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丹薇 韋中定
摘 要:將引進的粵糖53號、福農39號、福農28號、福農22號、桂柳1號糖蔗新品種與桂糖03/2625、新臺糖22號進行比較試驗,結果表明:粵糖53號、福農39號、福農28號福農22號糖蔗新品種產量高、糖份高、抗性強,適合在賓陽縣進行種植發(fā)展,通過該試驗,為賓陽縣選育出可替代桂糖03/2625、新臺糖22號品種,為當地糖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支撐。
關鍵詞:新品種 產量 蔗糖份 農藝性狀
幾年來,賓陽縣甘蔗種植面積保持在2萬hm2左右,但受價格因素和產量的影響,加上品種退化,管理不善,造成廣種薄收,平均產量只有3.6t/667 m2,現在大部分糖蔗種植戶生產效益相對較低。為做大做強賓陽縣蔗糖產業(yè),加大推廣優(yōu)良品種和配套高產高糖生產技術,加快糖蔗產業(yè)發(fā)展,推進糖業(yè)產業(yè)化經營,大幅度提高糖蔗產業(y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已成為賓陽縣糖蔗產業(yè)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
廣西是我國最大的甘蔗生產基地,多年來推廣的品種以新臺糖22號,桂糖系列為主,引進粵糖53號等5個品種,實施國科發(fā)農〔2011〕190號科技富民強縣“糖蔗產業(yè)技術開發(fā)與示范項目”于2011年3月引種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糖蔗品種
參試品種為粵糖53號、福農39號、福農28號、福農22號、桂柳1號,當家品種桂糖03/2625 為CK1,新臺糖22號為CK2。
1.2 試驗設計
實驗地點設在賓陽縣和吉鎮(zhèn)嶺甲村,前作為甘蔗,土壤為紅壤土,同一地塊,水肥條件相同。隨機區(qū)設計,3次重復,重復間設保護行,四周設有保護區(qū),每小區(qū)種7行,行長6 m,行距1 m,小區(qū)面積為42 m2。
1.3 種植管理
機耙深耕深松土地40 cm以上,于2011年2月20號種植。雙軌式擺種,每小區(qū)擺種224個雙芽段,折667 m2用種量4082個雙芽段。播種前用70 %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種15 min,地膜覆蓋、節(jié)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每小區(qū)基肥施復合肥30 kg,克百威0.25 kg,2011年5月23日大培土,667 m2施復合肥50 kg,2011年7月15日施第2次肥,每667 m2施尿素20 kg,鉀肥15 kg。
1.4 觀測項目
4月15日調查出苗率,5月15日調查分蘗率,每15 d調查有效莖、株高、莖徑。生長量在5~10月每月調查1次,每小區(qū)測量20株。田間錘度在10~12月每月各測定1次,每處理測定20株,蔗糖分于10~12月每月10日前后取樣送糖廠化驗,于2012年1月20日砍收,實稱小區(qū)蔗莖產量后折667 m2蔗莖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參試糖蔗品種的田間生長表現
粵糖53號出苗快且整齊,出苗率最高,達到了89.3 %。其次是福農39號,出苗率達到82.8 %,桂糖03/2625出苗率為66.8 %,其余品種出苗率均超過了60 %,分蘗率超過了2個對照品種的有粵糖53號,福農39號,福農28號,福農22號,最高是粵糖53號,達到了178.5 %。大部分最大生長期均在6月份,見表1。
2.2 參試糖蔗品種的產量因素和蔗莖產量
株高最高的是福農28號,達到395.2 cm,其次是粵糖53號為388.9 cm,莖徑最大的是福農39號3.10 cm,其次是新臺糖22號達到了2.91 cm。有效莖最多的是福農22號為6518條,其次是粵糖53號6182條,產量最高的是福農39號,平均蔗莖產量達到93 t/667 m2,其次是福農28號為8.8 t/ 667 m2,再次是粵糖53號為8.5 t/667 m2。桂糖03/2625最低,詳見表2。
2.3 蔗糖糖分和田間錘度
蔗糖分最高的是新臺糖22號,達到了16.0 %,其次是粵糖53號,蔗糖份達到了15.6 %。排在第三的是福農39號為15.5 %。
含糖量最高的是新臺糖22號,達到了2.59 t/ 667 m2,其次是粵糖53號為2.52 t/667 m2,再次是福農39號為2.51 t/667 m2,結果見表3。
3 討論
試驗為一般性試驗,現場考察了參試品種的出苗率、分蘗率、株高、莖徑、產量等主要農藝性狀和田間表現,與2個對照相比,福農39號、福農28號、粵糖53號福農22號綜合表現較好,綜合表現較差的有桂糖03/2625。由于引種過程中協調不周,部分蔗芽受損壞,同時,遇干旱不及時灌溉,導致出芽率低,從而影響產量,生產勢好的品種在生產上若能防止倒伏和及時防治病蟲鼠害也有不錯的表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