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華
〔關鍵詞〕 班主任;心理健教育;教育目標;耐心;尊重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4—0037—01
中學階段是學生塑造心理的關鍵時期,處于青春期的他們自我意識增強、獨立意識提高,但是自認為長大的他們存在著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面對這一情形,教師不再單單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人,更應該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本文就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調整自己的教育目標
在工作中,我們將重點放在了“教育”上,我們注重了這個過程,但卻漸漸模糊了我們工作的目標。其實,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高分數(shù)的考生,抑或是知識淵博的高材生嗎?不全然,我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健康快樂的孩子,讓他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幸??鞓返娜松?。用這個目標來指導我們的教育工作,讓自己和學生們共同成長,不僅孩子健康,我們的心靈也清澈了很多。所以面對班里的學生,我在抓班級成績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孩子健康心理的塑造。
二、多一些耐心、理解和包容
很多情況下,我們盡心盡力地去教導學生,但往往收效不大。孩子們周而復始地犯著同樣的錯。面對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我們就失去了耐心。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孩子問題的改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許三分鐘熱血一過去,老毛病就又犯了。再換一種角度想想,是不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就沒有犯錯的時候,是不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一犯錯就立即能改正過來,是不是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犯過的錯就會永不再犯?這樣一想,我們的那顆苛求孩子的心,也就平靜了下來。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包容,在你的寬容心的影響下,孩子們自然也會變得寬容、善良,慢慢地懂事起來。
三、平等尊重,給孩子們“說話權”
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觀點,學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有時由于急躁的情緒或一時不冷靜會說出一些過火的話,這些消極的語言,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了努力改正缺點的勇氣和信心,嚴重抑制了學生的主體性。有時,教師一句傷害學生的話,就可能使學生永遠不能原諒老師,產(chǎn)生對立的情緒,教育工作就更難進行了。
我們不能感情用事,用一成不變的老眼光看學生,而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給學生“說話權”,要聽聽他們的內心想法,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一些問題,也許從我們的角度上看學生是犯了錯誤,但是在他們的世界里那不是錯誤。所以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虛心接受你的批評,而不是傷害他們的自尊心,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那么班主任工作就更難做。
四、以心換心,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
人際交往黃金法則中說到:“你期待別人怎么對待自己,你就怎樣對待別人?!倍F(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反過來:“我怎樣對待你,你就得怎樣對待我。”教師首先應該有寬厚的態(tài)度,才能感染學生。換一種思路,我期待你懂得尊重,所以我尊重你;我期待你真心對待學習,對待我,所以我拿出真心對待你的學習,對待你。不看回報了多少,只看自己做了多少。
只有走進學生的心靈,得到學生在感情上的接納,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這樣才能保持一顆童心,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理世界。我的這份用心,孩子們也都記在心里。正是體會到了老師對他們的愛,他們開始為老師著想,為班級著想。
五、結合活動,樹立積極向上的班風
在和學生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概念,如果一個人沒有夢想、沒有理想,又怎么會有學習的動力?所以針對孩子的理想,我們上了一堂《七彩人生》的心理課,課堂上經(jīng)過一系列的活動后讓孩子為自己設計了一張“我的40歲名片”。孩子們由剛上課時對這個話題的茫然,到后來信心滿滿地設計自己的名片。無論這種名片是否會成真,我相信這節(jié)心理課都會在孩子們的心里種下一粒種子。就這樣在平時教育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針對問題設計開展心理活動課,來相應地幫助學生。從學生人際交往方面、調整情緒、性格養(yǎng)成、青春期心理、學習心理等方面開展不同主題的心理活動課。在這些課堂上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在書寫中反思,在交流中成長。
除了定期的心理活動課外,還要針對性地開展主題班會。這樣潛移默化地給學生積極向上的影響,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樹立正氣、積極、向上的班風。
六、加強與家長對話,家校心理教育形成合力
經(jīng)常聽到家長說:“我這孩子這兩年一點兒都不聽話,不知道怎么教育他”。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很多孩子正是由于家庭不恰當?shù)慕逃购⒆拥男愿癞a(chǎn)生缺陷。家校溝通,不僅是在成績學習方面。也應側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養(yǎng)成等方面。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