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唐詩宋詞選讀》是蘇教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之一。在實際教學中不少人把它等同于必修課程,過多強調文言;或等同于學術研究,過多強調拓展等。此外,作為語文選修課的教學,教者課堂教學手段往往簡單重復,課堂缺乏生機。筆者圍繞這兩種情況,從教材怎樣選和教師怎樣讀兩個層面試做一些探討。
一、《唐詩宋詞選讀》教材怎樣選
選修課姓“選”,就必然涉及教師對教材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檢測等諸多方面的選擇、處理?!短圃娝卧~選讀》教學時數較為有限,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根基尚淺,教師選修課教學經驗仍待積累,教學時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
1.詳略得當,選擇有譜
有專家認為,“教什么”遠比“怎么教”來得重要。教師要以學生的發(fā)展作為第一需求,考慮恒定的教學時數內如何提高教學的“性價比”。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注意取舍,使教學詳略得當,收放自如。《唐詩宋詞選讀》有些詩詞主題相同、風格相近,可以取精擇要,也可改為學生自讀,甚至棄之不用?!斑x擇”還要注意“組合”,可以打破教材的編選順序,以學生最易于吸收的方式進行重組,促使學習內容更優(yōu)化,努力擴大教學視野的成果。如以送別詩為例,《唐詩宋詞選讀》以送別為主題的詩歌就有以下幾首:陳子昂《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李頎的《送魏萬之京》、李白的《送友人》、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教師在教學時可以以主題來串講,讓學生了解送別詩的情感和手法。
另外,可從詩歌風格角度重組教材。宋詞若以風格來劃分的話,豪放派和婉約派并踞詞壇。宋詞教學即可按這兩條線重組教材,讓學生得到更直觀的感受。
2.對接必修,延展拓深
古典詩詞由于文字和時間的界限,學生接受熱情不高。如何讓學生和詩歌親近起來,教師要不斷尋求教學的源頭活水,從必修教材上下工夫。高中必修教材甚至初中教材中的詩歌學習,便會成為學生學習的紐帶。如學習沉郁頓挫的杜甫詩單元,《兵車行》的教學可以從《春望》導入,以《石壕吏》作延伸;中唐詩單元,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的教學可以由必修一課文《始得西山宴游記》導入;豪放飄逸的李白詩單元,《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教學可以由必修四《蜀道難》延展。學生只有對文本產生“親近感”,才會排除各種無關因素的干擾,即莊子所言的“疏淪而心,藻雪而精神”。
“選”,實際上是教師以智慧奪取教學時間,以“博觀”“約取”教學內容。教師心中有“譜”,才能讓選修課真正切合學生的需求,真正與《唐詩宋詞選讀》教材“經典詩詞”的身份相匹配。
二、《唐詩宋詞選讀》教師如何讀
1.內外兼修,胸有成竹
教者要明了教材的編選情況,要試圖與教材編者對話;尤其要做到領悟單元導入語的精髓;單元導入語言簡意賅,介紹了這一時期的社會環(huán)境、主流詩歌和代表作家,教師可指導學生“知人論世”。唐詩宋詞具有藝術形成的特殊性,也就有了語言、音樂、繪畫、情感等多種因素的美。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來挖掘唐詩宋詞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悟唐詩宋詞意境的美?!短圃娝卧~選讀》配有大量詩(詞)意畫、人物畫像圖和書法篆刻作品等;可以給學生最直觀的感受,教師切勿熟視無睹,要指導學生邊看邊讀,啟發(fā)想象,再造情境,加深對詩詞的理解。
另外,要深入研究教材所選的教讀詩詞?!胺蜃又豢杉耙玻q天之不可階而升也?!碧圃娝卧~是我國古典文化殿堂內的璀璨明珠,大多數一線教師對唐詩宋詞的把握,僅限于代表詩人的代表篇目。不少教師教學時僅捧著一本參考書,或網絡下載一些教案來“救火”,長此以往,教學勢必支離破碎,教師又怎能“求其放心”呢?因此,較為系統(tǒng)、力求深入地去理解《唐詩宋詞選讀》思想精華,顯得十分必要。
2.視野開闊,授人以漁
直面教材,走近作者,誦讀感悟自不待言;搜集比較,閱讀借鑒,系統(tǒng)學習也很必要:葉嘉瑩的《唐宋詞十七講》厚積薄發(fā),沈祖棻的《宋詞賞析》娓娓道來……各有特點,不一而足,教學中盡可劃出“名家賞析”一塊教學內容來,教師把自己備課的“幕后”工作可以大方地展現到“臺前”,既讓學生對經典學習有全新的認識感受,又能真正“授人以漁”——學生學會自己讀詩詞,做摘記,經典學習的意義即已超越課堂教學本身,收獲的將是無盡的“不教之功”。另外如梁衡的《讀韓愈》、《亂世中的美神》、《把欄桿拍遍》、《讀柳永》、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李澤厚的《美的歷程》以及詩詞的一些通讀精選本,教師自己先精選閱讀,再擇要介紹給學生閱讀,相信幾本書讀下來,師生重新審視教材,會有別樣的情感和認識水準。
總之,《唐詩宋詞選讀》教學中,精選、重組教學篇章,突出類型學習與銜接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改變“咀嚼式喂養(yǎng)”,引學生具備“了解之同情”的讀,授之以漁;必將提高教學效率。