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古代中印交通與中國絲綢西傳

        2014-08-15 00:47:52
        天府新論 2014年1期
        關鍵詞:支那蜀錦絲綢

        段 渝

        從四川成都經(jīng)云南至緬甸、印度的“蜀、身毒道”①見《史記》中的《西南夷列傳》和《大宛列傳》,《漢書》亦有相同記載,可參看。,是史籍所載最早的中西交通線路。這條中西交通線路,歷史上稱之為“蜀身毒道”,學術界又稱之為“南方絲綢之路”。經(jīng)由南方絲綢之路,古代四川所產(chǎn)的蜀布、絲綢及邛竹杖等“蜀物”,西輸印度,播至中亞,因而使成 (都)之名得以在印度出現(xiàn)并廣為流傳。本文對此略作論述,就教于海內(nèi)外博學通人。

        一、蜀身毒道的開通

        蜀人商賈從事長途貿(mào)易直至印度的情況,歷代文獻都有記載。 《史記》中的《西南夷列傳》和《大宛列傳》詳細記載了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后向漢武帝做的西行報告,其中明確指出:“臣 (張騫)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shù)千里,得蜀賈人市’”。大夏(今阿富汗)商人所得蜀布、邛竹杖,是他們在身毒“得蜀賈人市”,而這些“蜀物”是由蜀人商賈“往市之身毒”。這些史料顯然說明,蜀身毒道貿(mào)易是由蜀人商賈直接從蜀地前往印度從事的遠程貿(mào)易,而不是所謂間接的轉(zhuǎn)手買賣。

        《史記·大宛列傳》記載:“然聞其西 (指昆明族之西——引者)可千余里,有乘象國,名曰滇越,而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薄度龂尽肪?0裴松之注引魚豢《魏略·西戎傳》亦載: “盤越國,一名漢越王,在天竺東南數(shù)千里,與益部近,其大小與中國人等,蜀人賈似至焉?!钡嵩?(即盤越)的所在,張星烺以為是孟加拉;向達以為是剽越,即《廣志》所謂剽越,地在今緬甸;法國學者沙畹 (E.Chavannes)〔1〕、饒宗頤等以為應在阿薩姆與緬甸之間;汶江《滇越考》則認為在今東印度阿薩姆,即迦摩縷波〔2〕??贾穼?,汶江的意見應是符合文獻記載的。可見,蜀人商賈是通過東印度陸路通道從阿薩姆進入印度地區(qū)的,這也是蜀、印之間進行直接貿(mào)易的重要證據(jù)。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巴蜀亦沃野,地饒卮、薑、丹沙、石、銅、鐵、竹、木之器,南御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馬,旄牛?!?《漢書·地理志下》記載:“巴、蜀、廣漢本南夷,秦并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南賈滇、僰僮,西近邛、笮馬旄牛?!钡崾鞘癯鑫髂弦牡貐^(qū)西賈印度的必經(jīng)之地,位于云南中部。僰即漢之僰道,在四川南部的宜賓與云南東北昭通之間,這是先秦、秦漢時期五尺道的所在。邛在今四川涼山,笮在四川雅安、漢源、鹽源等地,為古代牦牛道 (或稱靈關道)的所在。五尺道和牦牛道是從成都南行進入西南夷地區(qū)的兩條重要通道?!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說: “邛、笮、冉、駹者近蜀,道亦易通?!逼溟g早有交通存在。這些史籍不僅說明了蜀人在西南夷地區(qū)進行商業(yè)活動的史跡,而且還清楚地記載了從蜀地進入西南夷地區(qū)的路線,即通過牦牛道 (西路)和五尺道 (東路)分別南下至滇,殊途而同歸。

        西南夷地區(qū)自古富產(chǎn)銅、錫礦石,不僅中原王朝需要從云南輸入銅、錫礦料,而且蜀地青銅器原料也須部分仰給于云南,如三星堆青銅器中的銅,即取之于云南〔3〕,其錫、鉛原料的供應也離不開這條途徑。蜀、滇青銅器合金成分比較接近,也可以證實這個問題。

        云南、四川西南和廣漢三星堆等地都出土大量貝幣,表明兩地均有以海貝作為商品交換媒介的習俗。將川、滇古道上所出貝幣的地點連接起來,正是由四川進入云南的西南夷道和蜀身毒道〔4〕??梢娛衽c西南夷的深厚歷史關系,從政治影響到商品交易和文化交流諸方面,幾乎無處不在。

