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凱
一、教材分析和設計思路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對第一節(jié)內容的概括歸納和延伸,包括“中心法則的提出及其發(fā)展”和“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兩部分內容,其中“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對應的課程標準要求是:“舉例說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屬于理解水平。
教學策略:1.采用學生已有知識歸納+資料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親身感受中心法則發(fā)展的過程。在“中心法則”的教學中首先要鞏固上一節(jié)的所學內容,使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理解,再結合教材中的“資料分析”進行拓展,不僅讓學生了解中心法則本身,而且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科學發(fā)展過程是怎樣一步步接近真理的。
2.關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比較復雜也比較抽象,若直接由老師講述則學生難以理解,由遺傳現(xiàn)象的實例入手,讓學生自己總結三者之間的關系,做出歸納,并結合教材中的技能訓練,鞏固所學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解釋中心法則。(2)舉例說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
2.能力目標:(1)理解中心法則并能繪制圖解。(2)通過觀察、分析資料及列舉具體的實例,讓學生自己歸納得出基因如何控制性狀的結論,從而培養(yǎng)觀察分析、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了解生物學研究史,認識科學研究是不斷發(fā)展的。
三、教學過程
教學反思:(1)小組合作學習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要求比較高,如果學生自主學習探究不出來,教師就應及時改變教學策略,轉變成教師講解或總結。對上課學生提出的生成性問題,多做一些準備,對于一些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課下再研究。
(2)教師應提前分好組,保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學生展示完,組間評價、修正,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3)學生在表述時,教師對生物學術語要進行規(guī)范性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