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國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以來,激發(fā)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同時,也為高校發(fā)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但高校聘任制實施至今還存在機制不健全、執(zhí)行不徹底等問題。為此,在借鑒別國高校教師聘任制度改革成功做法和經驗基礎上,對我國高校教師聘任制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師聘任制改革措施,是高校改革和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一項重要工作。
[關鍵詞] 高校教師;聘任制;困境;路向
在我國高校推進的各項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因為聘任制實施是學校各項改革的現實背景。聘任制實施以來,教師終身任職制被打破,首次實現了高校教師的市場競爭機制,將高等教育教學推向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
一、我國高校教師聘任制概述
1、高校教師聘任制含義
高校教師聘任制是指高校與教師在平等自愿基礎上按照崗位需要,以簽訂合同的形式聘請具有一定任職條件的人員擔任相應職務的一項制度。[1]聘任制度是高校自主聘任教師的市場行為,它突破了原有的“評聘結合”的終身制模式,是一種人力資源開發(fā)與合理配置相結合的新型用人機制。[2]聘任制實施將競爭機制引入教師崗位競爭中,打破了傳統(tǒng)高校教師的“鐵飯碗”,實現了“按需設崗、公平競爭、公開招聘、擇優(yōu)選用、科學考核、合同管理”的學校用人模式。
2、高校教師聘任制效用
(1)增強教師責任感
教師往往因為“終身”的安全感,忽視教學質量和自身能力提高,這嚴重影響高校整體辦學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教師聘任制的實施,教師職業(yè)的終身任用制和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的終身制都已經被打破。[3]聘任制引入競爭機制,能者上庸者下,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教師的危機感和責任意識。
(2)優(yōu)化人力資源配置
一方面,在終身制下,教師普遍安于職務終身保障,不主動進行專業(yè)學習和技能培訓,嚴重影響高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在“終身制”保護傘下,很多平庸的教師占據教學崗位,卻無力提高業(yè)務能力和水平,而部分人才卻因職務終身制被拒于門外,不利于高校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高校推行聘任制改革,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和空間吸納優(yōu)秀人才從事教學,是利校利生的頭等大事。
二、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按需設崗機制尚未完全形成
目前國家教育部門對高校專業(yè)技術人才實施編制管理,學校教職工編制由上級主管部門逐級審核下達,這一帶有明顯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做法具有滯后性,不能及時反應學校用人實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優(yōu)化,加之部分地處偏遠高校對本校教師崗位需求及職責定位及劃分認識不清,高校按需設崗無法有效落實,人才資源配置難以優(yōu)化。
2、遴選機制不完善
受“終身制”影響,各大高校普遍存在“近親繁殖”。這樣非常不利于各學科專業(yè)間的交流互補,極易滋生“論資排輩”現象,尤其是在涉及用人問題上表現尤為突出。嚴格意義上說,教師任用應根據教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表現進行綜合評定,但現實是很多高校用人深受領導意志左右,人情因素影響嚴重,使得教師任用缺乏客觀公正性。此外,高校人員遴選程序有失規(guī)范,程序不公開,隨意性較大,暗箱操作現象屢禁不止。上述原因嚴重挫敗廣大中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是學術研究腐敗的根源之一。
三、國外教師聘任制經驗及對我國教師聘任制的啟示
1、國外聘任制及有益經驗
盡管國外高校聘任制做法不一,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起步早,經驗多,尤以美國、德國和日本的教師聘任制度最為典型。他們有很多值得我國高校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第一,健全公開招聘制度,充分發(fā)揮審議機構在聘任中的積極作用,實現教師遴選公平、公正、公開;第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強化聘任制執(zhí)行力度;第三,重視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和實際能力,吸納知名人士和成功企業(yè)家充實師資力量;第四,時刻防止教師聘任中的“近親繁殖”,制定長遠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機制激勵教師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
2、對我國高校聘任制改革的啟示
(1)積極營造更廣闊的教師聘任制發(fā)展空間
政府和各高校應該進一步加大對教師聘任制度的改革宣傳力度,切實轉變學校及教師觀念,破除論資排輩、平均主義等陳舊觀念,樹立開放意識,建立流動機制,激發(fā)教師競爭意識,在教師中就聘任制做法和要求達成普遍共識。
(2)教師聘任制與其它體制改革協(xié)同實施
教師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但并不是其改革的全部。它應當與薪酬分配制度、職務晉升制度和教師發(fā)展機制等改革相結合,多管齊下加快校內管理體制改革的整體步伐。通過學校的競爭監(jiān)督機制,促進教師聘任制向更具操作性和實效性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靜.對我國高校實施崗位津貼制度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7(2).
[2]林健,李煥榮.地方高校教師職務聘任管理模式初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2).
[3]李健.關于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探討[J].遼寧教育研究,2004(10).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聘任制下高校教師評價激勵機制研究》(項目編號:GY100052)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李應(1979—),男,漢族,云南曲靖人,碩士,曲靖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