        把上述諸證結(jié)合起來,清楚地反映了蜀人商賈經(jīng)西南夷地區(qū)進入緬、印進行遠程貿(mào)易的斑斑史跡。從蜀人南賈滇僰 (即《華陽國志·南中志》所說“滇濮”)、僰僮,西近邛、笮,“取其笮馬、僰僮、髦?!薄?〕,到蜀人商賈出沒于東印度阿薩姆之滇越,再到中亞阿富汗北部大夏商人所賣蜀布、邛竹杖,乃是“往市之身毒”,“得蜀賈人市”,而張騫在中央亞細亞之大夏 (今阿富汗)所見唯一的中國產(chǎn)品便是蜀布等“蜀物”。這一系列史實,一方面表明最早進入印度地區(qū)從事商業(yè)活動的是蜀人,另一方面也表明印度地區(qū)最早所認識的中國是蜀。對此,還可以從“支那”名稱的內(nèi)涵得到具體說明。

        “支那”(Cina)是古代印度地區(qū)對中國的稱呼,最初見于梵文,出現(xiàn)年代最遲在公元前4世紀或更早。但支那名稱指的是中國哪個地域,并不明確,歷來譯者只是將支那翻譯為中國,但并沒有對支那名稱所指的具體地域予以還原。研究成果表明,關于“支那”的確切地域指向,不應為秦國、楚國,而應該是成都。印度孔雀王朝月護王 (Candragupta,320-315B.C.在位)大臣 Kautilya(Visnuqupta,Canakya憍胝厘耶 )在《政事論》中提到 Cinapatta,意思是“支那生產(chǎn)的成捆的絲”。既然梵語Cina這個詞還原為成都,那么 Cinapatta顯然就是指產(chǎn)自成都的成捆的絲綢,而被蜀人商賈販運至印度〔6〕。

        古蜀文明從商代以來就同印度地區(qū)存在經(jīng)濟文化交流,這就為古蜀名稱遠播于印度提供了條件。據(jù)《史記》和《漢書》,蜀人商賈很早就“南賈滇、僰僮”,并進一步到達“滇越”從事貿(mào)易,遠至身毒銷售蜀布、邛竹杖等蜀物。滇越,即今印度阿薩姆地區(qū),身毒即印度。成書于公元前4世紀的印度古籍《政事論》也提到“支那產(chǎn)絲與紐帶,賈人常販至印度”,所說蠶絲和織皮紐帶恰是蜀地的特產(chǎn)。表明了戰(zhàn)國時期蜀人在印度頻繁的貿(mào)易活動,而這又是同商代以來三星堆文化與印度文化的交流一緒相承的。在這種長期的交往中,印度必然會對古蜀產(chǎn)生較之中國其他地區(qū)更多的印象和認識。

        成都這個名稱產(chǎn)生很早,已見于《山海經(jīng)》,春秋時期的四川滎經(jīng)曾家溝漆器上還刻有“成造”(成都制造)的烙印戳記?!俺伞边@個字,過去學者按中原中心論模式,用北方話來復原它的古音,以為是耕部禪紐字。但是,從南方語音來考慮,它卻是真部從紐字,讀音正是“支”。按照西方語言的雙音節(jié)來讀,也就讀作“支那”。這表明,支那其實是成都的對音。

        梵語里的Cina,在古伊朗語、波斯語、粟特語以及古希臘語里的相對字,均與“成”的古音相同,證實Cina的確是成都的對音或轉(zhuǎn)生語,其他地區(qū)的相對字則均與成都的轉(zhuǎn)生語Cina同源。而其他諸種語言里支那一詞的相對字都從梵語Cina轉(zhuǎn)生而去,也恰同成都絲綢經(jīng)印度播至其他西方文明區(qū)的傳播方向一致。由此可知,支那一詞源出成都,是應有的結(jié)論。支那名稱本源于蜀之成都,揭示出成都平原在早期中西交通史上不容忽視的地位和作用,證明了古蜀絲綢的西傳史實。把這一事實同印度憍胝厘耶《政事論》所載“支那產(chǎn)絲與紐帶,賈人常販至印度”相聯(lián)系,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謂支那,即指成都;所謂cinapatta,即是成都生產(chǎn)的絲綢,中、印的記載原來都是出自一源的。絲綢、布匹、織皮、邛竹杖都是蜀地原產(chǎn)①蜀產(chǎn)織皮,見《禹貢》“梁州”,參考《說文》“紕”、“絣”等條。,不論張騫在大夏所見從印度轉(zhuǎn)手販運的蜀布、邛竹杖,還是印度《政事論》所記支那的絲和織皮,都是由蜀賈人販至印度出售的。因此,印度得以稱成都為支那,并非偶然。

