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芳+林向容+陳曉燕+郭端英
【摘要】目的通過檢測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整合素ανβ3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 探討其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機制。方法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40例異位內膜、在位內膜中整合素ανβ3和VEGF的表達, 并和30例正常子宮內膜作對照。結果異位內膜組整合素ανβ3陽性表達率為80%, 在位內膜為62.5%, 正常內膜組為16.67%;異位內膜VEGF陽性表達率為82.5%, 在位內膜為50%. 正常對照組為20%。異位內膜組整合素ανβ3和VEGF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二者水平則高于正常內膜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位內膜整合素ανβ3與VEGF表達呈正相關。結論整合素ανβ3與VEGF在異位內膜和在位內膜的異常表達,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者可能存在協(xié)同作用, 促進病變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整合素ανβ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免疫組織化學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 EM)是指在子宮腔外出現(xiàn)有生長功能子宮內膜組織所引起的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 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 嚴重影響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本試驗分析了整合素ανβ3與VEGF在EM的異位內膜、在位內膜與正常子宮內膜的表達, 探討二者在EM的發(fā)病機制中的意義, 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經(jīng)手術治療, 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EM的40例患者, 年齡23~45歲。選擇30例正常子宮內膜為對照組, 年齡33~46歲。所有患者在手術前3個月沒有使用激素治療, 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律。
1. 2試劑與方法鼠抗人整合素ανβ3單克隆抗體及鼠抗人VEGF單克隆抗體均為上海騫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試驗按試劑盒說明進行檢測。
1. 3免疫組化陽性的判斷標準VEGF陽性信號為腺上皮細胞。按半定量方法評定標本:以等級表示各免疫組化切片中的陽性顯色比率, 每張切片在高倍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 對100個細胞/視野進行計數(shù)。陰性(-):陽性細胞數(shù)<5%, 弱陽性(+):5%~15%, 陽性(++):16%~50%, 強陽性(+++):>50%。
1.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 1整合素ανβ3陽性染色為棕黃色, 異位內膜ανβ3陽性表達率為80%, 在位內膜為62.50%, 正常內膜組為16.67%。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而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 2VEGF主要定位于腺上皮及血管內皮細胞的胞漿中。異位內膜VEGF陽性表達率為82.5%, 在位內膜為50%, 正常對照組為20%。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2. 3整合素ανβ3與VEGF表達的相關性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組織中整合素ανβ與VEGF的表達呈正相關關系(r=0.465, P<0.05)。
3討論
研究表明[1], 在新生血管形成過程中整合素ανβ3是細胞因子或腫瘤誘導的必不可少的物質, 與血管的形成、生存與成熟直接相關。ανβ3在EM在位內膜表達缺失, 在異位內膜中持續(xù)表達, 提示ανβ3可能參與了EM所表現(xiàn)的盆腔粘連形成。VEGF是一種重要的選擇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作用于內皮細胞,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進了腫瘤細胞的惡性增殖和侵襲性生長[2]。研究顯示:整合素ανβ3和VEGF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研究一致。
整合素ανβ3和VEGF之間的相互關系, 大致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VEGF對整合素的影響, 包括對其表達和激活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整合素對VEGF的影響, 主要是對VEGF受體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3]整合素ανβ3可以與VEGF的受體發(fā)生交聯(lián)并協(xié)同強化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對其受體的激活作用, 促進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形成促進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進一步發(fā)展。本實驗顯示異位內膜中整合素ανβ3和VEGF表達呈正相關 (r=0.465, P<0.05)。隨著整合素ανβ3表達的升高, VEGF的表達也隨之增高, 提示在子宮內膜異位癥血管形成過程中, 整合素ανβ3和VEGF在各自發(fā)揮獨特的生物學作用的同時, 相互影響。
綜上所述, EM是一個多因素疾病, 整合素ανβ3和VEGF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二者可能起協(xié)同作用。
參考文獻
[1] Oxboel J, Binderup T, Knigge U, et al. Quantitative gene-expression of the tumor angiogenesis marker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tegrin alphaV and integrin beta3 in human neuroendocrine tumors.Oncol Rep, 2009(3): 769-775.
[2] 李春海, 李克勤.腫瘤微血管生成的機制與腫瘤侵襲與轉移.中華腫瘤雜志, 2000, 22(3): 181-183.
[3] Robinson SD, Reynolds LE, Kostourou V, et al. Alphav beta3 integrin limits the contribution of neuropilin-1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nduced angiogenesis. J Biol Chem, 2009(49): 33966-33981.
