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喜梅
(文昌市慶齡婦幼保健院,海南 文昌571300)
子宮腺肌病的發(fā)病率目前有逐漸升高趨勢,子宮腺肌病是子宮腺體以及間質侵入子宮肌肉,從而產生了局限性或者彌漫性病變,是常見的婦科疾病,患者可出現(xiàn)繼續(xù)發(fā)性痛經、月經量增加等,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的臨床癥狀有相似地方,給臨床正確診斷帶來影響[1,2]。血清糖類抗原(CA125)和抗子宮內膜抗體(EMAb)在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患者體內水平均有改變,本文觀察上述因子水平改變情況對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的鑒別診斷意義。
選擇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間收治的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患者共38例,其中均經手術以及病理組織學檢查證實,其中子宮肌瘤患者21例,子宮腺肌病患者17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子宮肌瘤組,年齡最小為28歲,最大為58歲;子宮腺肌病患者作為子宮腺肌病組,年齡最小為26歲,最大為49歲。同時選擇到我院體檢的健康婦女共4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最小為24歲,最大為53歲,對照組患者中無婦科疾病、無肝腎功能障礙、無心力衰竭、無血液系統(tǒng)疾病。
所選患者在手術治療前均空腹采集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后分別裝入兩個試管中,其中1個試管在-20℃保存下進行抗子宮內膜抗體水平測定,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酶聯(lián)檢測儀測定429nm光密度值,P/N大于2.1為陽性,其中P為待測血清的OD值,N為陰性對照OD值。另1個試管中的血清用于測定血清糖類抗原水平,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測定。所測得步驟均按照試劑盒提供的操作步驟進行。血清糖類抗原水平超過35 ng/ml,為陽性判斷標準。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4.0對兩組所得的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水平測定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子宮肌瘤組血清糖類抗原水平為(22.3±7.9)ng/ml;子宮腺肌病組患者血清糖類抗原水平為(148.3±23.4)ng/ml;對照組血清糖類抗原水平為(11.1±3.4)ng/ml。子宮肌瘤組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率分別為9.5%、9.5%,子宮肌瘤組中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均為陽性所占比例為4.7%;子宮腺肌病組的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率分別為82.3%、52.9%,子宮腺肌病組中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均為陽性所占比例為41.1%。對照組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率分別為2.5%、2.5%。子宮腺肌病組的血清糖類抗原水平高于子宮肌瘤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子宮肌瘤組的血清糖類抗原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子宮腺肌病組的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率分別高于子宮肌瘤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子宮肌瘤組的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率分別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所選對象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測定結果水平情況
子宮腺肌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子宮腺肌病的臨床表現(xiàn)與子宮肌瘤有相似之處,在臨床診斷中,容易出現(xiàn)錯誤診斷,所以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的鑒別診斷是研究熱點之一。血清糖類抗原屬于單克隆抗體CA125特異性識別的腫瘤抗原,是卵巢癌最早的腫瘤標志物之一[3-5]。隨著對其研究深入,血清糖類抗原來源于體腔上皮細胞的表面抗原,血清糖類抗原濃度水平改變情況與子宮內膜的發(fā)育情況關系密切。研究表明,子宮腺肌病患者的異常子宮內膜對血清糖類抗原的分泌作用較為顯著,遠高于正常子宮內膜的分泌水平[6-8],本文結果顯示,子宮腺肌病患者的血清糖類抗原高于子宮肌瘤組和正常組。抗子宮內膜抗體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特異性標志抗體。本文結果顯示,子宮腺肌病組的血清糖類抗原和抗子宮內膜抗體陽性率分別高于子宮肌瘤組和對照組。說明CA125和EMAb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鑒別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提高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的診斷率,具有重要臨床檢測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玲玲,邱慧玲.不同部位子宮內膜異位癥與血清CA125、EmAb的關系[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02(4):243.
[2]陳余平.聯(lián)合檢測CEA、CA125和CA72-4對卵巢癌診斷的臨床價值[J].甘肅醫(yī)藥,2011,01(1):27.
[3]張國梅.血清CA125聯(lián)合EmAb測定在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中的價值探討[J].山東醫(yī)藥,2011,06(2):56.
[4]邱建達.卵巢癌患者血清HE4、CA125和血漿LPA水平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1,02(3):125.
[5]楊 波,賈 佳,石冬梅,等.血清CA125和OPN聯(lián)檢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診斷價值[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2,09(1):1742.
[6]黃 靜,效映霞.血清CA125和EMAb水平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性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2,18(3):2806.
[7]鄧雪紅,葉小清,徐迎春,劉運華.血清CA125、CEA與卵巢癌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4:92.
[8]王燕芳.血清CA125與子宮內膜異位抗體測定對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