        進一步看,印度最早所認識的支那,必然是印、支之間有路可通,有絲可賈的地方。而在中國,在公元前4世紀以前,符合這幾個條件的地區(qū)只有蜀,而且支那這個詞匯主要流行的地域是印度和東南亞,至若西方載籍中的seres等,則是由cina一詞派生轉(zhuǎn)譯而來〔7〕,也表明它與中國西南有關,與西南文化之重心所在的蜀之成都有關。

        以此再聯(lián)系印度洋北部地區(qū)和東南亞自古存在以貝幣為交易媒介的傳統(tǒng)習俗,而云南各地和三星堆所出海貝中的環(huán)紋貨幣大多數(shù)產(chǎn)于印度洋,以及三星堆文化中明顯的印度洋和南亞文化因素集結(jié)等來看,蜀與南中、蜀與印度的文化交流關系很早以來就已發(fā)生,其濫觴至少在商代中晚期,約公元前13、14世紀上下〔8〕,延至支那名稱初見于印度載籍的時侯,其間關系已經(jīng)存在了千年之久。所以,印度稱成都為支那,并不是偶然的。《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永昌有“身毒之民”,又說“身毒國,蜀之西國,今永昌是也”,后一句固屬有誤,然而也可見到蜀與印度 (身毒)確實具有悠久的歷史關系,而居于西南夷永昌地區(qū)的身毒之民,自然也會是將蜀之物產(chǎn)及聲名播于印度的另一條渠道??梢姡墒窠?jīng)云南至印度的蜀身毒道,從商代以來迄于漢世一直是開通的,張騫在中亞所聞,僅是其中的某些片斷而已。

        古蜀文化在西南地區(qū)的空間分布十分廣闊,《華陽國志·蜀志》記述道:“其地東接于巴,南接于越,北與秦分,西奄峨嶓?!痹谑竦奈髂贤饧礉h代所謂西南夷之地,古稱南中,“南中在昔蓋夷越之地”〔9〕,分布著大量濮越人的群落。 《史記·大宛列傳》正義說:“昆、郎等州皆滇國也。其西南滇越、越巂則通號越,細分則有巂、滇等名也?!笨梢娛竦亍澳辖佑谠健?,即與南中之地包括永昌以西南滇越等夷越直接相連。這正是蒙文通先生所說包括漢之益州、永昌、越巂等在內(nèi)的蜀之南中。在這種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地理條件下,通過蜀人商賈直接販運蜀絲、蜀布等蜀物到印度的同時,關于這些物品的產(chǎn)地之名必然也會隨之流布于印度。換言之,印度在接觸到蜀絲、蜀布等物品時,對這些物品來源地的認識和了解,只可能是蜀,而不會是其他任何地方。

        西南夷長期受蜀文化播染以及蜀身毒道貿(mào)易長期為蜀所控制的情況,充分證明印度古文獻所最早記載的支那是指古代成都,這也與西方學者關于“支那是一個若干世紀以前的王國名稱,這個王國控制著大陸與印度的商道和絲綢貿(mào)易”的看法①D.D.Kosambi,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ndian History,P.202,此據(jù)饒宗頤《蜀布與cinapatta——論早期中、印、緬交通》所引原著 (英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本4分,1974年。,不謀而合。

        二、古蜀絲綢與漢通西域前的南方絲綢之路

        中國絲綢早在公元前11世紀已傳至埃及②Philippa Scott,The Book of Silk,London:Thames&Hudson,1993,p.78。又見《新華文摘》1993年第11期關于奧地利考古隊在埃及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中國絲織品遺物的報道。,公元前四、五世紀時,絲綢在歐洲尤其羅馬帝國盛行。至漢武帝時,漢王朝才開通西域絲綢之路(公元前2世紀末),遠遠晚于中國絲綢西傳歐洲的年代。