[收稿日期:2014-04-09]
endprint
【摘要】目的通過檢測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整合素ανβ3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 探討其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機制。方法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40例異位內膜、在位內膜中整合素ανβ3和VEGF的表達, 并和30例正常子宮內膜作對照。結果異位內膜組整合素ανβ3陽性表達率為80%, 在位內膜為62.5%, 正常內膜組為16.67%;異位內膜VEGF陽性表達率為82.5%, 在位內膜為50%. 正常對照組為20%。異位內膜組整合素ανβ3和VEGF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二者水平則高于正常內膜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位內膜整合素ανβ3與VEGF表達呈正相關。結論整合素ανβ3與VEGF在異位內膜和在位內膜的異常表達,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者可能存在協(xié)同作用, 促進病變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整合素ανβ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免疫組織化學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 EM)是指在子宮腔外出現(xiàn)有生長功能子宮內膜組織所引起的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 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 嚴重影響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本試驗分析了整合素ανβ3與VEGF在EM的異位內膜、在位內膜與正常子宮內膜的表達, 探討二者在EM的發(fā)病機制中的意義, 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經(jīng)手術治療, 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EM的40例患者, 年齡23~45歲。選擇30例正常子宮內膜為對照組, 年齡33~46歲。所有患者在手術前3個月沒有使用激素治療, 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律。
1. 2試劑與方法鼠抗人整合素ανβ3單克隆抗體及鼠抗人VEGF單克隆抗體均為上海騫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試驗按試劑盒說明進行檢測。
1. 3免疫組化陽性的判斷標準VEGF陽性信號為腺上皮細胞。按半定量方法評定標本:以等級表示各免疫組化切片中的陽性顯色比率, 每張切片在高倍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 對100個細胞/視野進行計數(shù)。陰性(-):陽性細胞數(shù)<5%, 弱陽性(+):5%~15%, 陽性(++):16%~50%, 強陽性(+++):>50%。
1.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 1整合素ανβ3陽性染色為棕黃色, 異位內膜ανβ3陽性表達率為80%, 在位內膜為62.50%, 正常內膜組為16.67%。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而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 2VEGF主要定位于腺上皮及血管內皮細胞的胞漿中。異位內膜VEGF陽性表達率為82.5%, 在位內膜為50%, 正常對照組為20%。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2. 3整合素ανβ3與VEGF表達的相關性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組織中整合素ανβ與VEGF的表達呈正相關關系(r=0.465, P<0.05)。
3討論
研究表明[1], 在新生血管形成過程中整合素ανβ3是細胞因子或腫瘤誘導的必不可少的物質, 與血管的形成、生存與成熟直接相關。ανβ3在EM在位內膜表達缺失, 在異位內膜中持續(xù)表達, 提示ανβ3可能參與了EM所表現(xiàn)的盆腔粘連形成。VEGF是一種重要的選擇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作用于內皮細胞,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進了腫瘤細胞的惡性增殖和侵襲性生長[2]。研究顯示:整合素ανβ3和VEGF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研究一致。
整合素ανβ3和VEGF之間的相互關系, 大致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VEGF對整合素的影響, 包括對其表達和激活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整合素對VEGF的影響, 主要是對VEGF受體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3]整合素ανβ3可以與VEGF的受體發(fā)生交聯(lián)并協(xié)同強化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對其受體的激活作用, 促進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形成促進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進一步發(fā)展。本實驗顯示異位內膜中整合素ανβ3和VEGF表達呈正相關 (r=0.465, P<0.05)。隨著整合素ανβ3表達的升高, VEGF的表達也隨之增高, 提示在子宮內膜異位癥血管形成過程中, 整合素ανβ3和VEGF在各自發(fā)揮獨特的生物學作用的同時, 相互影響。
綜上所述, EM是一個多因素疾病, 整合素ανβ3和VEGF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二者可能起協(xié)同作用。
參考文獻
[1] Oxboel J, Binderup T, Knigge U, et al. Quantitative gene-expression of the tumor angiogenesis marker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tegrin alphaV and integrin beta3 in human neuroendocrine tumors.Oncol Rep, 2009(3): 769-775.
[2] 李春海, 李克勤.腫瘤微血管生成的機制與腫瘤侵襲與轉移.中華腫瘤雜志, 2000, 22(3): 181-183.
[3] Robinson SD, Reynolds LE, Kostourou V, et al. Alphav beta3 integrin limits the contribution of neuropilin-1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nduced angiogenesis. J Biol Chem, 2009(49): 33966-33981.
