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華
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乳腺癌療效分析
孔凡華
目的 探討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對2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應用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治療。結果 26例患者作近期療效分析, 治療有效率46.1%, 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 經(jīng)過對癥治療均可控制, 無治療相關性死亡。結論 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乳腺癌患者是安全的、有效的。
吉西他濱;順鉑;晚期乳腺癌
乳腺癌是威脅婦女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發(fā)病率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且呈上升趨勢。對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來說是不可能治愈的, 其治療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癥狀,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期。約有20%~30%的患者會發(fā)生耐藥。一旦出現(xiàn)耐藥,臨床治療就相當困難。吉西他濱(gemcitabine)作為一種嘧啶類抗代謝藥具有抗瘤譜廣, 具有不良反應輕等特點, 目前被應用于多種實體瘤治療領域中, 初步臨床觀察吉西他濱單藥治療晚期乳腺癌有效率為14%~27%, 目前該藥已被批準用于晚期乳腺癌的一線治療。作者所在醫(yī)院腫瘤科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以來收治復發(fā)轉移晚期乳腺癌患者26例, 給予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DDP)方案治療, 收到較好的近期療效, 現(xiàn)分析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作者所在醫(yī)院腫瘤科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6例, 其中年齡最小32歲,最大71歲, 中位年齡43歲, 所有患者均為女性, 絕經(jīng)前17例,絕經(jīng)后9例, KPS≥60分,均經(jīng)空心針穿刺活檢或腫物切除活檢后病理證實為乳腺癌。26例患者中, 6例為黏液腺癌, 8例為浸潤性小葉癌, 12例為浸潤性導管癌, 全部患者均為在治療后出現(xiàn)復發(fā)轉移的病例。復發(fā)轉移的部位:皮膚軟組織轉移10例, 區(qū)域淋巴結轉移11例, 肺轉移10例, 肝轉移5例,骨轉移5例。既往治療方案僅用過蒽環(huán)類藥物化療者15例,僅用過紫杉類藥物化療者4例。所選患者重要臟器功能正常,預計生存期≥3個月。
1.2 治療方法 吉西他濱1 000 mg/(m2·d), 加入生理鹽水100 ml靜脈滴入, 第1天、第8天;順鉑30 mg/(m2·d), 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入, 第2~4天。同時給予保肝護胃、止吐藥物對癥治療, 配合補充維生素、健脾利胃藥物治療。每21天為1個周期, 判定療效至少在開始治療的第8周后。
1.3 評價標準 近期療效及不良反應臨床療效按照1981年WHO指定的實體瘤客觀療效評定標準評定, 分為CR、PR、SD、PD。其中CR是指完全緩解, 所有靶病灶消失, 無新病灶出現(xiàn), 且腫瘤標記物正常, 至少維持4周;PR是指部分緩解, 靶病灶最大徑之和減少≥30%, 至少維持4周;SD是指疾病穩(wěn)定, 靶病灶最大徑之和縮小未達PR, 或增大未達PD;PD是指疾病進展, 靶病灶最大徑之和至少增加≥20%, 或出現(xiàn)新病灶, 轉移部位是通過影像學檢查結果為標準??傆行蕿镽R=(CR+PR)/總數(shù)×100%。不良反應按1981年WHO抗癌藥物毒性反應分度(0~Ⅳ度)進行不良反應評價。
2.1 近期療效 26例患者中所進行的化療周期數(shù), 4個周期12例, 6個周期14例, CR 3例, PR 9例, SD 8例, PD6例,總有效率為46.1%。轉移灶中以轉移到軟組織、淋巴結和肝臟組織的病灶對治療藥物敏感, 淋巴結轉移11例中有效5例, 皮膚軟組織轉移10例中有效5例, 肝轉移5例中有效2例, 骨轉移5例中有效1例;既往接受過蒽環(huán)類藥物治療者15例中有效7例, 既往接受過紫杉類藥物治療者4例中有效2例。
2.2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骨髓抑制和惡心嘔吐。惡心嘔吐均為I~II度, 給予止吐藥物對癥治療后緩解, 骨髓抑制患者均經(jīng)G-CSF治療后恢復正常。無一例因不良反應停止治療, 26例患者中骨髓抑制0~I度6例, II度骨髓抑制4例, Ⅲ~Ⅳ度骨髓抑制10例。其次為消化道反應, I~II度惡心、嘔吐22例, 出現(xiàn)Ⅲ~Ⅳ度惡心、嘔吐4例。其他不良反應為輕度皮疹和末梢神經(jīng)毒性。全組無治療相關性死亡。
隨著如今社會的迅速發(fā)展, 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廣大婦女面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也在不斷增加,近幾年來我國的乳腺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 特別是因為乳腺癌的普查及篩查工作無法得到很好的普及, 很多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是晚期了, 晚期乳腺癌屬于全身性疾病, 是不可治愈的, 在臨床治療上非常棘手。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進行了相關治療方案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一般來說在輔助治療中應用過的藥物盡量不重復使用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方案中。因為約有20%~30%的患者會發(fā)生耐藥, 耐藥的乳腺癌治療比較困難,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吉西他濱、長春瑞濱、順鉑、曲妥珠單抗等藥物聯(lián)合化療。吉西他濱是一種新型嘧啶類抗代謝劑, 可與DNA末端結合抑制DNA鏈繼續(xù)延長, 干擾DNA的修復, 且可以阻滯RNA合成, 最終導致細胞凋亡, 與蒽環(huán)類、紫杉醇無交叉耐藥, 對多種實體瘤具有獨特的抗癌活性。順鉑是一種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 可作用于細胞周期的任何時相, 是經(jīng)典的抗癌藥物。實驗室研究表明吉西他濱與順鉑聯(lián)合對腫瘤細胞有高度抗腫瘤作用, 文獻報道吉西他濱與順鉑聯(lián)合化療方案治療晚期乳腺癌有效率為26%~54.5%, 且耐受性好, 吉西他濱和順鉑在體外實驗中表現(xiàn)為協(xié)同作用[1-3],在體內實驗中表現(xiàn)累加效應,采用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作為一線方案治療25例蒽環(huán)類藥物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有效率達到54.5%[4], 本研究采用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治療26例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有效率為46.1%, 與國內外報告結果相似。本化療方案主要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 Ⅲ~Ⅳ度骨髓抑制38%,Ⅲ~Ⅳ度惡心、嘔吐15.4%。本組無因毒副作用終止治療或引起相關性死亡, 但未進一步隨訪觀察生存時間和腫瘤進展時間。本文結果提示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治療晚期乳腺癌, 其抗腫瘤機理及毒性各異, 有效率較高, 耐受性好, 毒副作用可控制, 加用G-CSF可減少或預防嚴重骨髓毒副作用的發(fā)生,是治療晚期乳腺癌的有效聯(lián)合方案, 不良反應小, 患者可耐受, 療效顯著, 生存期延長, 值得推廣。
[1] Tripathy D.Gemcitabine as single agent therapy f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Clin Breast Cancer , 2002, 3(suppl1):8-11.
[2] Seidman AD.Gem citabine as single agent the m anagement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Oncology, 2001, 15(2)(suppl3):11-14.
[3] 張志強, 江澤飛, 宋三泰.吉西他濱在乳腺癌化療中的臨床應用.國外醫(yī)學腫瘤學分冊, 2003, 30(2):132-135.
[4] Mohran TZ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as a first 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J Egypt Natl Canc Inst, 2004, 16(1):8-14.
2014-05-16]
272000 濟寧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內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