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萍(山東省泰山醫(yī)學院附屬新泰醫(yī)院,山東 新泰 271200)
炎性假瘤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眶內(nèi)疾病。炎性假瘤多發(fā)于淚腺部位,其臨床癥狀主要為眼瞼疼痛、腫脹,應用激素治療,可獲得較好的療效,但是其復發(fā)率較高。在淚腺炎型炎性假瘤的臨床診斷中,容易發(fā)生誤診,將淚腺炎型炎性假瘤誤診為淚腺上皮性腫瘤(如腺樣囊性癌、多形性腺瘤)[1]。在淚腺炎型炎性假瘤的臨床診斷中,充分運用了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檢查,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淚腺型炎性假瘤患者33例為研究對象,均為單眼發(fā)病,其中左眼24例,右眼9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36~68歲,平均(40.5±3.6)歲;病程1~6個月,平均(2.1±1.2)個月。臨床表現(xiàn):眼瞼外上方疼痛、腫脹,或眶外上方有明顯腫物,且表面光滑。本組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且均未接受類固醇治療。
1.2 方法:采用由美國西門子公司生產(chǎn)的Sequoia 51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本組病例進行檢查。線陣探頭,探頭頻率為8~13 MHz。在患者眼眶外上方放置探頭,直接探測淚腺部位,先做二維圖像掃查,待清晰可見病變部位后,進行彩色血流信號疊加,仔細查看病變部位的血流變化情況。所有患者均做雙眼對比檢查,并對陽性者拍片記錄。
33例患者首診均行彩超檢查,均確診為淚腺炎型炎性假瘤,均予以激素(全身應用加局部注射)治療,并在治療后隨訪1~2個月。33例患者首次治療后,痊愈21例,有效12例。隨訪結果顯示:20例未復發(fā),復發(fā)9例,其余4例失去聯(lián)系,無法隨訪。對復發(fā)者再次予以激素治療(全身應用加局部注射),均顯著好轉。
超聲圖像特征:①正常淚腺。淚腺呈三角形結構,可見均勻回聲,內(nèi)部回聲略低于眶內(nèi)脂肪回聲。彩色血流信號顯示淚腺周圍有點狀血流信號,但內(nèi)部血流信號無異常。②淚腺炎型炎性假瘤。經(jīng)超聲檢查,可清晰觀察到淚腺大小,與正常淚腺相比,患側淚腺有增大,且炎性反應越嚴重,增大幅度越大,部分可呈彌漫性或局限性增大。雙眼對比檢查,可準確識別病變,與正常淚腺相比,患側淚腺的內(nèi)部回聲強度更低,回聲均勻,邊界清晰。血流信號顯示患側淚腺內(nèi)部無異常血流信號,周邊有豐富的血流信號,多普勒頻譜分析主要為動脈型頻譜。
淚腺炎型炎性假瘤主要在成年人中發(fā)病,炎性反應可累及淚腺,也可累及框內(nèi)容物。淚腺炎型炎性假瘤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眶外上方有不可推動、表面光滑的腫物,眼瞼外上方疼痛、腫脹[2]。其病理特點為:在淚腺泡、導管周圍出現(xiàn)炎性細胞浸潤,腺管、腺泡出現(xiàn)萎縮、大量纖維化。通常認為該病屬于免疫反應性疾病,應用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可獲得較好的療效,也印證了該觀點[3]。臨床上,眼眶炎性假瘤的一個重要確診依據(jù)就是類固醇治療有效。在炎性假瘤的臨床診斷中,應用彩超檢查,可對淚腺形態(tài)、大小、內(nèi)部回聲、血流情況、眼組織與病變的關系等進行清晰顯示。在本次研究中,通過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正常淚腺、患側淚腺進行掃查,發(fā)現(xiàn)患側淚腺比正常淚腺更大,炎性反應越嚴重者,淚腺越大,部分可呈彌漫性或局限性增大?;紓葴I腺的內(nèi)部回聲強度比正常淚腺更低,回聲均勻,邊界清晰?;紓葴I腺內(nèi)部無異常血流信號,周邊有豐富的血流信號。在應用激素治療后,彩超復查顯示患側淚腺明顯變小,血流信號也顯著減少,逐漸恢復至正常。
與MR、CT診斷相比,彩超檢查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其操作簡便、費用低廉、可反復檢查、準確率高[4]。應用彩超檢查,可清晰顯示病變的位置、邊界、形態(tài)、內(nèi)部回聲、血流等情況,可對淚腺炎型炎性假瘤進行初步診斷,同時還能對臨床治療進行追蹤觀察,其是一種有效、簡便的檢查方法,在淚腺炎型炎性假瘤的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1] 符少清,莫澤來,劉秉彥,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眼眶腫瘤的臨床應用[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9,30(1):3.
[2] 王 宏,羅 燕.淚腺區(qū)占位性病變65例臨床分析[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2009,10(4):784.
[3] 尚中甫,睢爭妍,劉躍奎.淚腺炎性假瘤的MRI診斷[J].臨床醫(yī)學,2012,22(1):84.
[4] 畢秋香.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外周動靜脈瘺的臨床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34(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