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小勇
英語課程教學強調(diào)以任務為原則,突出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增強認知體驗。這樣的教學理念給教師帶了全新的教學要求,教師也在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全力效仿,形式可謂千姿百態(tài)。這樣的花拳繡腿式教學,一方面,忽略了課堂整體知識結構體系,讓學生在偏離知識前后聯(lián)系中學習,難以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過于放牧式的教學引導,不利于學生入心入腦理解記憶相關知識,課程教學缺少應有的效率和活力。
1.短期淺嘗輒止合作,難以體現(xiàn)學生學習需求
英語課程合作探究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信息的敏銳程度和主動探究的運用技能。學生在語言表達中注重依據(jù)課程學習內(nèi)容來主動深入地交流意見,不僅能夠使他們對課程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深刻感知印象,還能夠幫助他們將學習的需要轉(zhuǎn)化為自我實踐的運用。
在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追求課程教學效率和短期學生成績快速上升,往往使用形式上的合作探究,主要是:布置一些學生容易理解記憶的題目,讓學生假合作,反而浪費課堂真正有效時間;給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不夠充分,往往要求學生在邊閱讀邊理解的過程中說出解題思維,而其他同學只是用簡單的“對”或者“錯”評價,忽略了他們真正的語言表達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合作探究未作深入的指導,往往停留在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未能指導學生在彼此合作過程中更好地深入探究。
這樣的短期合作行為,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反感。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7BUnit 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 的“Reading A video about Sunshine Town”教學中,一位教師為了體現(xiàn)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就“What do you know about Sunshine Town?”和“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進行合作,以此來深化閱讀理解教學。其實這樣的問題設計,不僅過于淺顯,還缺乏真實性,不能讓學生在跳起來摘果的過程中感受到合作探究的樂趣。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合作,教師應該基于如下考慮:(1)多讓學生擔當主角,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和平臺;(2)任務的設計應該體現(xiàn)多樣性和差異性,能夠使他們在彼此合作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感知;(3)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在自我思考和主動爭辯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合作學習的樂趣,增強認知感悟。通過這樣的合作引導,能夠讓學生在不斷深化認知感悟的基礎上,更能夠積極主動地完成課程學習任務,提高語言表達綜合運用技能。
2.小組漫無邊際討論,忽略課程知識要點體系
合作探究的主要形式是討論,而任務的運用則是給討論明確了相應的方向和目標。離開了任務指導的合作探究,只能是放牧式虛無主義的教學。由此可見,小組討論的過程應該用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不斷拓展延伸,以幫助學生增強認知感悟。
有些教師為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往往多讓學生主動討論,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議論紛紛的良好情形。殊不知,小組漫無邊際的討論,一方面,容易使課堂教學偏離中心,忽略了課程知識之間的結構聯(lián)系,不利于學生在學習交際中主動運用;另一方面,討論的內(nèi)容過于散漫,不利于學生準確把握課程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樣漫無邊際的討論,容易使學生在自我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一定的錯覺,認為英語課堂教學就是他們交流的過程。其實這樣不著邊際的討論,不僅浪費了課程教學資源,而且不利于學生很好把握課程學習的內(nèi)容。
一位教師在8AUnit 2 School life的“Reading School lives”教學中,要求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圍繞“Do you like your school life?”等進行討論。這樣的討論交流,不僅不能突出課程教學中的要求,更容易使學生在相互討論中無原則地過多表達自己思維情感,不利于增強自身的認知感悟。在教學中,多注重任務的設計和策略指導,不僅能夠讓學生帶著激情主動參與討論,更能夠使他們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更多英語學習的精彩。
3.師生故弄玄虛對話,難以挖掘?qū)W生學習潛力
師生對話是課程教學的重點。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來鼓勵學生表達,不僅有利于教師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更能夠使學生在與教師主動對話中增強認知感悟。師生之間的對話應該具有啟發(fā)性和質(zhì)疑性。但在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往往是通過兜圈子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思考,以為是拓展背景知識。
有位教師在講解“學校生活”中,從自己的學校生活以及世界各地奇異的學校生活入手,注重細化講解。這樣的導入,一方面,違背了課程教學的中背景知識烘托應該有度有量的原則,不利于學生記憶;另一方面,容易使學生在毫無準備的前提下,不能主動融入課程學習過程,難以調(diào)動他們學習潛能。跳開引導的神秘外紗,注重有情、合理、豐富引導才是體現(xiàn)合作探究精神的最好策略。
由此可見,英語合作探究教學有一定的度,圍繞課程教學內(nèi)容要求和學生認知需要來合理優(yōu)化,不僅能夠起到活躍教學情境氛圍的作用,更能夠使學生在彼此合作中深化感知。突破合作的“假、大、空”境地,就是要在了解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鼓勵他們主動嘗試和積極探索,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趙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