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曉鳳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二醫(yī)院骨一科,福建 南平 353000)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是骨科較常見的一種創(chuàng)傷,臨床上則常采用腰背部墊薄枕、臥硬板床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骨折發(fā)生后,腰背部的疼痛及較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作為醫(yī)護人員應盡快解除患者的困擾,使患者盡快康復尤為重要。如治療不當,會使脊椎各關節(jié)活動減退,影響以后的脊柱活動,造成腰肌的慢性疼痛和不適,故早期的功能鍛煉可預防腰背肌廢用性萎縮、增強肌力及恢復第二脊柱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1]。我科采用早期教會患者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我科自2007年7月~2013年6月對70例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患者采用無痛懸吊復位配合早期腰背肌功能鍛煉,年齡35~78歲,胸11、12椎體壓縮性骨折37例,患者疼痛明顯,腰3、4椎體壓縮性骨折33例,疼痛明顯,腰背部活動受限,有15例出現(xiàn)了截癱。
正確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功能鍛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單純性的胸腰椎骨折一般采用臥硬板床、腰部墊薄枕等非手術治療,而無痛懸吊復位術不僅能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幫助患者克服疼痛所帶來的痛,讓患者在無痛、舒適的狀態(tài)下完成復位,而且無痛懸吊復位術對治療單純性的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還能消除患者心理上的恐懼和生理上的痛苦[2]。
2.1 第一階段:骨折1~2周。直腿抬高練習:一般術后2~3 d即可開始。此期以主動為主,被動為輔?;颊咂脚P于硬板床上,雙腿平放于床面上,緩慢抬起,初次由30度開始,保持時間由15 s開始逐漸增加,10次/組,2~3組/d,雙腿交替進行,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神經根粘連。
2.2 第二階段: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
2.2.1 5點式:(骨折1~2周)即平臥于硬板床上,用雙手肘部、頭部、雙足5點支撐,使臀部離開床面,臀部盡量抬高保持10 s,20~50次/d為宜。
2.2.2 3點式:(骨折2~3周)即平臥于硬板床上,雙手抱于胸前,用雙足、頭部3點支撐,用力收縮背伸肌,臀部抬高,使軀體完全離開床面,保持10 s,最少15~20次/d。
2.2.3 4點式:(骨折3~5周)即拱橋支撐法,患者平臥于硬板床上,兩下肢屈膝,足部及頭部支床,雙手后伸過頂,將身體全部撐起成拱橋樣,保持10 s后放松肌肉,休息片刻,反復10~30次。
2.2.4 飛燕式:(骨折5~6周)即俯臥于硬板床上,頸部后伸,稍用力后抬起胸部離開床面,雙上肢、雙下肢后背后伸,兩膝伸直,以腹部為支撐點,使腹部接觸床面的面積盡量小,形式飛燕點水。開始時因受傷部位疼痛和不適應,每天練習數(shù)次或數(shù)十次,以后逐漸增加至200~400次,以患者不感到疲勞及疼痛為宜,進行飛燕點水練習后需重新放置軟枕。
2.3 第三階段:此期可視X線片恢復情況,指導患者在佩戴腰圍的情況下下床活動,以避免活動時造成脊柱扭曲。選擇合適的腰圍,一般上至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過緊或過松,注意禁忌做下蹲、彎腰動作。并繼續(xù)加強功能鍛煉,直至去拐活動,并無任何腰背部酸痛感,一般8個月后才可彎腰。功能鍛煉要堅持1年以上,才可鞏固和保證功能的恢復[3-5]。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治療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恢復椎體高度,糾正脊柱的畸形,使由骨折造成的脊柱穩(wěn)定性改變恢復正常。配合腰背肌功能鍛煉,可預防肌肉萎縮和臥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防止局部軟組織的粘連,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快局部血腫的吸收,恢復椎后小關節(jié)的功能和動靜平衡,使脊柱生物力學恢復或接近平衡[6]。因此,筆者應將腰背肌功能鍛煉作為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傷后功能鍛煉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在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積極向患者耐心解釋,加強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要對在鍛煉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耐心的有針對性的指導,讓患者了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以便使其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接受治療。
[1] 王蕭楓,張鴻振.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快速復位分期康復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康復,2004,8(5):951.
[2] 胡澤元,楊永林,黃祖霞.麻醉狀態(tài)下仰臥懸吊復位法治療胸腰段椎體壓縮性骨折[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1,39(1):48.
[3] 程思琴,林彩霞,廖雅琴,等.雙柏蜜外敷配合腰背肌功能鍛煉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J].現(xiàn)代醫(yī)院,2009,9(5):71.
[4] 孟憲玲.對胸腰椎單純性壓縮性骨折患者腰背肌功能鍛煉的護理體會[J]. 現(xiàn)代康復,2001,5(20):136.
[5] 江 閩.腰椎間盤突出術后功能鍛煉的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6):681.
[6] 邱志民,于東來.胸腰椎骨折功能鍛煉的探討[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3,7(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