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素媛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推行,在初中音樂課堂上實施開放教學已經(jīng)成為必然。開放式教學倡導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作用。同時,由于音樂課程本身具有開放性、藝術(shù)性、審美性等特點,需要利用符合課程特點的教學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音樂個性。那么,針對初中生特點和教材特點,如何有效實施開放教學,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上既學習音樂知識,又能發(fā)展音樂個性呢?這就需要音樂教師深入解讀開放教學,從多個角度入手,構(gòu)建開放課堂。
【關(guān)鍵詞】初中音樂;開放式教學;音樂個性;途徑
開放式教學,主要是指在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下,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激勵,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音樂個性,同時達到預(yù)定教學目標的一種模式。該種教學模式符合學生音樂發(fā)展需求,并讓音樂課堂呈現(xiàn)出另一番景象。但是,開放式教學并不是無人管理課堂,而是教師通過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體驗音樂,享受音樂課堂教學中帶來的愉悅感。
一、創(chuàng)設(shè)音樂情境,激發(fā)學生音樂興趣
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所授予的音樂知識應(yīng)該與時俱進,適當?shù)貙⒁恍╆惻f乏味的內(nèi)容摒棄,增添音樂新內(nèi)容,以將音樂激情點燃。從心理學角度而言,興趣可以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由此可見,音樂教師可以結(jié)合教學需要,以情境帶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為開放式課堂的構(gòu)建奠定良好基石。以學習初中音樂《海濱音詩》這一單元的音樂學習為例,教師以情境導入新課學習:同學們,大家是不是都看過足球賽呢?那大家知道比賽現(xiàn)場的人浪是怎么造出來的嗎?想不想體驗一下?此時,學生在音樂教師的示范指導下,開始制造人浪。緊接著,音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的音頻功能,播放大海的浪聲,讓學生感受變化無窮的海浪聲,以更好過渡到新課學習。師:從古到今,很多藝術(shù)家用自己獨特的作品表現(xiàn)對大海的感情。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海濱音詩,體驗作品中的大海吧。在授課時,音樂教師還引進《聽潮》,讓學生以讀帶感,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形式。在以上案例中,音樂教師利用情境激趣,并引進《聽潮》,先讀,體驗歌詞中的感情,融入多種方式,真正調(diào)動了學生的音樂興趣,奠定開放教學基礎(chǔ)。
二、豐富音樂教法,培養(yǎng)學生音樂個性
開放式教學需要教師采用多種音樂教法,讓學生在教師教法的引導下,音樂個性得到培養(yǎng)與發(fā)展。無論采用何種教法,需要立足學生、立足教材和課堂需要,以真正利用多種教法,促進開放式教學的發(fā)展,真正為課堂服務(wù)。
(一)師生互動法,營造音樂課堂氛圍
新課改下,師生是平等關(guān)系。因此,為了更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可以采用師生互動法,營造音樂課堂氛圍。一般而言,學生在良好的音樂氛圍下,會重新認識音樂作品,并在重新解讀中形成自己的觀點,促進音樂個性的形成。以學習初中音樂《希望與你同行》這一課為例。音樂教師首先利用《同桌的你》《我的未來不是夢》等學生熟悉的歌曲進行串燒,并在播放的過程進行哼唱(此方法有利于帶動學生跟著一起哼唱,融入音樂學習);其次,教師提問:在如歌如夢的初中時代,你們的希望是什么呢?同時,利用多媒體屏幕,展示《希望與你同行》這首歌曲的歌詞,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個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朗讀,教師利用面部語言、肢體語言等調(diào)動學生有感情朗讀,營造學習氛圍);最后,教師播放歌曲,并讓學生小聲跟唱,并思考歌曲中以怎樣的旋律和情感抒發(fā)內(nèi)心的希望?在以上教學中,教師以音樂為橋梁,讓自己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共同營造音樂學習氛圍。
(二)移動教學法,彰顯學生音樂個性
移動教學法很適合開放式課堂。該種教學法主要向教師透露著:教學場所并不局限于教室,可以根據(jù)課程安排和歌曲需要,帶學生走出教室。室外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促進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音樂,以彰顯出學生不一樣的音樂個性。以學習初中音樂《校園多美好》這一課為例。我把教學場所變?yōu)槭彝?,讓學生在逛校園中體驗這一首歌曲,如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歌曲的高潮部分是哪里?學生通過逛校園,對校園歌曲有了不一般的了解,因為每個學生對校園的感情有所不同。最后,教師引出:不同時期的校園流行歌曲也有所不同,并讓學生說出歌曲的名字,同時對比不同時期的校園歌曲,總結(jié)出共性。
(三)體驗式教學,增強學生音樂理解
體驗式教學注重學生的親自體驗,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在體驗過程中,學生挖掘音樂作品的情感因素,不斷感受作品中的美,以促進自身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
三、開放音樂評價,提升開放教學實效
開放式教學需要開放性的評價,以提升開放教學實效。例如以《希望與你同行》這一課的評價為例。音樂教師可以從學生是否主動融入互動、是否有感情朗讀、在演唱時是否融入真情實感等方面進行評價,而不是是以學生唱的技巧如何進行評價。同時,音樂教師還可以請學生利用某一句或者一段歌曲來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通過以上方式,評價不再枯燥,而是充滿樂趣,大大促進了開放教學實效的提高。
總之,通過音樂教育,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音樂個性得到發(fā)展,想象力得到豐富。因此,音樂教師必須注重利用音樂,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在利用開放式進行教學時,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個性,全面鍛煉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志華.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zhì)量[J].新課程(下)2011(01)
[2]張萱萱.淺論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2(04)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竹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