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顯龍
家長會本來是備受家長關(guān)注的,但時下不少家長會卻得不到家長的重視。盡管每次家長會前班主任都會再三通知家長到校參會,然而最終總有很多家長沒有參加。是什么原因使我們的家長會失去了它應有的魅力與作用呢,首先還得查找我們自身的原因:
——缺少必要準備,漫無目的。對于家長會,我們很多教師都認為家長會就是為了完成學校例行的常規(guī)任務(wù),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準備。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家長會開得都很是隨意,什么時間想開就開,家長會上班主任也是想起什么講什么,根本沒有什么明確的目的。這就導致家長感覺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不愿到校參會。
——形式呆板,流于程序。我們大多數(shù)家長會的流程是:首先由主持人進行簡單的開場白,然后再由學校領(lǐng)導統(tǒng)一進行廣播講話,接著再是各班班主任介紹學生在校學習、行為表現(xiàn)情況,并對學生家長相應地提出一些要求。中間偶爾邀請個別家長進行發(fā)言,而發(fā)言家長一般都是會前約定的,發(fā)言內(nèi)容自然也是班主任提前劃定并許可的。試想,家長會年年如此,次次如此,每次都在重復著相同的程序、相同的內(nèi)容,家長們能不膩煩嗎?又怎么會積極地到校參會呢?
——內(nèi)容單一,考試成績占主導。目前學校的家長會,多數(shù)主要還是圍繞學生學習和成績展開的。家長會的召開時間一般都是安排在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結(jié)束之后,使得家長會儼然成了考試成績的通報會。在家長會上,班主任重點介紹的內(nèi)容也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其他方面則是一帶而過。即使就學生成長的其他方面與家長交流,也局限于與學生學習相關(guān)聯(lián)的內(nèi)容,并非真正關(guān)注學生的其他方面。所以一場家長會下來,家長總是感覺毫無收獲,有的只是再次知道了自己孩子的考試成績和班級名次。而這些都可能是家長們早已知曉的,所以對他們來說參加不參加家長會已經(jīng)沒有多大意義了。
——缺少交流,忽視家長意見。目前的家長會,大都是教師在臺上講,家長坐在自己孩子位置上聽,整個家長會基本上就是學校領(lǐng)導或班主任的“一言堂”,家長只是聽眾,幾乎插不上話,只能被動地接受說教,沒有發(fā)言機會。所以,每次家長會,家長往往都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久而久之,其參與熱情自然就不高了。
我們要讓家長會重拾迷人魅力,必須做好功課,大加努力。
一、精心準備,拉響家長會的前奏曲
家長會的本意是通過家校互動,讓學校教育有目的地向家庭延伸,進而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因此,要想讓家長會發(fā)揮它應有的功效,我們必須提前做足功課,精心設(shè)計家長會的活動方案。
首先,緊貼實際,精心設(shè)計溝通內(nèi)容。在召開家長會之前,班主任可以通過電話、調(diào)查問卷等方式向?qū)W生家長征求他們對家長會的意見和建議,并在立足于學校工作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的基礎(chǔ)上,適當考慮家長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增加一些家長比較關(guān)注的內(nèi)容。家長會內(nèi)容確定之后,班主任還要通過《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及時將召開家長會的設(shè)想與安排告知家長,并誠懇地邀請家長到校參加家長會。家長對家長會的內(nèi)容和具體流程了然于心,進而深切認識到這一活動的重要意義,如此,家長們不僅不會對家長會心存疑慮,而且充滿著期待,隨后自然就會心甘情愿地到校參加家長會。
其次,家長會召開之前班主任還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這里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兩方面:其一,在家長會召開之前做好會場布置工作,要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給家長看。其二,準備好相應的文字材料。文字材料內(nèi)容大致應該包括以下方面:
