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彩霞,王群英,王婷婷,魏莉莉
(義烏市中醫(yī)醫(yī)院,浙江義烏 322000)
高危出血是指患者有新近發(fā)生的創(chuàng)傷、手術、活動性出血和(或)各種原因引起的機體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等易再引發(fā)或加重出血的狀況。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目的已不僅僅局限于替代功能受損的腎臟,近年來更擴展到常見危重疾病的急救[1]。普通肝素是CRRT中最常用的抗凝劑,但由于有增加出血傾向、影響血小板功能等不良反應,限制了其在高危出血傾向患者的應用[2]。為了防止出血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學者嘗試了許多抗凝方法,如魚精蛋白中和肝素的局部抗凝法、小劑量肝素法、無肝素法、低分子肝素、前列環(huán)素、重組水蛭素等,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并發(fā)癥[3,4]。為探討局部枸櫞酸鈉抗凝在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治療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院重癥醫(yī)學科對高危出血行CRRT治療的16例患者采取枸櫞酸鈉局部抗凝,并與等滲鹽水沖洗方法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本院重癥醫(yī)學科的高危出血因病情需要行CRRT治療患者32例,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后,按患者CRRT治療時間先后分為A組和B組。A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齡24~82歲,平均(64±6.5)歲;腦出血伴急性腎功能衰竭5例,腦外傷術后伴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4例,腦梗死伴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3例,胃穿孔術后伴MODS 1例,腸穿孔術后伴敗血癥 1例,重癥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消化道出血1例,頑固性心力衰竭、血尿1例;APACHEⅡ評分為(24.7±8.5)分。B組16例,男9例,女7例;年齡17~79歲,平均(61±11.3)歲;腦外傷術后伴MODS 5例,腦出血伴急性腎功能衰竭5例,腦梗死伴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2例,重癥肺炎伴ARDS、消化道出血2例,重癥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消化道出血2例;APACHEⅡ評分為(23.9±9.7)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RRT方法 兩組患者均經股靜脈插管,用靜脈雙腔導管(13.5 Fr×19.5 cm)建立臨時血管通路;選用AQUARIUS血液凈化儀、HF 1200血濾器與配套管路,治療模式均為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置換液配方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均采用前稀釋法,置換液速度為2 000~4 000 ml/h,血流速為150~250 ml/min。
1.2.2 抗凝方法 兩組患者在CRRT開始前均用肝素稀釋液預沖(等滲鹽水1 000 ml+肝素100 mg)血液濾過器和血路管路,然后閉路循環(huán)30~60 min,在建立體外循環(huán)前,用等滲鹽水500 ml將預沖液全部排出。
1.2.2.1 A組 用枸櫞酸鈉局部抗凝。4%枸櫞酸鈉經輸液泵由濾器前端輸入180 ml/h,控制濾器后的游離鈣離子濃度為0.25~0.30 mmol/L;同時在靜脈端輸入氯化鈣等滲鹽水(10%氯化鈣20 ml+等滲鹽水250 ml),速度為40 ml/h,控制患者體內游離鈣離子濃度1.0~1.20 mmol/L,直至治療結束。
1.2.2.2 B組 用等滲鹽水定時沖洗。CRRT開始后每隔30~60 min用等滲鹽水100~200 ml從管路動脈端快速沖洗管路和血濾器1次,沖洗同時夾閉血液管路的動脈端。
1.2.3 觀察指標 觀察持續(xù)治療24 h濾器管路凝血發(fā)生次數,濾器平均使用時間,CRRT初始及24 h活化凝血時間(ACT)、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濾器壓。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對所獲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濾器管路凝血發(fā)生情況及濾器使用時間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濾器管路凝血發(fā)生情況及濾器使用時間比較