        先秦時,位于西方的秦國不產(chǎn)絲綢,秦人一向被蜀人笑諷為“東方牧犢兒”〔10〕,就是說秦人主要從事畜牧,工商不多。秦國歷史上向來重農(nóng)抑商,商鞅變法后,更是變本加厲。雖然,戰(zhàn)國晚期秦惠王為拉攏義渠,曾以“文繡千純,婦女百人,遺義渠君”〔11〕,但這“文繡千純”應是蜀國所產(chǎn)的蜀繡。秦、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12〕,其中必然包括原產(chǎn)于蜀國而聲明遠揚的蜀繡。嚴峻的秦法絕不允許商人大批買賣絲綢和絲織品,史籍中也未見秦國大規(guī)模地從其他地區(qū)進口絲綢,再經(jīng)由西北邊疆民族轉(zhuǎn)手賣給西方的記載??脊艑W上,至今并沒有出土秦國絲綢的事實,也是一個明確的證據(jù)。根據(jù)《史記·大宛列傳》的記載,張騫出西域西行,沿途在西域各國均有所見聞,知道西域各國國君“貪漢繒絮”,卻并沒有提到和聽說過秦國出產(chǎn)的絲綢。這說明在漢王朝通西域以前,西域各國即使知道中國絲綢,他們能夠得到的絲綢也少得可憐,所以張騫特別強調(diào)說西域各國國君“貪漢繒絮”??梢姰敃r中國絲綢的西傳,在西域沿線并不多,絲綢主要不是經(jīng)由西域傳往中亞和西亞地區(qū)的。

        由此看來,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開通西域道以前,中國絲綢的西傳,其線路應當是沿蜀身毒道西行而去??脊艑W家曾在阿富汗喀布爾附近發(fā)掘的亞歷山大城的一座堡壘內(nèi)發(fā)現(xiàn)大量中國絲綢,據(jù)研究,這批絲綢是經(jīng)南方絲綢之路,由蜀身毒道轉(zhuǎn)運到中亞的蜀國絲綢〔13〕??Σ紶栒斈戏浇z綢之路要道,這批絲綢出現(xiàn)在那里不是偶然的。聯(lián)系到史籍關于張騫在大夏 (今阿富汗)見到蜀布、邛竹杖等“蜀物”,是大夏人“往市之身毒 (印度)”,并在身毒“得蜀賈人市”等記載,足證很早就有蜀人商賈前往印度從事長途貿(mào)易的史實,而絲綢的西傳,自然也離不開這條古道和往來活躍在這條古道上的蜀人商賈。

        古蜀絲綢素稱發(fā)達,從它的蠶桑起源之早這個角度便足可見其一斑。蜀王蠶叢氏在虞夏之際南遷成都平原,“教民養(yǎng)蠶”,引起了巴蜀絲綢的興起。到商周時代,蜀地的絲綢業(yè)已達到相當?shù)乃?。廣漢三星堆2號祭祀坑內(nèi)出土的一尊青銅大立人像,身著內(nèi)外三重衣衫,外衣長及小腿,胸襟和后背有異形龍紋和各種花紋。學術界認為,青銅大立人像頭戴的花冠,身著的長襟衣服上所飾的有起有伏的各種花紋,表明其冠、服為蜀錦和蜀繡〔14〕,這是有道理的。西周前期,渭水上游寶雞附近分布著一支弓魚氏族類,其大量遺物已被發(fā)掘出來〔15〕。從各種文化現(xiàn)象分析,弓魚氏文化是古蜀人沿嘉陵江向北發(fā)展的一支,是古蜀國在渭水上游的一個拓殖點〔16〕。在弓魚氏墓葬內(nèi),發(fā)現(xiàn)絲織品辮痕和大量絲織品實物,絲織品有斜紋顯花的菱形圖案的綺,有用辮繡針法織成的刺繡,這些絲織品其實就是古蜀絲綢和蜀繡,它們出土于以絲織著稱的蜀人墓中,不是偶然的。

        春秋戰(zhàn)國時代,蜀地的絲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達到相當高的水平。湖南長沙和湖北江陵出土的戰(zhàn)國織錦和刺繡,據(jù)專家研究,均屬古代蜀國的產(chǎn)品〔17〕,并與四川爐霍卡莎石棺葬內(nèi)發(fā)現(xiàn)的織品相似〔18〕,均為1.2經(jīng)二重夾緯 (含心緯)1/1平紋,或1∶1經(jīng)重夾緯1/1平紋,經(jīng)密36×3根/厘米,或56×2根/厘米。蜀錦色彩豐富,圖案紋飾優(yōu)美綺麗,多數(shù)可見于元人費著《蜀錦譜》,足見源遠流長。蜀繡品種較多,圖案多以神話為主題,花紋單位較大,呈二方或四方連續(xù),繡法以辮繡為主,這些也都是后來蜀繡的特點,亦足見其源遠流長。西漢揚雄《蜀都賦》所謂“爾乃其人,自造奇錦”,對蜀錦極盡贊美之詞,是有充分根據(jù)的,一點也不過分。

