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琳
摘 要: 作者選取課堂教學方法作為切入點,研究中小學英語銜接問題。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等差異,因而在銜接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對此,作者提出注重教學目的和內(nèi)容的銜接、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銜接和構(gòu)建中小學教師交流機制等措施。
關(guān)鍵詞: 中小學英語 銜接 教學方法
“中小學銜接”,顧名思義,就是指小學和中學兩個學習階段的相互連接。Anchalee Chayanuvant(1996)指出中小學英語銜接既包括中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理念、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銜接,又包括教學情景、學習環(huán)境及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銜接,目的是使中學英語教育與小學英語教育構(gòu)建在相對獨立的基礎(chǔ)上,從實際出發(fā),防止脫節(jié),使英語教育活動能夠自然、順暢、科學有效地進行[1]。中小學英語銜接本身是一個較為宏觀的課題,為了言之有物,筆者選取課堂教學方法作為切入點探討中小學英語銜接問題,以期能夠給英語教師帶來一定啟示。
一、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差異分析
研究中小學英語銜接中的課堂教學方法,必須弄清楚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差異。只有在搞清楚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差異的前提下,于差異中找聯(lián)系、探討教學方法才具有意義。根據(jù)筆者對“蘇教版”下[2]小學、初中英語教學的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兩者存在以下不同。
1.教學目的不同
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初中則是學生在小學學習的基礎(chǔ)上,進行英語基礎(chǔ)擴展和延伸的階段。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初中英語則開始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和提升。
2.教學要求不同
由于教學目的不同,中小學英語教學在要求上也就存在差異。小學英語教學一般只要求學生會說一些簡單的口語交際用語,能夠字跡工整、規(guī)范地書寫簡單的單詞,對于英語學習,激發(fā)興趣即可;而初中英語對學生的語法、詞匯量、聽說讀寫能力有更高要求,一般要求學生背誦課文、看圖說話、寫作及情景表演等。
3.教學手段不同
小學英語教學一般以教師為主,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如,英語游戲、情景模擬、講故事、學唱英語歌等,還會充分利用圖片、實物及動畫視頻等,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而初中英語教學則更多呈現(xiàn)出“老師為主導(dǎo)、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游戲性的教學手段減少,任務(wù)性的要求(比如語法、詞匯)比例相應(yīng)增大,對學生自主學習、復(fù)習的要求有所提高。中學英語教學還會在語言教學中更多地融入文化教學、思想政治教育等。
二、中小學英語銜接中課堂教學方法研究
課堂教學方法對中小學英語銜接具有重要影響,結(jié)合前文中小學英語銜接中課堂教學差異的分析,筆者提出從以下三個方面注重中小學英語銜接中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
1.注重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的銜接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具備簡單的聽、說能力,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進入初中階段,學生除了要掌握語言基礎(chǔ)知識外,還需要提高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因此,在目標上樹立循序漸進的意識,幫助初一新生在短時間適應(yīng)新的教學要求,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上解決好中小學英語教學之間的銜接問題。此外,教材編排、教學大綱設(shè)計要做到具有連貫性。為此,中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研究大綱設(shè)計,掌握教材,精心設(shè)計教學,盡力讓學生掌握教材內(nèi)容。蘇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中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2.注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銜接
小學生好奇心強,好玩、好動,敢于表現(xiàn),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經(jīng)常采用游戲、歌曲、歌謠和故事等形式教學英語。比如,教師課上一般通過教具(卡片、實物等)和多媒體設(shè)施,讓學生直觀觀察并學習一些常見的單詞、詞匯和簡單句型。中學英語教學受課程量的影響,娛樂性會降低,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中學老師往往注重課堂知識的傳授,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dǎo),培養(yǎng)學生做題的能力,忽略了課堂教學方法的過渡。為了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中學英語教師應(yīng)部分保留小學課堂的活躍氣氛,適當繼續(xù)把游戲、唱歌、故事等活動引入課堂,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寓教于樂。消除學生害羞、膽小、不自信的心理,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就會得到提高。
3.注重中小學英語教師交流機制的構(gòu)建
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主要任務(wù)落在中學教師的身上,因此,中學英語教師要通讀小學英語教材,分析教材內(nèi)容,搞好銜接,了解小學英語教法,經(jīng)常去小學聽課,或通過教研活動等形式,相互學習并交流英語教學思想。主管教育部門可以嘗試建立中小學教師交流機制,注重小學五、六年級英語老師和初一英語老師的交流,小學老師可以向中學老師反映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些現(xiàn)象;中學教師也可以向小學老師反饋學生進入中學在銜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小學教師可以根據(jù)中學教師的反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改進;中學老師亦可以針對小學老師的反映,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進行適當傳承。通過這種交流機制的構(gòu)建,讓中小學英語銜接問題在課堂教學上首先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決。
三、結(jié)語
小學和中學作為我國基礎(chǔ)教育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小學和中學既相互聯(lián)系,又彼此獨立。由于中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要求和手段等不同,使得中小學英語銜接存在一定問題,筆者提出注重教學目的和內(nèi)容的銜接、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銜接和嘗試構(gòu)建中小學教師交流機制等措施,以期對解決問題有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徐芳.邢臺市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魏華.新課標下小學英語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銜接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