2.2 兩組CRRT初始及24 h的監(jiān)測壓力指標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CRRT初始及24 h監(jiān)測壓力指標比較(mmHg)
2.3 兩組CRRT初始及24 h ACT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CRRT初始及24 h ACT比較
3.1 高危出血行CRRT患者用枸櫞酸鈉局部抗凝的優(yōu)勢 CRRT是一個連續(xù)、長時間的治療過程,有效合理的抗凝是保證循環(huán)管路通暢,使治療得以持續(xù)進行的關鍵。枸櫞酸鈉的枸櫞酸根離子可與血中的游離鈣離子相結合(鈣是凝血過程中必需的),形成不易離解的可溶性絡合物枸櫞酸鈣,使血液中Ca2+濃度降低,阻止凝血酶原轉化為凝血酶及凝血過程中的其他諸多環(huán)節(jié)而起抗凝作用,同時從靜脈管路中輸入氯化鈣補充鈣離子,可避免低鈣帶來的危險。枸櫞酸鈉局部抗凝的優(yōu)勢在于體外抗凝效果確切,機體凝血系統(tǒng)功能不受影響,能安全地應用于高危出血患者。定期等滲鹽水沖洗抗凝,對高危出血患者的體外抗凝雖有一定效果,但護理工作量明顯增加,且增加患者的容量負荷,體外抗凝效果不如局部枸櫞酸鈉抗凝。本研究顯示, B組濾器管路凝血發(fā)生率顯著高于A組,A組濾器平均使用時間高于B組,A組CRRT 24 h動脈壓、靜脈壓、跨膜壓、濾器壓明顯低于B組,兩組患者CRRT初始及治療24 h ACT值變化比較P均>0.05,表明枸櫞酸鈉局部抗凝效果優(yōu)于用等滲鹽水沖洗。
3.2 高危出血患者行CRRT的注意事項 治療前,對CRRT體外循環(huán)裝置進行嚴格肝素稀釋液預沖處理,使部分肝素吸附在管路和濾器表面,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血液循環(huán)中的氣泡是導致凝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預沖及治療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循環(huán)回路中進入空氣,用等滲鹽水沖洗透析器及管路時盡量避免和減少人為的空氣進入;治療中,保持導管位置良好,保證充足的血流量,經常檢查管路,防止受壓、打折、扭曲、脫出,可用配套敷貼和寬膠布妥善固定,煩躁者給予適當約束,必要時使用鎮(zhèn)靜藥[5];CRRT機器報警處理不及時,可導致體外循環(huán)裝置凝血,使其壽命縮短[6],因此,及時、準確的處理報警,縮短報警到正常運行的時間窗,是保證CRRT體外循環(huán)治療的關鍵;正確判讀壓力參數,意識到壓力變化趨勢比單個數值更有意義,分析原因,及時采取干預措施;護理人員掌握容量平衡的監(jiān)控,準確設定超濾目標與單位時間內的超濾量,觀察超濾液速度,超濾狀態(tài)是否正常[7];注意監(jiān)測動脈血凝血時間和血漿總鈣水平,根據血漿總鈣水平調整鈣劑輸入速度,保持血鈣在正常水平,預防低鈣或高鈣血癥、高鈉血癥和代謝性堿中毒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陳香美.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guī)程[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3:83.
[2] 陳霞,蘇訊,張紅超.MODS患者在CRRT中應用局部枸櫞酸抗凝的護理觀察[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3,5(2):201.
[3] Polanska K,Opatrny K,Rokyta R,et a1.Effectof 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 on thrombogenicity and biocompatihility durlug CVVHDF[J].Ren Fail,2006,28:107-118.
[4] Evenepoel P,Dejagere T,Verhamme P,et a1.Heparincoated polyacrylonitrile membrane versus 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of 2 anticoagulation strategies in patients at risk of bleeding[J].Am J Kidney Dis,2007,49:642-649.
[5] 林峰,李丹,朱海勇.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治療多發(fā)傷后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7):603-604.
[6] Baldwin I,Fealy N.Clinical nursing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Semin Dial,2009,22(2):189-193.
[7] 何沈靜,陳佳歡,胡園敏.腎臟替代治療橫紋肌溶解癥致急性腎衰竭的護理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2,11(4):3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