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桂香 (江蘇建康職業(yè)學院中西醫(yī)結合系,江蘇 南京 211800)
隨著對患者安全性相關研究的日益深入,患者從急診室轉移至病房的過渡護理日益受到關注。而在影響安全過渡的因素中,護理人員對急診室轉出患者信息的順利交接是患者安全過渡并接受良好的后續(xù)治療和連續(xù)性護理的首要因素。因此,標準化交接溝通模式顯得尤為重要,而“現(xiàn)狀-背景-評估-建議”(SBAR)溝通方式是一種以證據(jù)為基礎、標準化的溝通方式,曾被用于美國海軍核潛艇和航空業(yè),在緊急情況下保證了信息的準確傳遞[1]。在美國醫(yī)療機構中已經(jīng)使用這種溝通方式[2-3]。為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對患者信息正確的傳遞,以保障護理的安全。我院婦幼急診從2011年1月開始將標準化交接溝通模式應用于患者轉出交接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實現(xiàn)了科室與科室、護患雙方、護護雙方之間的有效溝通,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婦幼急診轉出患者245例,其中婦科患者25例,包括宮外孕13例,陰道出血8例,產(chǎn)后大出血4例,兒科患者123例,藥物中毒21例,支氣管哮喘21例,喘息性支氣管炎伴心力衰竭5例,高熱驚厥68例,急性胃腸炎伴水電解質紊亂8例。
1.2 具體實施方法
1.2.1 制定患者SBAR轉出交接表單:結合本科疾病、患者特點,根據(jù)SBAR溝通交接方式設計患者轉出交接單。其中S(situation)即現(xiàn)狀,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入搶救室的就診時間、卡號、姓名、年齡、性別、職業(yè)等。B(background)即背景,表明患者的基本資料:主訴、現(xiàn)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目前病情及已完成的治療情況、最近的監(jiān)測及檢查結果、想要溝通的問題與傳遞的信息。A(assessment)即評估,對目前患者的資料做出評估,重點在患者目前的生命特征及經(jīng)過治療護理后病情的變化,包括患者的異常反應、異常報告值、給氧情況、通路及管道情況、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患者主要護理問題的評估及觀察要點。R(recommendation)即建議,溝通后續(xù)治療、對問題的處理建議及預見性的處理建議。表格的內容大致包括六大項,分別為①患者的基本信息:年月日、時間、轉入病區(qū)、姓名、就診卡號、性別、年齡、診斷。②基本病情:主訴、現(xiàn)病史、既往史、過敏史、家族史、生命體征、SPO2、體重、神志、瞳孔、最近的監(jiān)測及檢查結果、需進一步關注的問題。③皮膚黏膜情況:完整無破損、不完整及有無皮疹、黃染等其他情況。④置管情況:包括靜脈通路、胃管、導尿管、吸氧管等。⑤目前已完成的治療情況:重點是藥物的交接,包括已用的藥物和未用的藥物。⑥有無特殊交接:如心理狀態(tài)。整張表格大多用“√”方式完成,個別地方用文字描述,均為交班者如實填寫并簽名。
1.2.2 成立培訓小組:為了培養(yǎng)護士臨床溝通能力,指導護士進行有效的溝通,我們開展了標準化溝通交接模式的培訓工作。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定期對急診室全體護士進行培訓,培訓小組成員負責對本科室護士的SBAR培訓項目進行策劃和實踐,具體內容有:SBAR工具的優(yōu)勢、含義、內容以及SBAR的使用方法等。培訓方法以講課、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訓練為主。定期對培訓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查,根據(jù)檢查反饋、強化培訓,讓每名護士都理解SBAR的內涵,認識到SBAR能夠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及效果,從而提升優(yōu)質護理服務內涵。
1.2.3 轉出流程:流程分三步:①電話溝通。醫(yī)師下達轉科醫(yī)囑后,與轉入科室護士事先電話溝通,講明自己的身份及科室,告知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患者的姓名、年齡、診斷、需要轉入的床號及需要準備的儀器、設備如監(jiān)護儀、注射泵、呼吸機等。②填寫急診危重癥患者入院交接記錄單。由當班護士逐項填寫,有特殊情況的在備注欄中標明。針對不同科室的患者,要強調各自的交接的重點,如宮外孕的患者,要重點交接腹痛、陰道流血的情況;高熱驚厥的患者要重點交接體溫、抽搐的情況;出血患者要重點交接出血的量、血壓等。③面對面的交接。由搶救室護士護送患者至病房,與病房護士進行面對面的交接,按照交接單中的內容進行陳述,待接收護士核對信息無誤后,雙方在“交接單”上簽名確認。
經(jīng)過兩年多的實踐,SBAR溝通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因溝通不良、交接不清楚而引起的問題發(fā)生率從原來的50%降低到10%,交接雙方所消耗的時間明顯縮短。每季度調查的接收科室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從86%提升到95%。護理查房時護士病情觀察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明顯提高。