1.班主任的演講稿。講話稿的內(nèi)容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家長去準備,讓文化層次不等的家長都能對講話有興趣。介紹情況既要力求全面,又要重點突出;既要講成績,又要談不足;既要有事例分析,又要有理論闡述。對家長既要有鼓勵,又要有要求;既要有商討,又要有指導。
2.要擺正會上與家長進行探討的問題梳理案。梳理案內(nèi)容主要包括目前學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班級近期工作目標及規(guī)劃,今后教育中有哪些方面需要與家長達成共識,有哪些方面需要家長給予支持等。
3.班級每一位學生近階段學習生活情況簡介(抑或是發(fā)展評語)。內(nèi)容要包含學生的思想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健康狀況以及任課教師和班級同學對其印象與意見等。
4.任課老師情況(任教學科、曾經(jīng)取得的成績、授課特點)介紹,以及與他們的通訊方式,如個人博客、家庭電話、手機、QQ及電子郵箱等,可提前打印好發(fā)給家長,以便保持聯(lián)系。
二、創(chuàng)新家長會形式,唱響家長會的進行曲
1.家長會也要寓教于樂。雖然家長會的核心內(nèi)容我們不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適當改變家長會的組織形式,在中間適當增加一些文娛節(jié)目,讓家長會寓教于樂。比如我們在家長會中有一項重要內(nèi)容就是向家長傳播家教知識,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設(shè)計一些小的親子游戲活動,讓家長參與互動。抑或是請家長觀看一些有關(guān)家庭教育的小品,這樣家長自然就不會覺得家長會是空洞乏味的了。
2.分專題召開家長會。召開家長會,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所得。所以,為了提高家長會的實效,我們可以結(jié)合實際,充分考慮家長的知識水平和職業(yè)特點,分專題召開家長會。比如可以開成班級教師推介會、家校合作研討會、家教工作座談會、學生才藝展示會、學生思想?yún)R報會、教育問題咨詢會、專家教育報告會等。
3.分層次召開家長會。家長在百忙之中到校參會,是既想有所收獲,又不想太失面子,特別是后進生的家長,這種想法更為明顯。班級的學生數(shù)是少則三四十,多到五六十,學習基礎(chǔ)參差不齊,學習成績差別很大。為了能維護學生的自尊,照顧家長們的情緒和“面子”,在家長會上對于學生們所存在的問題,班主任不可能一一指出,也不可能一一提出要求,只能在班級的層面統(tǒng)一提出一些建設(shè)性的建議,這就導致家長很難了解教師的真實意圖,使家長會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而分層家長會,則既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又保護家長的“面子”,還可以就學生或是成績不理想或是表現(xiàn)不如意等實際問題展開座談,征求家長意見,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形成共識,從而提高教育效果。
4.讓家長唱主角。在家長會上,我們應該有意識地把時間留給家長,讓家長站到講臺前講述自己在教子方面的收獲、困惑,針對家長們所提出的困惑,我們要及時組織家長進行討論,要在交流探討中幫助家長追尋妥善有效的解決辦法。這樣,家長們就會感到家長會是與自己緊密相關(guān)的,自然就會積極參與到相應的討論當中,家長會的目的必然會在互動交流中實現(xiàn)。
5.讓學生參與組織家長會。長期以來,教師與家長是家長會的唯一組織者、參與者,學生則被排斥在外。實際上,家長到校參會的目的,就是來看看自己孩子在學校里的實際情況。因此,學生也應該參加家長會,不應該排斥在外。既然這樣,我們何不把家長會的舞臺讓出來,嘗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準備,并現(xiàn)場展示自己這一階段的學習成果,而我們老師則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孩子們恰當?shù)狞c評,并及時送上我們的祝福與鼓勵的話語。也許在展示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得并不優(yōu)秀,甚至還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尷尬,但是我相信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參與了,家長真切地看到了孩子們的可喜變化,所以家長也必然會自然而然地融入我們的教育活動之中。
(作者單位:山東省海陽市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