        由于巴蜀絲綢質(zhì)量優(yōu)良,產(chǎn)量亦大,所以從很早起就充當了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沿絲綢之路輸送到印度和西方,對印度和西方文明的繁榮起到了推波助瀾、錦上添花的作用,為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南方絲綢之路是巴蜀絲綢輸往南亞、中亞并進一步輸往西方的最早線路。早在商代中晚期,南方絲綢之路已初步開通〔19〕,產(chǎn)于印度洋北部地區(qū)的齒貝即在這個時期見于廣漢三星堆蜀文化。三星堆出土的大量仿海洋生物青銅雕像也由此而來〔20〕。印度所最早知道的中國,梵語名稱作Cina,中譯為支那,或脂那、至那等,就是古代成都的對音或轉(zhuǎn)生語,其出現(xiàn)年代至遲在公元前4世紀,或更早〔21〕。印度古書里提到“支那產(chǎn)絲和紐帶”,又提到“出產(chǎn)在支那的成捆的絲”,即是指成都出產(chǎn)的絲和絲織品,Cina這個名稱從印度轉(zhuǎn)播中亞、西亞和歐洲大陸后,又形成其轉(zhuǎn)生語Seres、Thinai等,如今西文里對中國名稱的稱呼,其來源即與此直接相關。而Cina名稱的西傳,是隨絲綢的西傳進行的,說明了古蜀絲綢對西方的巨大影響,和古蜀絲綢在中西交流中的積極作用。

        漢代和以后出西域西行中亞、西亞并抵東羅馬安都奧克 (Antioch,當即《魏略·西戎傳》中的安谷城)的西域絲綢之路,其國際貿(mào)易中的物品相當多數(shù)是絲綢,而絲綢中的主要品種,便是出產(chǎn)于蜀的絲綢,其中大量的是蜀錦。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先后出土大批織錦〔22〕,均為蜀錦〔23〕,其年代從南北朝到唐代均有,確切表明蜀錦是西域絲綢貿(mào)易中的重要商品,也是經(jīng)由北方絲綢之路輸往西方的主要中國絲綢。因此,唐代吐魯番文書中有“益州半臂”、“梓州小練”等蜀錦名目,并標有上、中、下三等價格〔24〕,就不是偶然的,充分表明了蜀錦在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和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蜀錦、蜀繡不但分別沿南、北絲綢之路傳播到南亞、中亞、西亞和歐洲地中海文明區(qū),而且還在戰(zhàn)國時代向北通過北方草原地區(qū)傳播到北亞,這條線路便是草原絲綢之路??脊艑W上,在俄羅斯阿爾泰山烏拉干河畔的巴澤雷克 (Pazyryk)古墓群內(nèi)(約公元前5—前3世紀)〔25〕,出土不少西伯利亞斯基泰文化的織物和中國的絲織品,絲織品中有用大量的捻股細線織成的普通的平紋織物,還有以紅綠兩種緯線斜紋顯花的織錦,和一塊繡著鳳凰連蜷圖案的刺繡。刺繡圖案與長沙楚墓出土的刺繡圖案極為相似,有學者據(jù)此認為是楚國刺繡。其實,楚地織錦和刺繡素不發(fā)達,戰(zhàn)國和漢代楚地的絲織品均仰給于蜀,長沙楚墓出土的織錦和刺繡均為蜀地所產(chǎn),并非楚地的產(chǎn)品。因此,巴澤雷克墓內(nèi)出土的織錦和刺繡,必定就是蜀錦和蜀繡。由此可見,最早經(jīng)由草原絲綢之路輸送到北亞地區(qū)的中國絲綢,是蜀地所產(chǎn)絲綢,而草原絲綢之路也是由此命名的,表明古蜀絲綢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區(qū)與北亞地區(qū)文化交流中所居的重要地位和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

        古蜀絲綢在歐亞大陸的傳播,豐富了南亞、中亞、西亞、北亞和歐洲文明的內(nèi)容,并由絲綢的傳播而引起了絲綢之路的開通,從一個重要方面溝通了中國與歐亞各古代文明的交流和互動,不僅對于中國認識世界和世界認識中國,而且對于世界文明的繁榮和西方古典文明的發(fā)展,都做出了積極而卓越的貢獻。

        〔1〕沙畹.魏略·西戎傳箋注〔A〕.馮承鈞編譯.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七編〔C〕.商務印書館,1962.41-57.

