.3%,后者分別為30.0%與20.0%,其他崗位參賽率和教學標兵獲得率均較低,這與工作側(cè)重點不同相吻合。
從隨即抽取的92名教師情況看,我校教師“教學標兵”總體參賽率為18.5%,教學標兵稱號獲得率為9.8%。
2.3 我校教師參加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情況 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是我校自2006年開始舉辦的,針對40歲以下青年教師開展的,由各系部經(jīng)初賽之后按各自的人數(shù)比例選派優(yōu)秀教師參加的屬全校性質(zhì)的教學競賽活動。競賽分文科組(12名選手)和理科組(12名選手),每組競賽成績前6名教師可獲得1~3等獎,每組其他6位教師可獲得優(yōu)勝獎。競爭壓力小于“教學標兵”競賽。因此總體參賽率和獲獎率均高于后者,分別為22.8%和16.3%。我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具體情況,見表4。
表4 我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情況
表5 我校教師參加系部教學競賽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因是青年教師比賽,所以年齡在41歲以上、職稱為教授、高校教齡超過16年的教師均無人參賽。工作性質(zhì)除了教學崗兼顧科研與教學科研并重崗之外,其他崗位也均無人參加,此與工作側(cè)重點有關。其他的分布比率與教學標兵競賽相似,青年教師競賽的參賽率和獲獎率一般要高于難度更大、要求更高的“教學標兵”競賽。
2.4 我校教師參加系部教學競賽情況 每個教學系部一般每年都會在本系部青年教師中開展教學基本功比賽,以考察、評價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督促青年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所以系部教學競賽的總體參賽率和獲獎率都很高,分別達到了80.4%和40.2%。我校教師參加系部教學競賽具體情況,見表5。
從表5可以看出,我校教師參加系部教學競賽的比例和獲獎比例都遠遠高于全校性質(zhì)的“教學標兵”競賽和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因其門檻低,而且各系部為了了解本系部教師,尤其是近5年新進教師教學水平現(xiàn)狀,一般都會強制規(guī)定進校5年以內(nèi)的教師必須參加本系部組織的教學競賽,因為高校教齡較短的青年教師一般均要參加,所以絕大部分參賽教師都會認真、積極準備。系部教學競賽的另外一個目的是選撥優(yōu)秀教師參加學校甚至是省級的教學競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在講臺上的展示也為全系部教師提供了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這種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5 我校教師參加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情況 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是我校自2008年開始舉辦的,旨在提高教師多媒體制作水平的比賽。因教師的教學、科研或管理、臨床任務較為繁重,而制作多媒體課件一般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總體參賽率和獲獎率均不高,分別為22.8%和2.2%。我校教師參加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具體情況,見表6。
表6 我校教師參加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情況
從表6可以看出,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的參賽率和獲獎率一般低于“教學標兵”教學競賽。因為要進入教學標兵的初賽,前提是多媒體課件需要審核過關,所以準備參加或者已經(jīng)參加過“教學標兵”競賽的教師一般會參加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而“教學標兵”競賽還需要師德評價、“最佳教師”、講稿、教案、教學方案設計書等其他前提條件,因此其參賽和獲得“標兵”稱號的幾率更低。
3.1 意義[2]
3.1.1 教學競賽促進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 教師無論參加哪種形式的教學競賽,賽前必須精心準備。在準備過程中,一方面要查閱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熟悉本學科相關知識和本領域的最新進展,另一方面還必須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取舍,既要將與授課內(nèi)容相關的、符合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新知識進行豐富、擴充,又要將陳舊的知識進行刪減,以便在有限時間內(nèi)將要傳授的知識點講完。