[收稿日期:2014-04-09]
endprint
【摘要】目的通過檢測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整合素ανβ3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表達, 探討其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機制。方法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40例異位內膜、在位內膜中整合素ανβ3和VEGF的表達, 并和30例正常子宮內膜作對照。結果異位內膜組整合素ανβ3陽性表達率為80%, 在位內膜為62.5%, 正常內膜組為16.67%;異位內膜VEGF陽性表達率為82.5%, 在位內膜為50%. 正常對照組為20%。異位內膜組整合素ανβ3和VEGF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二者水平則高于正常內膜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異位內膜整合素ανβ3與VEGF表達呈正相關。結論整合素ανβ3與VEGF在異位內膜和在位內膜的異常表達,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二者可能存在協(xié)同作用, 促進病變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整合素ανβ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免疫組織化學
子宮內膜異位癥(endometriosis, EM)是指在子宮腔外出現(xiàn)有生長功能子宮內膜組織所引起的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 發(fā)病年齡逐漸年輕化, 嚴重影響中青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其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本試驗分析了整合素ανβ3與VEGF在EM的異位內膜、在位內膜與正常子宮內膜的表達, 探討二者在EM的發(fā)病機制中的意義, 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經(jīng)手術治療, 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EM的40例患者, 年齡23~45歲。選擇30例正常子宮內膜為對照組, 年齡33~46歲。所有患者在手術前3個月沒有使用激素治療, 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律。
1. 2試劑與方法鼠抗人整合素ανβ3單克隆抗體及鼠抗人VEGF單克隆抗體均為上海騫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試驗按試劑盒說明進行檢測。
1. 3免疫組化陽性的判斷標準VEGF陽性信號為腺上皮細胞。按半定量方法評定標本:以等級表示各免疫組化切片中的陽性顯色比率, 每張切片在高倍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 對100個細胞/視野進行計數(shù)。陰性(-):陽性細胞數(shù)<5%, 弱陽性(+):5%~15%, 陽性(++):16%~50%, 強陽性(+++):>50%。
1. 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 1整合素ανβ3陽性染色為棕黃色, 異位內膜ανβ3陽性表達率為80%, 在位內膜為62.50%, 正常內膜組為16.67%。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而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2. 2VEGF主要定位于腺上皮及血管內皮細胞的胞漿中。異位內膜VEGF陽性表達率為82.5%, 在位內膜為50%, 正常對照組為20%。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2。
2. 3整合素ανβ3與VEGF表達的相關性 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組織中整合素ανβ與VEGF的表達呈正相關關系(r=0.465, P<0.05)。
3討論
研究表明[1], 在新生血管形成過程中整合素ανβ3是細胞因子或腫瘤誘導的必不可少的物質, 與血管的形成、生存與成熟直接相關。ανβ3在EM在位內膜表達缺失, 在異位內膜中持續(xù)表達, 提示ανβ3可能參與了EM所表現(xiàn)的盆腔粘連形成。VEGF是一種重要的選擇性的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作用于內皮細胞,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進了腫瘤細胞的惡性增殖和侵襲性生長[2]。研究顯示:整合素ανβ3和VEGF異位內膜組明顯高于在位內膜組, 在位內膜組顯著高于正常內膜組, 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研究一致。
整合素ανβ3和VEGF之間的相互關系, 大致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VEGF對整合素的影響, 包括對其表達和激活的影響。另一方面是整合素對VEGF的影響, 主要是對VEGF受體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3]整合素ανβ3可以與VEGF的受體發(fā)生交聯(lián)并協(xié)同強化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對其受體的激活作用, 促進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形成促進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進一步發(fā)展。本實驗顯示異位內膜中整合素ανβ3和VEGF表達呈正相關 (r=0.465, P<0.05)。隨著整合素ανβ3表達的升高, VEGF的表達也隨之增高, 提示在子宮內膜異位癥血管形成過程中, 整合素ανβ3和VEGF在各自發(fā)揮獨特的生物學作用的同時, 相互影響。
綜上所述, EM是一個多因素疾病, 整合素ανβ3和VEGF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 二者可能起協(xié)同作用。
參考文獻
[1] Oxboel J, Binderup T, Knigge U, et al. Quantitative gene-expression of the tumor angiogenesis marker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tegrin alphaV and integrin beta3 in human neuroendocrine tumors.Oncol Rep, 2009(3): 769-775.
[2] 李春海, 李克勤.腫瘤微血管生成的機制與腫瘤侵襲與轉移.中華腫瘤雜志, 2000, 22(3): 181-183.
[3] Robinson SD, Reynolds LE, Kostourou V, et al. Alphav beta3 integrin limits the contribution of neuropilin-1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induced angiogenesis. J Biol Chem, 2009(49): 33966-33981.
[收稿日期:2014-04-09]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