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鳳 竇 強
第二語言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簡稱SLA)研究中,Krashen的理解性輸入假說和Swain的輸出假說,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國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著“重輸入、輕輸出”的現(xiàn)象,而且輸入效果也不是很好。雖然以前英語教學專家多次講到我們應該做到輸入輸出并重,但是在教學效果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學習者自己的努力程度,英語教師只是起到輔導和協(xié)助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Krashen的輸入假說和Swain的輸出假說,發(fā)現(xiàn)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如何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建議,從而進一步提高第二語言習得的效果。
1.Krashen 的“輸入假說”
Krashen的輸入假說指出,在人類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接受“理解性的輸入”是非常關鍵和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公式“i+1”來解釋。其中,“i”表示學者的語言知識儲備現(xiàn)狀,“1”表示輸入知識應該比儲備現(xiàn)狀高。在英語學習中,如果能夠更多地學習到與自己能力水平相配的“i+1”形式的輸入過程,那么學習者將會在不經(jīng)意間掌握到英語學習要點,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水平。Krashen指出,目前,我國大部分學習英語的學者們是通過教材、電視、廣播、電影以及教師的語言表述等途徑來學習的,這些都屬于非自然輸入形式。而對于在自然環(huán)境下學習,目前我國還是非常缺乏這種條件的。因此,課堂教學作為英語輸入的主要方式,在第二語言習得中起著關鍵性的決定作用。
2.Swain 的“輸出假說”
Swain在對加拿大法語沉浸式教學的調研中發(fā)現(xiàn),在以Krashen“輸入假說”為教學依據(jù)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作文水平和口語能力距離預定目標還存在很大的差距。Swain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在1985年,創(chuàng)建了“輸出假說”理論。她認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熟練使用目標語言的目標,僅僅存在許多理解性輸入是不夠的,還必須存在許多理解性輸出。
3.輸入和輸出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關系
在第二語言習得中,語言輸入是語言學習的前提和條件,是第一性的,但它并不是唯一條件。語言輸出對于第二語言習得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Swain指出:“學習者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還必須存在能夠使用所學語言的環(huán)境?!盌eBot在對語言心理認知過程的輸出假說研究中總結出:理解性輸出能夠將知識由陳述性轉變?yōu)楫a(chǎn)出性,直接強化語言的流利程度;構建大量的專門輸入知識體系可以顯著提高輸出效果;理解性輸出能夠觸發(fā)學習者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有效陳述性知識。所以,輸入是前期,輸入通過輸出得到檢驗,并且輸出還可以促進有效輸入的實現(xiàn),二者相互提高,不可分離。
當前,我國大學英語學校的主要形式為課堂學習,教師發(fā)揮的作用就非常關鍵。由于我國教學資源有限,大班教學現(xiàn)象普遍,這樣教師就不能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水平和興趣愛好而開展因材施教。另外,在大學英語學習中,課堂上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與教師的互動很少。這樣,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顯著落后于理解性輸入能力。而且我國大學生普遍面臨缺乏第二語言習得的自然環(huán)境,從而導致口語和聽力能力在中介語言中處于劣勢地位。
1.輸入假說對教師的啟示
(1)提高教師的話語準確性,優(yōu)化課堂輸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提供可靠的、有趣的和正確的語言信息,提高自己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首先,教師應該遵循Krashen輸入假設的“i+1”原則,以保證輸入信息達到大部分學生的“i+1”水平。其次,教師的口語水平應該標準、正宗、規(guī)范和熟練,盡自己所能來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然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2)課上課下相結合,確保輸入的質和量
教材是課堂輸入的另外一種重要的方式。教師在課堂講解教材的時候,應該重點講解目標語言區(qū)別于母語特征的關鍵部分,包括語法結構、詞語搭配和文化背景等,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展現(xiàn)目標語的使用環(huán)境和涵義,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3)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保證輸入的效果
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說”指出,消極情緒將會導致語言輸入被過濾掉,從而阻礙第二語言習得。所以,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的時候,應該做到: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兼顧班上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不可只關心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視頻和音頻資料,來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2.輸入假說對學生的啟示
(1)依據(jù)自身需要,制訂持久的閱讀計劃
“自身需要”主要是確保閱讀資料的可理解性。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愛好,選擇適合自己題材、風格和英美閱讀資料,體會文中詞語搭配和布局方式。此外,閱讀貴在堅持。語言的提高,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應該每天保證有一定的英語閱讀,這樣對于英語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2)精聽與泛聽相結合,掌握純正英語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聽也是一種吸收正宗地道英語的途徑。精聽是指弄清楚所聽到的每個單詞的發(fā)音和意思,從而提高自己辨音能力和意思識別速度。泛聽是指聽的材料比較廣泛,各種語音素材都可以用來進行泛聽。在聽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
3.輸出假說對教師的啟示
(1)提問要有技巧性,加強師生間互動
提問分為有固定答案的提問和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性提問。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該多增加一些開放性提問,這樣將會明顯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2)創(chuàng)建多種形式的輸出活動
為了使得同學們在語言輸出過程中將語言輸入消化吸收,教師應該創(chuàng)建多種形式的輸出活動。教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針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情境對話、參與討論和角色演出,這些內(nèi)容可以提高同學的口語表達能力。寫作也是一種提高語言輸出的重要形式。教師應該多開設一些寫作課,通過講解多種形式的寫作形式,以及遣詞造句規(guī)則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傊瑒?chuàng)建多種形式的語言輸出活動,將會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是中介語向目標語過渡的必經(jīng)之路。
4.輸出假說對學生的啟示
(1)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體驗真實的英語交際
事實證明,雙向交流與協(xié)商對于第二語言習得非常有效。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需要存在現(xiàn)實的交際情景。所以,學生應該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參與到真實的英語交際活動中去。
(2)堅持寫作,提高語言表達的正確性和熟練性
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用英語記錄下來,還可以把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思路寫下來,這樣既可以記錄下美好的回憶和難忘的時刻,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使得英語的表達逐漸自動化。
成功的二語習得有賴于語言的輸入和輸出的相互作用,輸入和輸出應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同等的重視。學校要為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輸入程序和輸出實踐,學習者要運用多種學習方法和策略,不斷提高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并且做到學以致用,實現(xiàn)英語的價值,從而促使第二語言習得得到很好的效果。
[1]齊玲.輸入輸出理論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改革的啟示[J].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83-87.
[2]Swain 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C.Cook&B.Seidlhofer.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374-381.
[3]張秀杰.輸入、輸出假設對大學英語教與學的啟示[J].外語藝術教育研究,2010(1):123-126.
[4]陳潤瑤.Swain 的“輸出假設”對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6):137-138.
[5]張順桐.輸入輸出與英語教學[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