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山西風光好,今天馬娟鑫老師就邀請咱們?nèi)ド轿髯咭辉?,不過不是去看壺口瀑布、云岡石窟,而是去晉北的原平縣。原平縣有什么寶貝?想看,那就快出發(fā)吧!
炕是北方人的“暖床”。早在西漢時期,人們受“床”和“爐灶”的啟發(fā),將二者合而為一,又經(jīng)過改造加工形成了炕?!缎绿茣じ啕悅鳌酚涊d:“冬月皆作長炕,下燃溫火。”
晉北處于高寒地帶,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用火炕取暖。可時間長了,炕上的墻面就脫起皮來,于是衣服、被褥都被蹭臟了。怎么辦呢?有人想出了個主意:用刷墻所用的白土和著一定比例的膠水,在環(huán)炕的墻上涂高約一尺的“圍子”,這樣既可以保護墻面,又可以免得弄臟衣服被褥。
亞云:光是白白的墻壁,是不是太單調(diào)啦?
不止你一個這么認為,據(jù)說,早在宋代的時候,大家也是這么想的。于是,另外一個主意誕生了:用墨線在“圍子”上畫出簡單的線條邊飾,中間再畫幾枝蘭葉墨花。就這樣,最早的炕圍畫出現(xiàn)了。
還別說,這主意真不錯,墻面確實變得賞心悅目起來。金元兩代,壁畫在山西一帶盛行,于是,大家從壁畫、年畫、建筑彩繪繪制技藝中汲取營養(yǎng),使得炕圍畫表現(xiàn)內(nèi)容日益豐富多彩,形式更加靈活多樣,集詩、書、畫、印于一體,形成了一種組合式的全套型藝術(shù)。
亞云:那這些炕圍畫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是不是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呢?
當然不是啦,炕圍畫也是有自己固定的模式的,它一般由花邊、畫空、鍋臺畫、灶畫四部分組成。
炕圍畫上下兩道邊稱為邊道,中間則叫畫空。邊道的種類繁多,相當一部分是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紋樣反復(fù)連續(xù)而成。常用的有:退色邊、玉帶邊、竹節(jié)邊、獅子滾繡球邊等。
中間部分的畫空也稱“池子”,是炕圍畫的點睛之處,有長方形、圓形、菱形、扇形等。它的表現(xiàn)內(nèi)容豐富,人物、花鳥、山水無所不有;表現(xiàn)手法也很多樣,工筆重彩、水墨寫意、木版年畫等。
鍋臺畫是炕圍畫中面積最大且最突出醒目的一塊地方,大多描繪具有象征意義的牡丹、孔雀、鳳凰及娃娃戲蓮等。
灶畫是民間用來祭祀灶神的,希望灶王爺能保佑全家平安,不生災(zāi)難,一般畫上西瓜、月餅、糖瓜、水果等。
如果仔細留意,大家就能發(fā)現(xiàn),有些成套炕圍畫中的每個畫面可以連成一個故事。原來畫工將故事中最精彩的情節(jié)挑出來,繪成了圖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精美的畫面吧!
亞云:哇!被精美絕倫又富有深意的炕圍畫包圍著,是多么的幸福啊!
炕圍畫很精美,制作起來也相當繁瑣,必須經(jīng)過選料、泥墻、裱糊、刷底、雷平打膩、托花拓樣、繪制著色、刮礬、上漆等多道復(fù)雜工序。
亞云:這么漂亮的炕圍畫,日子一長,臟了多可惜啊!
告訴你們啊,炕圍畫最后一步上漆,就是給炕圍畫涂保護膜。刷一層桐油,能保證畫面既鮮艷光亮,又堅固耐用。如果臟了,用濕布擦一擦,畫面就又光亮如新了。
亞云:如此低成本,又如此有創(chuàng)造力的炕圍畫,真是太美妙了,我不得不佩服人們的創(chuàng)造力了。
“七彩手工坊”留題:如果讓你們用一張白紙來包書,你們會在書皮上構(gòu)思哪些創(chuàng)意呢?趕緊從炕圍畫中汲取靈感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