3.1.2 教學競賽有利于教師進行教學交流 教學競賽給教師提供了教學交流的平臺。參加校級競賽的教師來自各學院、各專業(yè),課程涵蓋面廣,有助于教師在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教學特色等方面取長補短。
3.1.3 教學競賽能夠提高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的主動性 教師參加競賽,大大提高了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賽整個過程促使教師下功夫鉆研教材,選擇教學案例,練習語言表達,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學過程,琢磨教學效果,從而有效提高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主觀能動性。
3.2 存在問題[3]
在充分肯定教學競賽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應該看到其不足之處。
3.2.1 “教學標兵”參賽條件高,獲得“標兵”稱號的幾率低,教師參賽積極性不高 “教學標兵”競賽是我校教學競賽的特色,獎勵額度非常高,獲得“教學標兵”稱號的教師除4萬元獎金之外,校內(nèi)職稱高聘一級,評優(yōu)評先都會優(yōu)先考慮。但入選過程較為復雜,需要經(jīng)過師德評價-“最佳教師”-講稿、教案、課件、教學方案設計書等環(huán)節(jié)評選,才有機會進入“教學標兵”的預賽,尤其是準備講稿、教案、課件以及教學方案設計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入決賽之后需要準備32個課件,每個課件的時間要嚴格控制在20分鐘(前后不超過2分鐘),競賽之前20分鐘抽取競賽內(nèi)容。因此,對于參賽教師而言,32個參賽課件都要精心準備,時間和精力的付出可想而知,而且我校前4屆“教學標兵”競賽中,“教學標兵”的獲得率僅為2.7%左右(除掉7人次重復獲得標兵稱號),100個教師中只有不到3個教師有獲得“教學標兵”的可能。鑒于“教學標兵”競賽的程序復雜、競爭激烈、成功率低,廣大教師參賽的積極性不高。
3.2.2 教學競賽模式單一.難以彰顯個性 綜觀各種教學競賽.大多都是一種“課件+合作+討論”的模式 精彩紛呈的課件、流于形式的表演、矯揉造作的互動、千篇一律的“好好式”評價充斥了整個課堂。
3.2.3 教學準備作假,難以體現(xiàn)真實 許多教師在教學競賽之前.除了熟悉教材外.還要去熟悉學生,有些教師直接跟學生交代教學過程.告訴學生自己競賽要提的問題及相應的答案,公布要討論的話題.有的教師甚至指定問題的回答者去準備競賽當天的發(fā)言。
3.3 改進措施[4]
3.3.1 開展與“教學標兵”精英賽相對應的大眾賽,激發(fā)大部分教師的參賽熱情 “教學標兵”競賽由于對參賽教師要求過高,使得大部分教師望而卻步。除了“教學標兵”競賽之外,學??梢蚤_展全校范圍內(nèi)針對全體教師的大眾賽,即所有教師都可以自愿參加,根據(jù)不同的職稱和專業(yè)(文科和理科)進行分組,擴大獎勵面,使積極參與教學競賽的三分之一的教師都可以獲得相應的物質(zhì)和精神獎勵,以激發(fā)廣大教師的參賽熱情,全面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3.3.2 增加實驗技術人員的操作技能項目 目前的教學競賽內(nèi)容主要是針對理論課教學。而實驗教學也是高校教學中很重要的內(nèi)容,特別是醫(yī)學院校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增加實驗技術人員的操作技能項目,既可以橫向比較各個不同專業(yè)實驗技術人員的操作能力,也可以激發(fā)實驗技術教師的教學熱情,從而提高學校的實驗課教學水平。
3.3.3 增加評委對參賽教師的隨機聽課項目 目前的比賽流程還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水平??梢杂稍u委隨機隨堂聽取候選參賽教師的授課并打分,作為競賽的一項評分內(nèi)容。這樣不僅可以更真實、客觀地體現(xiàn)參賽教師的教學水平,還可以更大程度地推動參賽教師盡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1]姚琳.高校教學競賽的理論與實踐[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0,13(3):74-77.
[2]李星明,趙建楠,韓晶晶.試析高校教學競賽與教學改革[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6 (2):8-10 .
[3]孫業(yè)民.什么樣的競賽值得期待——課堂教學競賽利弊談[J].江西教育,2011(5):12.
[4]李雅楠. 淺談高校教學競賽對提高中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3(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