3.1 SBAR溝通方式的建立規(guī)范了患者轉出交接流程,對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響:護理安全是提高護理質量永恒的話題。2011年患者安全管理目標中明確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在特殊情況下醫(y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溝通的程序,做到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如何在醫(yī)務人員之間正確地傳遞信息呢?標準化交接溝通模式向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方法。SBAR即Situation(現(xiàn)狀)、Background(背景)、Assessment(評估)、Recommendation(建議)的首字母縮寫,分別顯示目前發(fā)生了什么,什么情況導致的,我認為問題是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溝通程序[4]。它是一種以證據(jù)為基礎的,標準的溝通方式。SBAR溝通方式的建立,規(guī)范了轉運交接的整個流程,有助于護士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快速全面地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問題,并作出快速的反應和分析,使得護士在轉運過程中會有重點地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交接中有重點,使得接收科室護士可在短時間內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關注重點及下一步治療措施。準確、完整的信息溝通可以實現(xiàn)科室與科室、護患雙方、護護雙方之間的有效溝通,減少由于溝通不良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對于護理安全具有重要的意思。
3.2 SBAR溝通方式有效提升了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是個體在復雜情景中,能靈活地應用已有的經(jīng)驗及知識,對面臨思維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選擇,在反思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在面臨各種復雜問題及各種選擇的時候,能正確進行取舍。根據(jù)SBAR的步驟,護士必須及時掌握患者病情變化的相關信息并進行分析、歸納,這對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通過SBAR溝通交接方式的訓練,護士學會逐項收集相關的資料,調動積極思維,引導積極探究的積極性,分析相關的信息,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的問題,確定患者的主要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分析和歸納,做出快速的反應,有利于提高護士對患者的整體管理能力和對病情的分析能力,使患者得到及時處置,保證患者得到及時安全的醫(yī)療服務。通過SBAR的學習,反復強化訓練,不斷提高臨床護士的反應速度和執(zhí)行能力,提高了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3.3 SBAR溝通方式有利提高工作效率和和諧團隊的建立。SBAR溝通方式的應用在急診室患者安全轉運到相關科室起了重要作用,醫(yī)生對護士專業(yè)的認可度,護理組成員間有效的專業(yè)溝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了和諧團隊的發(fā)展,保證了患者的醫(yī)療安全,推動了患者安全文化的發(fā)展。
[1] John ST.SBAR 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arizona[EB/OL].[2010-05-19].http://www.azhha.org/patient_safety/doeuments/SBARtoolkit-001.pdf.
[2] Bello J,Quinn P,Horrell L.Maintaining patient safety through innovation:an electronic SBAR communication tool[J].Comput Inform Nurs,2011,29(9):481.
[3] Freitag M,Carroll VS.Handoff communication:using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transition in care process[J].Qual Manag Health Care,2011,20(2):103.
[4] SBAR technique for communication:a situational briefing model[EB/OL].[2010-05-19].http//www.ihi.org/IHI/Topics/Patient Safety/Safety General/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