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加科
【摘 要】有效預習是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新的認識對象先進行了解、質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學生預習效果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進度,影響著生本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有效預習之重要,猶如大型樂章的前奏,好比登臺前的預演。那么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預習呢?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學
一、關注差異,激發(fā)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除了依賴于教師善導外因外,更有賴于學習內(nèi)因調(diào)動,這內(nèi)因即為學習興趣與情感。只有當學生產(chǎn)生預習期待,才能將預習化為內(nèi)在需要,產(chǎn)生向上的內(nèi)驅力。鑒于此,筆者作了一點嘗試,即在學習新課之前先形成預習單,明確具體要求,考慮到學生間差異,預習分層進行,學生跳一跳就能完成任務。
分層預習貴在給學生一定空間和自由度,學生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基礎上,大多數(shù)學生愿意嘗試新的任務,接受新的挑戰(zhàn),這意味著學生努力超越、實現(xiàn)自我的迫切需要。當然要想有效預習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落實,就必須因人而異,量體裁衣,不強求一律。如在設計《埃及的金字塔》預習單時,將任務具體化為ABCD四個類別,前兩類屬于基礎題,一般學生都能完成,C類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對文字的品鑒能力,這類題中等生樂于探究,而D類題則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雖然難度指數(shù)加大了,但優(yōu)等生卻樂此不疲。學生通過課前有效預習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上課時便會將自己的理解和教師的解讀相印證,從而經(jīng)歷一個認知、情感交流碰撞的心理過程。正如葉圣陶先生說,當學生的理解和討論結果相吻合時,便產(chǎn)生愉悅的情感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感;實踐證明,這種體驗不僅使學生清晰地感受到預習對學習課文的幫助,更促使學生面對一篇新課文產(chǎn)生主動求知的愿望,使學生從單純接受學習轉變?yōu)樽灾鲗W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從而達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奇妙效果。
二、關注形式,力求多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睂W生已經(jīng)對預習產(chǎn)生了興趣,但要讓學生的興趣持久下去,這就得費點工夫和心思。首先要對預習篇目認真研讀,布置一些有價值、有坡度、能維持濃厚興趣并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習題進行探究。其次在布置預習任務時,要注意創(chuàng)新預習方法,如果每次預習都局限于把課文讀熟,標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分段概括段意,不出一個月學生就會乏味,甚至厭惡預習。因此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不同文本設計不同任務,優(yōu)美的句段可以賞析、摘抄或美讀,條分縷析的文章可以編列提綱,人物形象鮮明、以對話為主的篇章可以分角色朗讀,或排演課本劇,距離學生生活年代久遠的歷史故事可布置學生查閱相關背景資料。
三、關注方法,學以致用
“授人以‘魚三餐飽,授人以‘漁一生享?!毙W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自主學習,預習作為其中一個組成部分,作用不可小覷。預習效果優(yōu)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方法,即教師“漁”的傳授。
案例:【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預習回放
預習導學:1.自學生字新詞,熟讀課文。
2.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劃出文中令你感動的語句,在書旁寫下閱讀感悟。
預習反饋:在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時我發(fā)現(xiàn)第1、2項任務絕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的很好,第3項學生劃出的句子比較多,但是感悟少,且膚淺。通過這次預習發(fā)現(xiàn)學生態(tài)度基本是端正的,只是學生完成的質量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學生不知道如何將感悟寫具體、寫深刻。鑒于此,我決定以文本為例來個“大練兵”。
1.抓關鍵詞語寫體悟
“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著大江挺進。他們和幾百萬人民群眾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wèi)戰(zhàn)?!?/p>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深深地打動了你?為什么?
生:日夜兼程,這個詞的意思是說白天走夜里走,一天走兩天的路程。他們?yōu)榱嗽缫稽c到達災區(qū),不顧疲勞讓我很感動。
師:危急關頭,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他們這么心急趕路,有其他原因嗎?
生:他們非常擔心大堤的安危。
生:他們還非常擔心人民群眾的安危。
師:透過“日夜兼程”,你又體會到什么?
生:在他們心中大堤、群眾的安危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生:體會到他們一心為民,勇往直前的精神。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我們在理解關鍵詞語的時候就是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如果把你們剛才所說的整理成一段話,那感悟不就具體深刻了嗎?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悟
“黃曉文大聲說:“來不及了!”說著,一咬牙,猛地把鐵釘一拔,一股鮮血涌了出來。黃曉文隨即從身上扯下一綹布條,三下兩下把腳捆了個結實,二話沒說,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師:讀了這段話,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黃曉文很堅強,雖然腳被鐵釘扎破了,流了很多血,但是他沒有放棄搶險,沒有離開戰(zhàn)場。它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生:我覺得黃曉文當時一定很疼,不然他不會咬牙。
師:你們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
生:我曾經(jīng)被開水燙傷過,當時手臂又紅又腫,火辣辣的,痛得我眼淚直流。
師:那是一種怎樣的痛?
生:難以忍受,鉆心的痛。
師:開水燙傷皮膚和鐵釘扎破腳比,誰更痛?
生:當然是黃曉文了。
師:現(xiàn)在你們一定能理解黃曉文當時的痛苦了吧??磥恚?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就會感同身受。
由此可見,有效預習不是簡單的布置幾條題目,更不是流于形式的說教,它必須憑借具體文本,教給學生相應的技巧方法,包括質疑、解決問題、查閱背景資料等,只要課內(nèi)得法,課外勤于實踐,預習一定會精彩紛呈!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黃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