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嫘
摘 要: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普遍應用于各專業(yè),計算機專業(yè)由于其特殊性,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信息技術 計算機專業(yè) 中職教學
一直以來,大家的普遍感覺是:一般的專業(yè)應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比較容易也很有效,比如機械專業(yè),做個動畫,直觀形象;服裝專業(yè),放段視頻,通俗易懂……可計算機專業(yè)本身就是學習信息技術的,教學離不開機房,上課也要用多媒體,那還能怎么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呢?在此筆者探討信息技術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
一、計算機專業(yè)與信息技術的關系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處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種技術的總稱。它主要是應用計算機科學和通信技術來設計、開發(fā)、安裝和實施信息系統(tǒng)及應用軟件,也常被稱為信息和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傳感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
可見,從內(nèi)容上而言,計算機技術本身就是信息技術的一部分,計算機專業(yè)本身就是學習相關信息技術的。
二、計算機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廣泛運用各門學科,計算機專業(yè)也不例外,但是由于計算機專業(yè)內(nèi)容的特殊性,對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從事Photoshop教學,對于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如何應用信息技術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
1.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輔助教學
計算機教學需要大量的素材,Photoshop課堂更是需要大量的圖片,而網(wǎng)絡就是最大的資源庫。這就需要老師充分挖掘網(wǎng)絡資料,充實課堂資料,為教學所用。
比如在進行圖層蒙版這一節(jié)教學時,筆者從網(wǎng)絡上找了很多惡搞的圖片,還有一些在網(wǎng)絡上影響很大的假新聞中出現(xiàn)的合成圖片,以此作為導入。當學生看到這些照片后哈哈大笑,此時教師只要稍微一講就能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之后,我們挑選一張惡搞名人的圖片,讓學生自己上網(wǎng)找教程、看課本進行自學,完成后再進行交流,分享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這樣學生的主動性更強,教學效果更好。
2.利用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料促進課堂教學
計算機專業(yè)的知識點都是抽象的,往往枯燥無味、深澀難懂,教師一般的講解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但是,巧妙地利用音視頻、動畫等多媒體資料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
比如,在進行路徑調(diào)板教學時,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路徑,我們可以演示一段視頻:火車在鐵軌上飛速行駛,飛機在天空翱翔,輪船在大海里航行……之后讓學生進行類比,路徑就像是火車跑的鐵軌、飛機和輪船的航道,編輯路徑就是確定走向。
又如在一些特殊的節(jié)日里,如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感恩節(jié)等,在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我們可以借助一些比較煽情的視頻或者動畫激發(fā)學生對父母、對老師的情感,在教書的同時達到育人的目的,讓學生在做作業(yè)的時候能夠更加認真用心,由此提高了學習效果,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
3.利用通訊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
現(xiàn)在電子產(chǎn)品越來越多,教學也不能只局限于課堂和多媒體機房,也要與時俱進。平板電腦、手機在學生中越來越普及,大部分學生都用它玩游戲、看電影、看小說或者上網(wǎng),教師可以充分加以利用,讓這些電子產(chǎn)品促進學生的學習。如在學習圖片修復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yè),讓學生對一幅圖進行修改,做完后通過QQ將作業(yè)上傳到共享文件中,然后老師從中選擇一些做得比較好的作品做成手機游戲,再讓學生下載到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學生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作品入選都會認真去做,而且在玩這些游戲的時候非常興奮,邊玩邊相互交流,提出很多問題“你在改這個地方時用的什么工具?”“這個地方這么隱蔽你怎么想的來?”“這里應該這樣做!”……因此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不止于此,教師還可以通過手機上的微信平臺與學生進行實時交流。比如在假期,有個學生要PS一張自己的照片,在2張圖片結合的地方始終做不好,他就發(fā)微信問老師該怎么處理,筆者用手機將制作過程拍下來,再傳給他,及時對學生進行了輔導。
科技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尤其是沖在最前端的信息技術,如果將這些新興技術應用到教學中,為教學服務,就能使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這是教師應該不斷探索的命題。
參考文獻:
[1]王學吉.淺析信息技術與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整合對教學的作用[J].福建電腦,2012(7).
(作者單位:淄博市淄川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