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中學生寫作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會激發(fā)內(nèi)在的潛能,將其思想通過筆頭表達出來,這就是寫作成功的一個標志。作文興趣的培養(yǎng)應貫穿作文教學的始終,從誘導作文欲望、訓練手段、訓練方法、訓練評價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千方百計挖掘興趣激發(fā)點,啟動學生作文的內(nèi)驅(qū)力。
一、命題上標新立異以求樂趣
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方法與途徑無疑是多種多樣的。但在命題作文盛行的今天,教師的命題則不能不因其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引人注目。題目老掉牙,學生就會覺得枯燥無味;而題目新穎就會喚醒學生的寫作欲望。教師在命題時,一定要設計符合學生思維的題目。命題是否合適,關(guān)系到教學效果是否理想。
1. 作文命題應反映客觀現(xiàn)實
社會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sh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生活是作家的學校。積之愈厚,才能發(fā)之愈佳。只有具備豐富的生活積累,思想才能深刻,文思才能泉涌。而脫離實際、脫離生活的寫作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文時所命的題目盡量接近學生所能耳聞目睹到的現(xiàn)實范圍內(nèi),如寫一事一議的文章,就可用現(xiàn)實題材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濫竽充數(shù)”或是“愚公移山”,這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現(xiàn)實的理解,還會由于所要寫的是同時期發(fā)生的事情,有了寫作興趣產(chǎn)生的心理情感基礎(chǔ),寫作的訓練過程無疑也要順利而有意義得多。
2. 作文命題應角度新穎
陳舊的命題使學生產(chǎn)生的第一心理反應就是厭煩,就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而一旦產(chǎn)生抵觸情緒,則難以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fā)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另外一個平時較少觸及的角度入手來進行作文訓練。例如可以先定某一論題,并先后叫幾位學生上臺就這一論題發(fā)表看法,然后就以《你喜愛的中學老師是誰》為題,要求學生選其中的一位老師,說出他的外貌、年齡及愛好,但在文中不能出現(xiàn)這位老師的真實姓名。寫完后可同學之間互相傳閱,也可抽其中幾篇來朗讀,看能猜出文中所寫的是誰。這種獨特新奇的教學設計,將會促使學生興趣十足地寫出好文章。
3. 命題忌空泛
就像是老師在課堂中不宜提過于空泛的問題一樣,作文命題如果既空而泛,就會令學生感到無從著手而使他們失去寫作的興趣。例如,老師如果要求學生寫《童年趣事》,他們可能覺得可以寫的事情太多反而會茫茫然不知該怎么寫。但若將命題定得具體點,諸如《使我最難忘的童年趣事》之類,將學生的思考導向一個較小范圍內(nèi),其思維也就活躍起來,并很快地抓住了那件事。
由此可知,作文命題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是習作成功的關(guān)鍵,脫離學生生活和情感的命題會使學生缺乏新鮮感和寫作欲望,不能充分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二、讓學生在作文評改中有成功感
葉圣陶先生說:“我想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作一樣,學生都處于被動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傳統(tǒng)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給予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嗎?養(yǎng)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益的?!痹u改作文十分重要,能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優(yōu)缺點,幫助學修改文章。好的成績也會激起他們的寫作興趣,但單純地在書面上批改,有時學生并不十分明確老師的意圖?!懊媾睆浹a了這一缺陷。師生面對面的交流更能明確對方對文章的理解,學生能直接的感受到自己文章的不足之處,便于修改。另外“上好作文講評課”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在講評中,全面總結(jié)本次作文的優(yōu)缺點,使學生對自己的文章有個定性的評價。在講評中,教師宣讀較好的學生作文,整篇讀、局部讀,或只讀一句話,力爭學生的涉及面廣一些,讓絕大部分人有成功感。這樣的設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批改作文是一項“大工程”,教師可以有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先“自批”,再“互批”,教師再批。而最理想的辦法是“面批”:兩個或多個學生面對面的評,教師與多個學生面對面的議。
實踐得知:放手讓學生批改作文,受益匪淺。歸納起來,它是“交互式”的作文評改,操作程式多元化、互動型,即:學生自動——學生互動——師生互動。這是一種表現(xiàn)個性的途徑,又是一個合作學習的好方式,學生的寫作興趣大大提高。
責任編輯 黃日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