        〔2〕汶江.滇越考〔J〕.中華文史論叢,1980,(2).

        〔3〕金正耀,等.廣漢三星堆遺物坑青銅器的鉛同位素比值研究〔J〕.文物,1995,(2).

        〔4〕段渝.論商代長江上游川西平原青銅文化與華北和世界古文明的關系〔J〕.東南文化,1993,(2).

        〔5〕史記·西南夷列傳〔Z〕.四庫全書本.

        〔6〕段渝.支那名稱起源之再研究——論支那名稱本源于蜀之成都〔A〕.四川大學歷史系.中國西南的古代交通與文化〔C〕.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126-162.

        〔7〕段渝.中國西南早期對外交通——先秦兩漢的南方絲綢之路〔J〕.歷史研究,2009,(1).

        〔8〕段渝.古代巴蜀與南亞和近東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J〕.社會科學研究,1993,(3).

        〔9〕華陽國志·南中志〔Z〕.劉琳校注.巴蜀書社,1984,333.

        〔10〕華陽國志·蜀志〔Z〕.劉琳校注.巴蜀書社,1984,188.

        〔11〕史記·犀首傳〔Z〕.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2〕史記·貨殖列傳〔Z〕.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童恩正.略談秦漢時代成都地區(qū)的對外貿(mào)易〔J〕.成都文物,1989,(2).

        〔14〕陳顯丹.論蜀繡蜀錦的起源〔J〕.四川文物,1992,(3).

        〔15〕盧連成,胡智生.寶雞弓魚國墓地〔M〕.文物出版社,1988.

        〔16〕屈小強,李殿元,段渝.三星堆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601-602.

        〔17〕武敏.吐魯番出土蜀錦的研究〔J〕.文物,1984,(6).

        〔1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爐霍卡莎湖石棺墓〔J〕.考古學報,1991,(2).

        〔19〕段渝.略談南方絲綢之路〔J〕.光明日報,1993-05-24.

        〔20〕段渝.古代巴蜀與南亞和近東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J.〕社會科學研究,1993,(3).

        〔21〕段渝.支那名稱起源之再研究——論支那名稱本源于蜀之成都〔A〕.四川大學歷史系.中國西南的古代交通與文化〔C〕.四川大學出版社,1994,126—162.

        〔22〕新疆出土文物圖錄〔M〕.文物出版社,1975.

        〔23〕武敏.吐魯番出土蜀錦的研究〔J〕.文物,1984,(6).

        〔24〕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大谷文書〔Z〕.3097、3066號.

        〔25〕〔俄〕魯金科.論中國與阿爾泰部落的古代關系〔J〕.考古學報,1957,(2).

        猜你喜歡
        支那蜀錦絲綢
        非遺蜀錦在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包裝工程(2023年20期)2023-10-28 03:21:16
        淺析蜀錦的創(chuàng)新運用
        民間工藝介紹(六十)
        ——賀斌和他的蜀錦織造技藝
        絲綢路上·之三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50
        木芙蓉
        河南電力(2020年10期)2020-10-20 07:28:12
        遙望“絲綢路”
        人大建設(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6
        路上絲綢
        風采童裝(2018年1期)2018-04-12 02:05:06
        中國名字“China”來源考
        絲綢情調(diào)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2:45:28
        石原慎太郎鼓吹稱中國“支那”
        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二区三区特黄| 亚洲长腿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性夜夜综合另类| 国产啪亚洲国产精品无码|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青青草手机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高h小月被几个老头调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亚洲综合偷拍一区二区| 免费午夜爽爽爽www视频十八禁|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aⅴ视频|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 国产一区精品二区三区四区| 中国孕妇变态孕交xxxx| 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桃色| 亚洲天堂av黄色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岳av无码区hd|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熟女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老熟女富婆激情刺激对白| 女人喷潮完整视频|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首页|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n| 亚洲av高清天堂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久久精品二区三区老狼 |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春药 |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 欧洲午夜视频|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精|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本草逼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黑牛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